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进程与未来展望

来源 :中国名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01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回顾近10年来国家、省和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进程,分析国家和地方保护法规的整体格局、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国家建成遗产保护立法、保护传承机制完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国家法律是实现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基本国策的制度保障,应当通过保护立法将“保护优先”落实到绿色发展、空间规划、资源管理、文化复兴和城市更新等环节;通过保护法制建设,促进建成遗产的积极保护传承、可持续利用和民生福祉改善;通过提升遗产保护管理的质量,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通过依法开展的公众参与程序,确保遗产保护实践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其他文献
<正> 1965年以来,我们采用了复方银花合剂治疗金黄色葡葡球菌败血症2例,效果令人满意,现将2例治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病例一]谢××,女,27岁,宁远县农民,已婚,住院号7789,因妊娠8月,全身脓疮,持续性高热于1965年6月24日入院治疗。主诉:全身脓疮,伴有发热已月余。
期刊
<正> 最近,我院收治1例重型败血症患者,昏迷不省人事达5天半,病势危笃。经中西医合作治疗而愈。兹介绍于后。病例摘要周姓,男,18岁,未婚。门诊号:35942。住院号:136。1965年1月12日19时至滨海县人民医院诊治。现病史:高热昏迷已14小时。昨天感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佳,恶寒发热;今晨从0.5米高处跌下,当即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色粘沫、内带血丝,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双目凝视,呼吸深大
期刊
<正> 王××,男,53岁,住院号411123。主诉:颈部肿痛已7天。现病史:1周来颈后肿疼。患者因患湿疹于1964年4月8日入院。在治疗期间全身不断出现潮红粟状丘疹、水疱及出血性皮疹、脓疱。半月后发现颈后偏左方出现指头大小痛性肿块。翌晨,肿块散漫达6×5厘米,表面紫暗,麻木疼痛。内服中药及氯霉素。后肿块日
期刊
<正> 吴某,女性,15岁,延安中学学生。患者于本月15日自觉全身发热不适,17日忽然胸痛,不能作深呼吸,倚息不得卧。于1972年1月18日急诊收住省工人医院。入院检查急性病容,神志清醒半坐位。听诊右肺呼吸音减弱,右中下肺胸膜有摩擦音,有干湿啰音,心率108次/分,右手腕外侧有冻疮破溃红肿,确诊为败血症并发肺炎、脓胸、中毒性心肌炎。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月14日初诊:败血症发热三个月,先后用过
期刊
<正>我院近年来曾对6例大肠杆菌败血症,用中医药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其中5例未选用任何抗菌西药而治愈。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期刊
<正> 熊××,女,27岁,住自贡舒平公社白祥大队。因面部生疮10余天,面肿1周,咳嗽1天入院。患者10余天前因鼻部及前额部生疮发痒局部抓破感染而出现面部红、肿、灼痛,两眼不能睁开,曾在院外用青霉素治疗未效,迁延1周而面部病变扩散,一天前全身发冷发
期刊
<正> 最近,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地抢救了一青年工人的脚,避免了截肢而造成终生的残废。工人伍××,男,18岁,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九日,在劳动中左脚滑进滚压碎石的滚轴中去,后又开倒机将脚取出,在当地即行抢救,清创缝合,因软组织严重挤压伤,发生严重的感染,出现败血症,先后共输血1,500毫升、使用激素和抗菌素,病情仍未控制而提出截肢。因家属及病者未同意而于伤后第十七天转来我院。检查:体温38.
期刊
<正> 低温败血症,是大面积烧伤伤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经过凶险,死亡率甚高(据我院统计死亡率占86.9%)。临床上遇到此病例,在治疗上深感困难,虽经积极抢救,但效果往往不佳,严重威胁着伤员的生命。近年来国内不断有用"生脉散"治疗休克的报道,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把"生脉散"合"参附汤"试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低温败血症的治疗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把我们治疗6例的情况报告如
期刊
<正> 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罕见疾病。最近我院收治一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于下: 孙××、女性、38岁、已婚、住院号4444。因不规则发热,伴有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不能行走已三月余。于1978年9月30
期刊
该文结合“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从生态、工程、城市等角度,对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城市韧性等定义进行辨析。在梳理国内韧性交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车站、车辆基地、主变电所的规划提升策略,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