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即研究:化学教学设计的意韵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图,既体现了教师对教和学的基本认知,也承接了教师对教学的本真研究。文章以“爱护水资源”为例,从设计架构的意韵、设计过程的意韵、设计思路的意蕴等三方面阐述了教学与研究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意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0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02
  爱莉诺·达克沃斯教授是“教学即研究”理论的始创者,他认为教学与研究是融合在一起的,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化学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蓝图,既体现了教师对教和学的基本认知,也承接了教师对教学的本真研究。传统的化学教学设计比较关注科学与规范,这只是化学教学设计的基础,意韵和美感才是化学教学设计更高层次的追求,好的化学课首先必须是一节“美”的课。试以何春峰老师参加江苏省初中化学优秀课评比获得省一等奖的“爱护水资源”为例说明。
  一、设计架构的意韵
  设计的意韵原本是一种符号学的观点和现象学的分析方法。移用到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其目的是要使教师能透过教学素材呈现的表象,直击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的本身,并以此为学生提供对于化学教学资源有意义的解读和生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学教学设计已超越了功能需求而进入感性需求。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中都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是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案,通过评价和反馈来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并修订完善方案,以优化教学的一种规划过程操作。
  本节课何老师将教学媒体的设计、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整合在了一起,使得教学设计的架构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意韵。谈到教学设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知识层面的设计、能力层面的设计、方法层面的设计,其实好的化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也不仅是能力的,更不仅是方法的,好的课堂首先应是优雅的、给学生以美的意韵的课堂。“爱护水资源”的教学设计亦是如此。其教学设计架构的流程图如下:
  设计架构的意韵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美还在于“图意相生”,将“形”和“意”结合起来。学生在感知和欣赏“美”的教学设计时,还能感知到其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和寓意。并让“国家节水标志”这种LOGO设计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对节水标志符号的分解和重构,把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共生与共融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桥接,在融合中创新,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意韵。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的意韵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了好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本节课从内容上来讲比较浅显,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何老师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社会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问题(如洗衣机放置地点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冲突,诱发他们对于“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的学习兴趣。   其二是精心创设实验,营造探究氛围,使课堂教学从常见的“视频展示”走向“实验定量分析”。本节课的设计中留出了实验设计的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和完善,留出学习认知上的空白,让学生去辨析和澄清,留出探究结论上的空白让学生去归纳和展示。使“爱护水资源”的教学从展示走向研究。
  其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密切联系生活。化学学科吸引学生的首先是它的有趣和有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浅显而庞杂,看似不具备“研究”的价值,但何老师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水之韵”“水之忧”、“水之惜”三个板块,前后呼应,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设计的韵美,把教学和研究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三、设计思路的意韵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何老师采用了知识线、能力线、情感线“三线”融合的教学设计法,即使是有着“学习干预权”的教师也悄然更换了一种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看似寻常的“水资源”,与学生一起学习。其“三线”融合的设计思路如下:
  在教学思路设计上,何老师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水资源的多与少的冲突,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的冲突,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冲突为问题驱动链,将各种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整合起来,形成富有意韵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思路上来看,本节课以知识线、情感线为明线,以方法线为暗线,教学设计中看不到教师与学生相隔离的痕迹,师生之间自然地在化学课堂学习中互相启迪着、生长着。从教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原生态”学习活动“干预频度”的降低又何尝不是一种研究的突破,一种观念的变革!“行为理论”认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的意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思路上不仅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策略和活动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且以化学教学计划和教学流程设计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还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还原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了“学得怎么样”的问题。教学的过程伴随着研究的过程,层层递进,构建思维。
  其二,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把“爱护水资源”教学素材里的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并不仅是机械的按照“水的存在”“水的污染”“水的保护”来讲授和识记,而是按照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水”的问题和需求,确立教学设计的程序,既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又充分发挥了教育技术的功能,使教学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研究程序,以达到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体现了教学设计思路的韵美。
  赖格卢特在 《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只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设计教学只能说是遵循了教学的规范性,这是化学教学设计的最低阶梯,而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那就有了教学设计的意韵。梅里尔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指出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既然是科学型的技术,那么化学教学设计的意韵就值得去研究和思考。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我们可以让每一节化学课的教学设计尽可能“美”一些,让研究伴随着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 陆军. 论“教学即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
  [2] 陆军. “教学即研究”思想及其实践路径[J]. 化学教学,2014,(05)
  [3] 迟艳杰. 艾莉诺·达克沃斯的教学思想与实践[J]. 教育评论,2009,(01)
  [4] 张华. 教学即研究——达克沃斯教学思想探论[J]. 全球教育展望,2006,(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冲刺阶段复习,既要研究高考试题,更要研究教情和学情,通过对经典高考试题的分析与讲解,达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实践层面;冲刺高考;思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摘要:论文提出了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化学教学,即在化学教学中,要从化学的视角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文基于化学观念建构视角,进行了“乙烯”的教学实践,并从“化学变化观”和“化学实验观”的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乙烯;教学;知识本位;观念建构;化学基本观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  期末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1~5 BCBCC 6~10 CABBA  二、1~5 CABBC 6~10 ACBAB  三、A 1~5 ACBAC B 6~10 CAABC  C 11~15 AABAC  四、  My Best Friend  Hi, I’m Li Jun. I’m in Grade Seven now. This term, I make som
摘要:文章对2016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I)化学试题进行了评析。该套试题在命制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考查知识全面性结合,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强化了实验的考查,彰显了化学的魅力;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实现了素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凸显了信息素养。  关键词:全国高考;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信息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79—03  中图分类号:G633.
Beidaihe, a city by the sea, is quite beautiful and the air there is so good to breathe. It is easy to go there by train. Besides, you can also take a bus or plane.  In the eyes of some people, Beidai
For many English learners, learning to write well in English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learning to speak well. Even for high level learners, written communications can come much more slowly in Engli
摘要:学生的认知障碍是影响化学概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提前分析和把握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认知障碍,将大大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基于学生的认知障碍,教师应首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而后遵循概念的建立、辨析、同化、运用四个步骤来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认知障碍;概念课;辨析;同化;运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9-001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
摘要: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之一,深受学生喜爱。文章给喷泉实验配上音乐,使其声情并茂。  关键词:喷泉;音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喷泉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实验,但课本实验仅仅只是喷泉,受全国著名的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的启发,笔者经过多次实验,成功地为本课堂演示实验配上音乐,真正实现了喷泉
摘要:文章根据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从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两方面浅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4-003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4.015    不管小学初中
美国一所大学里的四个学生讨厌学习,他们在考試前一整晚都在聚会,并打算对教授撒谎以便逃过考试。  第二天,他们去见院长,对他说:“我们昨晚去参加了一个婚礼,在我们回来的路上,车胎爆了,我们不得不把车一路推回去。哦!我们没有备胎,所以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考试。”院长听了点点头,然后说:“好,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明天你们得参加考试。”  当四个朋友听到有第二次机会考试时,他们很高兴。于是他们努力学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