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式家具艺术是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巅峰,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造型优雅,选材精良,工艺精湛,形成了简约朴素、科学合理的独特艺术风格。现代家具设计中不仅要继承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精髓,还要结合现代的美学观点、工艺、材料进行全新的演绎。
市场上的中式家具,通常是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的复制,而中式家具的创新未受到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中式家具,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理论指导,新中式家具质量参差不齐,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积极寻找适合我国的设计发展之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
一、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
明式家具的造型是东方文化艺术的高度概括,具有简洁、适度的格调,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将有机与无机形态经过文人士大夫的提炼,成为家具设计的形式语言,体现文人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条的韵律
线条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中国画中,线条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明式家具在造型中运用曲线较多,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通过线条的长短、虚实、转折、粗细等来形成家具的优雅形态,满足使用者审美和使用需求。直线与曲线、弧线的完美组合,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同时又留足空间,使家具产生无限的意境,满足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与超越的情感需求。家具中所使用的线与面的结合,产生富有变化的审美情趣,营造出悠远、深长的意境。
(二)合理的比例
家具设计时,不但需要合理的结构、功能,还应具备科学的良好比例。家具的整体与局部的良好比例关系反映了明式家具的高超技艺。家具功能的需要决定了其长、宽、高的尺寸,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观的造型。明式家具最重要的一点是比例很难把握:粗一点,圆一点,圆多少度特别难把握。明式家具最难的就是尺度比例那种微妙的关系:一个弧线,多了两毫米,感觉就不一样。条案的长宽比例就像写书法一样.书法中那个骨骼关系差一点就觉得不对。
(三)均衡稳定
家具设计中,均衡是指其左右前后的轻重关系,稳定是指其上下轻重的关系,明式家具在设计上讲究均衡又不失生动,保持稳定而又不失轻巧。明式家具以对称的方式来获得均衡感。
二、明式家具造型艺术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明式家具的线条干净、有力,主要是用来体现家具本身的轮廓和结构,线条富于变化,并且使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使曲线不仅满足审美需求,又达到使用目的。而现代家具在形式上比明式家具略显简化,线条仍能保持流畅、柔美。如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参照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出了具有中国主义的作品“Y椅”(图1),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丹麦风格”。再如设计师朱小杰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所做的家具设计(图2),就提取了中国馆建筑的构件及元素,经过推敲与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建筑的造型为等边梯形,这是稳重的基础,因此,家具的主体为等边梯形,只是根据空间大小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尺度,根据空间功能的区别设计了不同的形式。
三、现代家具设计中造型上的创新
(一)造型简练的升华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美学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家具设计时使用的方法是将传统元素进行提取,融入现代美学观念,再重组、加工,通过对家具各部件的样式、位置、大小、色彩、材料的改变重新造型,同时又保持整体与局部的一致性,相互呼应。此外,纹饰也是新中式家具的重要设计素材。
(二)比例合度的延续
家具的舒适度取决于尺寸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传统家具尺度的法则虽严谨但时代局限性较大。随着家具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的房屋面积较古代有所减小,原有尺寸已不完全符合现代人的生理结构,使用会产生不舒适感。因此进行现代家具造型尺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由于时代差异,人体身高体重、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变化,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科学的把握造型尺度,继承发展明式家具经典、实用的美学思想,创造出既有传统家具造型特点,又符合当代人生理尺寸的现代家具。
(三)传统元素的重构
通过对家具组成部分的比例、样式或材料等方面的变化来重构造型,或是采取对明式家具中的特定符号进行提炼后改造,或放大、突出,或抽象变形,甚至选取现代新中式符号运用在家具中,使得家具在整体与局部的造型更有新意。如:“半木”的“苏州椅”(图3),借鉴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融入苏州园林窗棂、小桥、明月意境,造型轻盈秀气,正反不同视角转换间富于变化,但其材料采用胡桃木与布艺的组合方式,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舒适感与时代感。
四、结论
