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再一次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样,对于现代石油企业而言,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特色石油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石油企业能否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造特色石油文化的必要性
一、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创造企业长久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特色石油文化首先是理念文化,表现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纵观石油企业的发展史,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和铸就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企业文化,激发了广大石油员工的昂扬斗志,使文化力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成为了推动石油企业实现科学、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面对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的奋斗目标,石油企业急需一种先进精神的推动,需要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去迎接世界范围错综复杂的挑战,这就需要特色石油文化理念,让先进的理念真正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信奉和行动的准则,实现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
二、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增强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客观需要。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特色石油文化能铸牢员工的精神支柱。当前,加强特色石油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用“形势任务”激发员工爱岗热情、用“感恩教育”呼唤员工感恩之心、用“敬畏目标”培育员工进取精神,为员工实现共同愿景注入不竭动力。其次,特色石油文化打造的“亲情化”管理,能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特色石油文化倡导的“能动化”管理,为提升管理水平注入了更多的个性特征,使特色石油文化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客观需要。石油行业作为高危行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文化体系,并利用其独有的功能,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为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建立有计划、有部署、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用具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去引导员工、塑造员工。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持之以恒推进安全文化向纵深发展。
四、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实现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客观需要。创新型企业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管理创新,需要特色石油文化作支撑。首先,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育文化。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硬环境”和“软资源”,为广大员工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舞台,充分调动员工推进创新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凝聚创新动力强基础。在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创新文化的过程中,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龙头,积极推行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激励与管理机制。另外,引入“闭环管理”、“短板管理”、“问题思维”和“有感领导”等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能够拓展管理内涵,创新文化向纵深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促发展。
打造特色石油文化的建议及对策
一、突出石油企业应该履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在推进特色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又要始终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坚持以主体文化为导向,特色文化为基点,积极思考,超前谋划,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制定企业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和运行方案,并在加强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上狠下功夫,从石油员工应该履行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入手,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创造企业长久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活力,瞄准世界水平加快赶超步伐,坚持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性工程夯实发展根基,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凝练、丰富和发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二、打造特色石油文化,必须扎实推进细胞工程建设
石油行业是一个艰苦行业,所辖井站星罗棋布,许多井站分布在茫茫群山之中,在构建特色文化的进程中,必须注重主体文化与子文化相融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坚持把企业文化的重心放到一线区站,把安全和创新辐射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员工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并注重整合资源,准确定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突出区站、安全、创新三大特色子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细胞工程在基层不断发展壮大。
三、打造特色石油区站文化,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五型”班组创建和“五小文化”建设等活动
结合整个石油行业当前加强三基工作,创建夯基础、建“五型”班组、推动大发展、承担大责任、做出大贡献为主要内涵的特色文化。拓宽“五型”班组创建内涵,将“五型”班组创建与“五小文化”有机融合,促进员工加深理解“五型”核心内容,引导员工践行“五型”文化要求,以文化力增强创建动力,进一步将“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与“受控管理”、“五清楚”达标考核、业绩过程考核、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有机结合,进一步细化“五型”班组创建标准,以特色文化明确“五型”班组创建和量化考核载体,以网络督办为重要手段,促进创建工作的纵深发展。
四、打造特色安全文化,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由于石油、天然气埋藏于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普遍具有易燃或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作为高危行业,更应时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文化体系,并利用其独有的功能,实现安全管理与特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为特色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其次,要营造良好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管理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实现向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创业创新能力的目标。
五、打造特色创新文化,拓展管理内涵、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
拓展区站文化内涵,形成和积淀独特的班站文化,实现班站文化“百花齐放”的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建设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车”、“党员责任区”和“党员争创四岗”等特色活动,组织挖潜增产。在基层班组开展的诵班训、唱班歌、我说我站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班歌班训”、“我说我站”、“你问我答他点评”等主题教育和特色文化活动,为班站员工搭建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和活动载体,促进了班站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企业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六、打造特色石油子文化,不断改善区站员工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目标。
根据区站生活大多单调枯燥的特点,有效集中物力、人力和资金,积极改善一线井站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增添文化娱乐设施,划拨专项资金为井站配置羽毛球、羽毛球拍、跳棋、乒乓、象棋和篮球等文化体育用品,投入资金建立职工书屋,促使一线员工的快乐和幸福“指数”提升,和谐生产氛围在持续优化和改进中得到不断巩固,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发展目标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为构建和谐企业,推动石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审核:朱愚(矿长办公室主任) 签发:王金德(重庆气矿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打造特色石油文化的必要性
