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烹饪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即教育机构为受教育者提供某些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分类有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不断蓬勃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甚至对国民经济也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烹饪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探析如何创新性地把新型学徒制融入到烹饪这门重在实践的专业学科,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烹饪;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不断变革,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能接受到教育。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仍无法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在此阶段很多学生甚至未达到成年,在身体和心智不方面不完全成熟,也极少有掌握就业技能的,所以选择就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去中等职业学校去学习技术,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中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中职教育的烹饪专业方面,我国一般采用的是学徒制式教学。现代学徒制是学生通过学校学习然后去相关单位实训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拜师的形式,徒弟跟师父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师父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徒弟能在一定时间内从师父那里快速学习到技能。所以在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应该将学徒制融入到教学模式中,取其精华,加以创新,为社会培养出专业人才。
  一、学徒制的优越性
  (一)提高教学质量
  烹饪专业是一门重在实践专业,对学徒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只有亲自操作,参与到实际的实践中,才能不断进步。此外,在传统教学中最容易陷入一种一味传授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实践的境地,而学徒制能巧妙避开这一弊端。一个师父带一个或几个徒弟,形成学习小组,师父亲自指导徒弟操作,师父在教学中传授经验,学徒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师父能及时指出并指导其加以改正,学生就能很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这使得人才培养更具专业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提供大量专业性人才
  将学徒制融入到中职教育的烹饪专业中,学生能快速掌握理论知识和烹饪技能,也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步入社会从事就业活动,缓解了相关机构的专业人才需求不足的难题。由于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显著优越性,通过学徒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到就业岗位上实习,无需招聘企业投入过多精力就能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传统意义上的中职教育学校大多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但在职业素质上有所缺失,导致步入社会就业以后无法适应正常的人际交往。而学徒制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能较快进行社会实践,能较早接触社会,了解到实际的就业环境,学生在中职教育学校能学习到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交往技巧,这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二、发展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职业素质较高、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且,从中职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有一定的就业能力,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改变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烹饪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教学内容都要以发展学生为出发点,在学生掌握烹饪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营造一个积极投身实践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企业的实习,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三)合理设计教学课程
  烹饪专业的课程安排,包括技术学习课程、职业资格课程和企业岗位课程,分别培养学生的学科系统应用能力、国家职业要求能力和胜任企业岗位能力。这样设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烹饪的有关理论知识,接着到单位实习,进行企业培训。教学做合一,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
  (四)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烹饪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在校期间完成烹饪专业学习任务由学校统一进行考试评价。校企双方积极合作,形成“双证融通”的“双证书”评价体系建设,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烹饪课程是否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合格毕业生的必备条件。
  (五)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安排教学活动,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个老师教多个学生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在此模式下,老师无法顾及全部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解决,教学质量也就比较低。而在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个师父可带一至三名学徒,组成学习小组,师父能尽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每个轮岗岗位所需的技能。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得益于学徒制模式,它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学徒制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師、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推进中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自身价值体现难、用工稳难、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难等,加快社会发展所需烹饪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佚名.现代学徒制下高职烹饪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17(21):24-29.
  [2]李荣,徐鲁鲁.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产教学研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园,2017(18):123-123.
其他文献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的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中小学的教辅图书已不再是单纯的纸质书籍,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获取知识,教育界和出版界要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复合出版。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辅图书复合出版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加以探讨、研究,从“复合出版”的相关概述、移动互联对中小学教辅图书复合出版的重要作用以及移动互联下中小学教辅图书复合出版的主要应用这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汽车行业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各种技术。其中无人驾驶技术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无人驾驶技术是汽车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当然在研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尤为重要。结合国内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无人驾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无人驾驶汽车
◆摘 要:因材施教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教育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因材施教  在中学美术教
◆Abstract:In Invisible Man,the protagonist’ identity is distorted,which was formed by the his education and father’s misleading image.Although he lost his identity,he tried his best to pursue his self
根據资料查询,现已出版的学术成果中对家风的论著尤以传统家风经典,如《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郑氏家书》《庭训格言》《袁氏世范》等为主。主要通过罗列不同时期的家书、家训文献,对各个时期家书、家训的形式、内容、特点进行简述和论证,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深入分析传统家书、家训的实践与发展轨迹,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影响深、流传广的家风家训名著,其旨在“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施也不断更新换代,以往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符合当今时代教育的需求,建立新型的舞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众多中职舞蹈教师应用到教学当中,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关键词:中职院校;舞蹈课堂;“微课”应用;教学设计  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主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