人们在使用家具时,不仅满足于传统的使用功能与造型艺术,对其文化价值的追求也不断增加,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巅峰,其文化艺术价值指引着现代家具设计新的方向,结合现代工艺、材料,用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艺术语言表现,延伸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市场上的中式家具,通常是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的复制,而中式家具的创新未受到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中式家具,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理论指导,新中式家具质量参差不齐,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积极寻找适合我国的设计发展之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
一、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
明式家具的造型是东方文化艺术的高度概括,具有简洁、适度的格调,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将有机与无机形态经过文人士大夫的提炼,成为家具设计的形式语言,体现文人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条的韵律
线条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中国画中,线条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明式家具在造型中运用曲线较多,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通过线条的长短、虚实、转折、粗细等来形成家具的优雅形态,满足使用者审美和使用需求。直线与曲线、弧线的完美组合,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同时又留足空间,使家具产生无限的意境,满足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与超越的情感需求。家具中所使用的线与面的结合,产生富有变化的审美情趣,营造出悠远、深长的意境。
(二)合理的比例
家具设计时,不但需要合理的结构、功能,还应具备科学的良好比例。家具的整体与局部的良好比例关系反映了明式家具的高超技艺。家具功能的需要决定了其长、宽、高的尺寸,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观的造型。明式家具最重要的一点是比例很难把握:粗一点,圆一点,圆多少度特别难把握。明式家具最难的就是尺度比例那种微妙的关系:一个弧线,多了两毫米,感觉就不一样。条案的长宽比例就像写书法一样.书法中那个骨骼关系差一点就觉得不对。
(三)均衡稳定
家具设计中,均衡是指其左右前后的轻重关系,稳定是指其上下轻重的关系,明式家具在设计上讲究均衡又不失生动,保持稳定而又不失轻巧。明式家具以对称的方式来获得均衡感。
二、明式家具造型艺术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明式家具的线条干净、有力,主要是用来体现家具本身的轮廓和结构,线条富于变化,并且使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使曲线不仅满足审美需求,又达到使用目的。而现代家具在形式上比明式家具略显简化,线条仍能保持流畅、柔美。如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参照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出了具有中国主义的作品“Y椅”(图1),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丹麦风格”。再如设计师朱小杰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所做的家具设计(图2),就提取了中国馆建筑的构件及元素,经过推敲与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建筑的造型为等边梯形,这是稳重的基础,因此,家具的主体为等边梯形,只是根据空间大小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尺度,根据空间功能的区别设计了不同的形式。
三、现代家具设计中造型上的创新
(一)造型简练的升华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美学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家具设计时使用的方法是将传统元素进行提取,融入现代美学观念,再重组、加工,通过对家具各部件的样式、位置、大小、色彩、材料的改变重新造型,同时又保持整体与局部的一致性,相互呼应。此外,纹饰也是新中式家具的重要设计素材。
(二)比例合度的延续
家具的舒适度取决于尺寸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传统家具尺度的法则虽严谨但时代局限性较大。随着家具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的房屋面积较古代有所减小,原有尺寸已不完全符合现代人的生理结构,使用会产生不舒适感。因此进行现代家具造型尺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由于时代差异,人体身高体重、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变化,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科学的把握造型尺度,继承发展明式家具经典、实用的美学思想,创造出既有传统家具造型特点,又符合当代人生理尺寸的现代家具。
(三)传统元素的重构
通过对家具组成部分的比例、样式或材料等方面的变化来重构造型,或是采取对明式家具中的特定符号进行提炼后改造,或放大、突出,或抽象变形,甚至选取现代新中式符号运用在家具中,使得家具在整体与局部的造型更有新意。如:“半木”的“苏州椅”(图3),借鉴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融入苏州园林窗棂、小桥、明月意境,造型轻盈秀气,正反不同视角转换间富于变化,但其材料采用胡桃木与布艺的组合方式,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舒适感与时代感。
四、结论
人们在使用家具时,不仅满足于传统的使用功能与造型艺术,对其文化价值的追求也不断增加,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巅峰,其文化艺术价值指引着现代家具设计新的方向,结合现代工艺、材料,用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艺术语言表现,延伸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