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家还是做恒产?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赌王何鸿燊病中猛然发现被“劫持”分家。“何家争产”的商战大片逼迫我们思考那个老问题:家族企业如何平息内斗、平稳传承?
  这段时间,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家族争产风波好不热闹,天天出新篇翻花样,为人们茶余饭后添了很多八卦的佐料。有人或许会觉得奇怪,为何有钱人不趁自己精神状态清醒的时候,就立好遗嘱,把财产清楚地分配妥当。为何总要留下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供下一代去争吵。甚至要闹上法庭,贻笑大方?
  有富豪告诉我,一早把家产分了,虽可让子女各得其所,避免有不必要的争拗,但子女一旦获得了他们可以得到的家产之后,就会失去争取分多一点的寄望,可能从此就不再那么孝顺父母,有病痛也没有子女肯照顾,只能孤独地等死,日子不会好过。所以他宁愿迟迟都不立遗嘱,让各子女都自以为还有机会争取分多一份;这样,他身边就不愁没有人献殷勤,不管这是真情还是假意,感觉一定比无人理会好。
  有钱人在分家产时,都面对一个难题,就是应把家产全部留给长子嫡孙呢?还是均分给各子女好?如果只留给一个人,其他分不到或者分得少的,就会觉得父亲不公平,对父亲心存怨恨,但如果让子女平分,即自已建立起来的企业就会不断地被拆散,日后难再发挥协同效应。
  有钱人可能不只做一门生意,旗下有很多不同的公司,如果让子女各管一门生意,将来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合作也很成问题,但如果成立控股公司,让子女均分控股公司的股份,那子女们虽不可以在分到生意后就各自经营,但却会逼子女在控股公司里不断进行权力斗争。结果,子女们花在内斗上的精神时间,比他们花在与行家竞争的还要多,这样,业务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分配财产,解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呢?
  
  拥有权易传管理权难交
  
   华人企业常在第一代领导人退下火线的时候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拥有权及管理权分开来传承,而是妄图把两者混在一起,都由家族成员一并承继,徒然增加了承继的难度。香港有法律保障遗产承继权,所以要把公司的拥有权传给家族成员并不困难,只要生前立好清楚的遗嘱,死后交遗嘱的承办人去执行就可以了。如果怕将来遗嘱有争拗,大可以在生前就把公司的股权分配好,一早过户给子女,米已成炊一段时间之后,要推翻就不容易。
  如果担心子孙太多,企业经不断分割之后,愈分愈细,实力无法凝聚,可以成立控股公司,把企业内的所有机构的股权都交由控股公司持有,而家族成员只持有控股公司的股份,而不直接持有营运公司的股份,那家族成员就没有机会各占山头,互不合作。这样,家族的生意就可以通过控股公司把利益一体化——要整个集团做得好,家族的成员才可以按照在控股公司拥有的股份而获派息,大家就更加会有全局观念。
  我见过有些大企业,业务十分多元化,有地产、有酒店、有物流、有旅游,本来不同的生意之间可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产生正面的协同效应。但创办人过世之后。把不同的生意留给不同家族成员去打理,结果他们再不肯一起合作,还相互斗争,成绩一落千丈。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限制子女去拥有子公司的股权。
  以近期何家争产案为例,其股权分配就十分凌乱,有些成员在控股公司有股份,有些成员却直接在营运公司有股份。譬如,三太陈婉珍拥有的50.55%Lanceford是控股性的公司,但Lanceford又不是何家所有的生意的控股公司:而四太拥有的7.63%澳博股权,与何猷龙拥有的33.4%新濠股权,以及何超琼拥有的8.8%信德股权,却属于营运性的公司,他们在公司内并担任管理工作。在这样的分配下,即使眼前的争拗可以平息,将来也一定矛盾百出,集团内永无宁日。
  如果何鸿燊能成立一间单一的控股公司。把自己所有的权益都放在这间公司里,然后把这公司的股份分配给家族成员,那他所说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希望家产由四房均分,才有机会真正实现。现在他已开坏了个头,今后已不容易修补。
  其实,家族的成员并不一定懂得打理生意,让他们直接参与营运公司的管理,不一定对生意有好处。所以,西方有些家族企业明文规定,家族成员不得在营运公司内担任职务,他们只能在控股公司内收取股息。他们想做生意的话,就得自己去创业。
  有些家族企业的创办人,为了不想后人利用在控股公司的股权去干预营运公司,还会把控股公司也信托给专业人员打理,家族成员只能够做受益人,集团赚了钱会有得分,但管理就不可以参与。不要说营运上不可参与,连在控股公司之内。也不容许有展开权力斗争的机会。
  
