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之我见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是每个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不断的追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且较为隐性的任务,写进了《课程标准》之中,因此我作了一些有意的探索。
  赫·斯宾塞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数学家陈景润说过:“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课程改革把“情感与态度”作为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些说明并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点粗浅的做法。
  一、有意引领,培养学生的个性
  观念和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个性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有意引领,以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许多数学信息材料,让学生从中筛选出自己喜欢且符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认知条件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还可以有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中找到最佳解法,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
  二、学会包容,张扬学生的个性
  “包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宽容”,而“宽容”则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情理”的现象,有时会脱口而出,有时会不加思索……,这时我们老师绝对不能训斥、指责学生,要引导、包容学生的这些举动,要采取理智、妥善的办法处理,这样做不是压抑学生,反而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刚引导学生把“长是宽的”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是5∶4”,这时一名学生大声的说“1∶1∶1”,我知道这是红蜻蜓色拉油的广告词,是指责学生呢还是……我略显迟疑,因势利导问该生,你能说说“1∶1∶1”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表示什么意思呢?该生一一答出,我表扬了该生“你真了不起,同学们要向他学习,随时留意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接着又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还想知道‘比’的其他知识吗?”这样处理,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与新课教学自然的衔接。
  三、真诚倾听,发展学生的个性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生的个性有一定的联系。真诚倾听指的是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对习题的独到解法。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者对题目的解答未在教师的预料之中,甚至可能是教师未知的,怎么办?是搪塞还是敷衍,还是装着没有听见或当作没有发生?我觉得这样做都不大好。课堂上教师应该带头并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剖析或让学生讨论或辩论,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作业或试卷上习题的独到解答,可以让学生向老师或者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从而明白他的思维活动和解题过程。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四、注重探究,展示学生的个性
  鲁宾斯坦曾经说过:人的性格“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人的实际生活经济中形成和改变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个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成功感,而成功感则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感知感悟获取知识,要留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交流,只有这样教学中才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展示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个性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才富有弹性,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形状一样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各2个、大小不一样的任意三角形各1个、剪刀1把”,教学中我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时的转化思想,然后我将学生分成4个人一组,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6个三角形,要求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拼摆成学过且能求出面积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拼成的图形與三角形的什么是相等的?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同学们在小组中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和同学间的帮助,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结论,知道了“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之后我鼓励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直尺、笔和剪刀,小组合作探究,想想办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一会就有两、三个小组的同学举起了小手。听了学生的汇报,还真不错。这样的教学就展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假如把把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筑一幢大楼,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真正的建筑师是学生自己。”
  “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是每个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不断的追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尽情飞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吧!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2]陈科频《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国本小学)
其他文献
生活中,人们大都想事事追求完美,结果却总是大相径庭,大失所望。有个小故事:某人偶得一珍珠,高兴不已。后来他发现珠子上有个小斑点,他想,要是把这个斑点弄掉,这颗珍珠就是世
思维能力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过份强调天赋是不全面的.宋代的教育家朱熹主张“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并指出“心到最急”,说的是要在学习过程中“精思”,“天才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岗位竞争非常激烈,高职毕业生想要在激烈的就业岗位竞争中胜出,就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现代就业核心竞争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就业核心竞
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课程之一,小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及要求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和要求  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要求对于我国各级学校教育培养目标
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问和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意识,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新课程下注重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令人遗憾的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性,掌握好数学思想,比掌握好形式化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要,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将终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压力,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迎接高考挑战呢?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体会方面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更好地实现课改精神,改变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当今时代,幽默无处不在,能说会道者经常利用幽默来调节气氛,解决难题,处理关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霍列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是每个人踏进知识海洋的启蒙阶段,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反应力、开发学生智力也有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意义重大。  一、创新重要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不断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前牙牙体缺损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比较前牙重度牙体缺损运用冠延长术和未运用冠延长术后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182例前牙缺损患
由于学生的环境影响、个性差异、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同班的学生在学习差异明显,以致教师不能把学生以同一标准来要求.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发展呢?本文
生物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原理与实践联系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整个生物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给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本文将结合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搞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对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