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与离情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称指示语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与语境关系在语言自身结构中唯一的最明显的反映形式。许多学者在诸多方面都研究过人称指示词和移情,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离情并没有得到很多关注和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运用人称指示来实现语用移情和离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基于人称指示语、移情与离情相关理论,采取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人称指示语如何实现移情和离情。本文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收集语料。本文认为,语用移情与离情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来实现,人们选择不同的人称指示语来表达他们对别人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移情;离情
  作者简介:翟菲菲(1992-),女,山西山阴人,长春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1.引言
  人称指示语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起源于希腊语,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定义、词、分类和语用用法进行了研究。比如,Fillmore(1977)、Levinsion(1983)、何自然(1988,1997)和何兆雄(1989,2000)就其基本用法进行分析;黄国文(1999)从文体学和话语角度对人称指示语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语言学家研究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使用。但是从语用移情或离情的角度出发,运用语境化的例子对人称指示语进行研究的文献却很少。本文试图从移情和离情的角度解释人称指示语。
  2.理论基础
  2.1 指示语
  Deixis是希腊语中的一个术语,是我们使用话语所做的最基本的事情之一,意思是通过语言“指点”,是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反映在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唯一最明显的方式(莱文森,1983:54)。人指示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我中心性。莱昂斯说:“话语的典型情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1977:638)。根据对自我中心的分析,人们通常称呼某人或与他人交谈,是站在自己的观点上的。
  2.2.移情和离情
  移情和离情的概念被用来表示说话人和指称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或心理距离的“远”或“近”。何自然、冉永平认为,移情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情感的分享,以及理解和进入他人情感的力量,是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感化。移情与心理距离有关。也就是说,说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进行谈话,试图缩短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冉永平在中国最早提出“离情”概念。指的是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存在着情感差异,说话人希望扩大自己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3.语料与分析
  本文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选取语料,纪录片讲述的是五位中国教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里实施为期四周的中国式教学的故事。通过纪录片中的语料,分析教师如何通过人称指示语实现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
  3.1通过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实现移情
  大多数情况下,当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用来代替单数形式时,替代者实现了语用移情,缩短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例(1)
  Ms Yang: “Now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refraction of light. Can you write down the title please? Do not waste us time.”
  杨老师是一位教授物理的中国老师,课堂开始了,有些学生仍然心不在焉,她想要引起这些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于是,她先告诉同学们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她告诫那些心不在焉的学生,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她用“us”来指课堂上的其他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并且不伤害学生的面子,从而实现移情效果。
  3.2通过不定代词实现移情
  例(2)
  Ms Yang: “You will be tested next Tuesday. Somebody is keep talking to each other in this classroom.”
  课堂上,纪律混乱,学生嘈杂。杨老师作出警告,她用“somebody”来指代学生们,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实现了语用移情。
  3.3 通过第三人称实现移情
  例(3)
  Ms Li: “The teacher performs a hard work, when the teacher stands in front of you, please respect her.”
  李老师用“请尊重她”,而不是说“请尊重我”,用“her”来指代自己,以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当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时,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3.4 通过第二人称代词实现离情
  例(4)
  Mr Zou: “Be seated! This is a test paper. OK, you can start now”
  邹老师是一名中国物理老师。在班级考试前,他用了两次祈使句,并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们”来扩大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遵守纪律。
  4.结语
  语用移情是一种能动的情感,人们往往通过不同的人称指示语表达对他人不同的情感。人称代词形式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复杂,要就具体语境恰当选择。当今社会,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教师要谨慎使用人称代词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1994(3).
  [2]何白然. 言語交际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 1991.
  [3]冉永平. 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其他文献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读书笔作者简介:谭慧(1994-),女,汉族,湖南涟源人,湘潭大学中国史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史方向。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作者熊月之先生,江苏淮阴人。该书于199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修订重版,为我国学界第一部综合性的晚清西学东渐史著作。“西学东渐
期刊
摘 要:地名是词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名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地名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属于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地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地名彰显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本文从五个方面浅析韩中地名文化。  关键词:地名;文化;韩中  作者简介:李欣琦(1994.11-),女,汉,吉林省榆树市人,延边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韩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