  管理权接班人何处觅
  
  企业的拥有权交由创办人的子女来承继应该困难不大,但若连想把管理权也交由子女去承继,则局限了挑选的范围,结果连累公司没法持续发展,子女空拥有股权,却收不到股息,甚至成了子女的包袱。所以,有企业的创办人,在年老的时候,把自己企业出让,套现后,才把钱留给子女,把营运的风险与权益,一并交给新买家去承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功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对手迎头赶上,甚至变成亏损。IBM就被迫把自己的私人电脑部门出售,雅虎现在即使肯卖也不容易有买家。由此可见,非要在子女中找管理权的接班人是风险极大的。
  那么,企业的管理权该找什么人来接班呢?
  我见过有些富豪的处理方法,是把需要经营的主要生意,交给最得力的一个子女打理,让他大权独揽。其他的子女不是没得分,而是只分到现金与物业,分不到有支配性的股份,这样企业起码可以传多一代。不过,在自己的子女中找接班人,选择始终有限,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发展得愈大的时候,要下一代独立去接手就愈困难。对第一代的创办人来说,他的事业多是一步一步长大的,所以他可以慢慢学习,逐步去承担更大的压力,比较容易适应。但对第二代来说,他自小娇生惯养,却一下子要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实不容易承担得起。结果,很多公司在第二代掌权后,公司的引擎很快失去动力,公司的决策很快就会走样,有抱负的员工很快就蝉过别枝,公司从此就走下坡。用这种方式,华人家族企业的生存很少有超过三代的。
  还有一种方式是西方的方式。将管理权与拥有权分开处理,很多家族都把拥有权交给信托基金处理,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受益人算了。至于企业的管理权,他们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搜寻的范同非常广泛:他们会交给猎头公司作全球性物色,对象不局限在公司之内,可以是行外人士,甚至可以是外国人。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足够的领导才能的话,即使是空降一个陌生的企业的话,他一样可以很快便驾驭这个企业,不但可以清除企业原有的陋习,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思维,创造新动力。
  这样做,虽然可以有较多的选择,但风险极大。书本上举的可能只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果作统计的话,失败的案例可能比成功的更多。因为,一个企业并非一个机械化的组织,而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而所有生命体都是排外的,从外边找个人来当公司的主脑人,一定会受到原有的成员排斥。一个人要换血,还比较容易,I血型相同已可以;但要换器官,难度就大了,身体若是不肯接受,医生也束手无策。换心虽难,但仍有成功机会,但要换脑,医学界连实验都未做过。可见企业要换主脑人,一样风险极大。
  一个企业,除了按明文的规章制度去运作之外,其实内部还存在着很多潜规则与默契,只有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掌握一个企业的文化。了解这个企业的真正运作模式。空降下来的CEO,如果心态不够强的话,很容易受排斥而离去,但如果心态太强的话,又容易刚愎自用,令企业的原组织受到过大的创伤;能修成正果的只是少数。
  因此,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找接班人,起码没有文化上的不适应问题。此外,企业的创办人还可以对自己的接班人长期培养,不断观察,选错的机会应该少过单凭猎头公司的推荐,再经过数次的面谈与测试。如果被挑选的接班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突出的表现,早已众望所归,那将来接班,向然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以新疆三塘湖煤田汉水泉—库木苏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为例,根据工作区内周边山前洪积砾质平原向中部细土平原区水化学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探讨了地下水矿化度及主要离子浓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转运工作的运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转运网络。方法对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8年以来转运的2128例新生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37例治愈好转出院,89例
<正>目前,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颅内转移又是肺癌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约占1/3。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约占肺癌发病率的15%~47%,多发生在中年以上,
在钻井过程中,泥页岩地层吸水膨胀是造成井壁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对泥页岩的水化分散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价,优选出抑制性强的处理剂,进而形成抑制性优良的钻井液体系,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住院医师理论学习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专科性强,现阶段仍存在师生双方对规培缺乏积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辛勤的劳动与智慧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支撑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力量,其中群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