一、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创造企业长久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特色石油文化首先是理念文化,表现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纵观石油企业的发展史,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和铸就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企业文化,激发了广大石油员工的昂扬斗志,使文化力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成为了推动石油企业实现科学、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面对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的奋斗目标,石油企业急需一种先进精神的推动,需要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去迎接世界范围错综复杂的挑战,这就需要特色石油文化理念,让先进的理念真正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信奉和行动的准则,实现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
二、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增强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客观需要。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特色石油文化能铸牢员工的精神支柱。当前,加强特色石油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用“形势任务”激发员工爱岗热情、用“感恩教育”呼唤员工感恩之心、用“敬畏目标”培育员工进取精神,为员工实现共同愿景注入不竭动力。其次,特色石油文化打造的“亲情化”管理,能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特色石油文化倡导的“能动化”管理,为提升管理水平注入了更多的个性特征,使特色石油文化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客观需要。石油行业作为高危行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文化体系,并利用其独有的功能,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为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建立有计划、有部署、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用具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去引导员工、塑造员工。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持之以恒推进安全文化向纵深发展。
四、打造特色石油文化是实现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客观需要。创新型企业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管理创新,需要特色石油文化作支撑。首先,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育文化。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硬环境”和“软资源”,为广大员工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舞台,充分调动员工推进创新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凝聚创新动力强基础。在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创新文化的过程中,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龙头,积极推行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激励与管理机制。另外,引入“闭环管理”、“短板管理”、“问题思维”和“有感领导”等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能够拓展管理内涵,创新文化向纵深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促发展。
打造特色石油文化的建议及对策
一、突出石油企业应该履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在推进特色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又要始终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坚持以主体文化为导向,特色文化为基点,积极思考,超前谋划,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制定企业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和运行方案,并在加强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上狠下功夫,从石油员工应该履行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入手,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创造企业长久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活力,瞄准世界水平加快赶超步伐,坚持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性工程夯实发展根基,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凝练、丰富和发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二、打造特色石油文化,必须扎实推进细胞工程建设
石油行业是一个艰苦行业,所辖井站星罗棋布,许多井站分布在茫茫群山之中,在构建特色文化的进程中,必须注重主体文化与子文化相融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坚持把企业文化的重心放到一线区站,把安全和创新辐射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员工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并注重整合资源,准确定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突出区站、安全、创新三大特色子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细胞工程在基层不断发展壮大。
三、打造特色石油区站文化,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五型”班组创建和“五小文化”建设等活动
结合整个石油行业当前加强三基工作,创建夯基础、建“五型”班组、推动大发展、承担大责任、做出大贡献为主要内涵的特色文化。拓宽“五型”班组创建内涵,将“五型”班组创建与“五小文化”有机融合,促进员工加深理解“五型”核心内容,引导员工践行“五型”文化要求,以文化力增强创建动力,进一步将“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与“受控管理”、“五清楚”达标考核、业绩过程考核、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有机结合,进一步细化“五型”班组创建标准,以特色文化明确“五型”班组创建和量化考核载体,以网络督办为重要手段,促进创建工作的纵深发展。
四、打造特色安全文化,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由于石油、天然气埋藏于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普遍具有易燃或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作为高危行业,更应时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文化体系,并利用其独有的功能,实现安全管理与特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为特色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本质安全。其次,要营造良好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管理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实现向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创业创新能力的目标。
五、打造特色创新文化,拓展管理内涵、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
拓展区站文化内涵,形成和积淀独特的班站文化,实现班站文化“百花齐放”的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建设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车”、“党员责任区”和“党员争创四岗”等特色活动,组织挖潜增产。在基层班组开展的诵班训、唱班歌、我说我站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班歌班训”、“我说我站”、“你问我答他点评”等主题教育和特色文化活动,为班站员工搭建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和活动载体,促进了班站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企业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六、打造特色石油子文化,不断改善区站员工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目标。
根据区站生活大多单调枯燥的特点,有效集中物力、人力和资金,积极改善一线井站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增添文化娱乐设施,划拨专项资金为井站配置羽毛球、羽毛球拍、跳棋、乒乓、象棋和篮球等文化体育用品,投入资金建立职工书屋,促使一线员工的快乐和幸福“指数”提升,和谐生产氛围在持续优化和改进中得到不断巩固,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发展目标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为构建和谐企业,推动石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审核:朱愚(矿长办公室主任) 签发:王金德(重庆气矿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