浅论天文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45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文活动的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科学认知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道德情操。
  【关键词】天文活动 兴趣 素质教育
  学校天文科技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掌握了一定星空观测的技能,并能从中感受愉悦、启迪智慧、培养了能力和素质。下面就我校《探索宇宙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课题的进行,谈一谈天文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素质提高这方面的体会。
  一、自主意识能力的提高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天文科技活动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自愿参加的学生对天文科技活动感兴趣有热情,开展这样的天文科技活动,能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活动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自由思考,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如月食观测活动,学生克服浓浓的睡意,早早于老师约定的时间等候在操场上,月食全过程近4小时,从初亏——复原,许多学生一直坚持到最后,事后他们还结合自己观测月食全过程的体验,写下了相关文章。
  二、科学认知能力的提高
  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精神和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由于时代局限,古人不了解天象的真实奥秘,把某些特殊天象(日食、月食、彗星出现、流星陨落等)跟人间吉、凶、祸、福牵强联系,还有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物的迷信星占术也广为流传。然而天文科技活动是破除迷信,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学生通过参加天文活动,学习天文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星空天象运动的演化规律、认识了许多奇异天象形成的原理、明白科学能不断战胜迷信推动社会发展的道理。无疑天文科技活动的开展可以扩展和完善“科教兴国”人才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了青少年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观察思维能力的提高
  智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观察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星空观测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如对各种特殊天象的观测、对月相变化的观测、对恒星行星的观测等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培养观察能力的平台。直观有趣的观测活动把孩子们带入无限遐想的意境之中,广袤的宇宙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天体、星象?神奇的天穹还有多少奥秘有待探索、求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对天体、星空、星象等进行观测和研究,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能力必然会得到锻炼提高。
  天文活动蕴含丰富的天文科技知识,是学生所向往追求的学问,因而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改变和增加学生感观的刺激信号,学生的认识不再局限在对事物的直观表象上,而是在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设疑激思中促进思维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如学生在星空观测活动中提出:为什么在同一地点要观看与昨日同一布局的星空,需提前4分钟?为什么日食只发生于朔,月食只发生于望,而不会发生于其他日期?与太阳一样的恒星他们也有生、长、消、亡吗?如何解决问题呢?教师充分地利用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调动起他们探求向往的激情,通过指导他们查阅资料、演示、思考、讨论等方式来展开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的知识目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的孵化器,学生通过天文实践活动有了情感体验、有了实践经验,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为活跃,心底自然而然地会萌发要去发现、探究、创造的愿望。
  天文活动课中,新奇有趣的天文知识,乐趣横生的天文活动常常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紧紧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实践中来。在这里没有了课堂上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学生能够自由放松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争取表现的机会,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如,学习圆顶和望远镜的知识很快就应用于星空天象的观测,登上天文台,老师打开电脑,按按电钮,点点遥控器就可见天窗开启,圆顶旋转,大径望远镜上下、左右自动搜星、对焦、定位,真是很新奇。天文科技活动给了学生全新的感观刺激,调动起学生整体的感观功能,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双手动,每个人都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每个人都获得实践操作的经验,知识在运用中得到深化,技能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2007年7月10日夜参加暑假夏令营,在学校天文台用大径望远镜观测星空,有同学注意到一颗与众不同的星星,位移快、视面大并且4颗小亮星对称分布在它的两旁不离不弃,很有意思,学生用已学的天文知识判断这是一颗行星。立即拍摄它的风姿,存档备案。可以看出学生的心底蠕动的创新意识在经历不断学习、不断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最终这种内在的潜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并作用于实践活动。
  在天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身上常闪烁着创新智慧的火花,如讨论发言中流露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如编辑《天文专辑板报》时显现的灵感、创意,都是难能可贵,创新萌芽,教师的善于发现,小心爱护,精心培育会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见势就长,创新精神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创新能力去创造未来。
  五、道德情操的提升
  天文科技活动开展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天文科技活动具有宽松有趣的活动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学生自愿自主的参与形式等特点,这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充分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竞争,经受挫折磨练,努力追求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现新成果是轰动社会的热门话题,结合时事开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与成就》等专题讲座、刊出专题板报、让学生关注和收集、整理有关的新闻报道等天文科技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新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航天标志的辉煌成就,同以“嫦娥工程”命名的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全面展开的最新动向,都能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爱国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报国。
  星空、星象观测活动多在夜间进行,有的还需要一段时期连续观察,比如月象变化的观测周期一个月,下弦月要在后半夜才能观测到。完成观测任务一要坚持、二要不畏困难不怕辛苦,这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有些天文科技活动如展评《天文知识》专辑手抄报或举行《遨游太空,探索宇宙》演讲赛等集体活动,需要大家合作进行,这样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坐在一起商讨活动计划、明确分工事项,然后分头去准备工作、承担责任直到齐心合力圆满完成活动任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需要沟通、相互了解、积极配合、各尽所能、尽职尽责,这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严于律己的作风、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责任心等是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此外,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技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情趣,促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和艺术修养层次。
  总之寓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天文科技活动具有的知识性、趣味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点,能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 等综合素质与能力获得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伍华华地理工作室.天文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素质的提高[OL].互联网.
  [2]范胜霞.开展业余天文观测提高学生科技素质[J].天文爱好者,2000,(4).
  作者简介:罗蓉,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邮编:330047
其他文献
自我控制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教育的作用下,逐步增强主体意识的结果。实践发现,利用体育课堂这个特殊"小社会",通过提高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
分析了操作过电压特点和产生原因。通过空载合闸线路时的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对其产生的过电压进行计算,运用ATP-EMTP仿真对500kV输电线因不同操作产生的过电压情况进行仿真试验,
随着文旅融合,越来越多人看表演不是走进剧院、演艺厅,而是在旅游景区。从15年前的《印象·刘三姐》到现在,旅游演艺呈现许多新发展。这些发展既有全球文化旅游需求大幅度增长,从
报纸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现代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促使我们的一些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等的出现,学生自学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灵
本文通过采用瞬时碰撞点思想,对时间求导,来推导微分几何制导律,同时给出了相应目标捕获的充分条件。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圆二色光谱技术研究Fe3O4 磁性纳米粒子与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3O4磁性纳米粒子对透明质酸酶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主线,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深入分析在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了以职业技能大赛为风向标,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健全人才竞争机制
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泥塑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手部肌肉的运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它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