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及其成因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选词、句法、篇章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以安德森的三阶段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消除汉语负迁移,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母语(汉语)负迁移
  
  1.导言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滥用“汉语思维造英语句子,把英语镶嵌到自己的母语背景中”,(宋润霞,2006)从而写出来大量用词不当、句式单调、缺乏连贯、结构混乱的“中式英语篇章”(Chinese discourse in English)。这种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原有的母语知识对新的语言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就叫迁移(transfer)。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逐渐被运用到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当中,用来分析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 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迁移分为两种,即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与目的语相近,对目的语的学习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时就会出现正迁移;相反,当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者起到消极的干扰性的作用时,负迁移就会产生。
  由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之间的差异迥然不同,我国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汉语的羁绊,会有意无意地把汉语的思维方式迁移到英语的写作中去,从而出现各种负迁移现象。大学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词汇、句法和篇章衔接等层面都有所体现,本文将针对我国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汉语在这三个层面的负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出它们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写作是思维的文字反映,英、汉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必然会受到汉式思维的影响,把这些差
  异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2.1 选词中的汉语负迁移
  词汇是写作过程中人们用以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的成分。由于很多学生在记英语单词时忽略了词的用法而往往采用词义对照的形式,因此在选词时常常错误百出。除了汉语词汇在数、性、格等方面的负迁移引起的错误之外,他们在词汇的运用上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词汇意义而造成的负迁移。我们知道意义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之分,同一个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义不一定完全相同。如“爱人”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一般用来指自己的配偶,而英语中与之相对应的lover一词在英语中却是情人的意思,二者意义相去甚远。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用英语写作时注意不到这种差异,盲目地用汉语中的词汇去对应英语,结果往往词不达意。例如我在学生的习作中就见到过这样的句子:
  (1)﹡We must carry on active propaganda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⑴
  这句话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积极地宣传保护环境”,但由于该生没有意识到propaganda(宣传)在英文中是个贬义词,是指为达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鼓动的意思,这样一来,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写成英文后就完全变了味。
  第二,因词语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s)而造成的负迁移。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用词习惯和语义逻辑,即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但这种搭配不是任意组合都可以的,它受到一定的选择限制。(杰弗里.N.利奇,1987:195)所谓选择限制就是指词语因其本身的词性特点和词义要求而对其前后能与之共现(co-occurrence)的词语所进行的限制。例如在汉语中“吃”可以和很多词构成组合关系,如吃饭、吃菜、吃食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但我们很少说吃电视、吃砖头、吃手表等。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以 marry 一词为例:
  (2) John is going to marry Jane.
  (3) Jane is going to marry John.
  (4)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them.
  (5) He is going to marry his daughter to the noble.
  尽管以上各句都用了marry 一词,但它在各句中的意思都不一样,分别是“娶” 、“嫁” 、“主持婚礼” 和“嫁女”之意。由此可见,如果不留意英汉词语在选择限制上的差异,我们在英语写作中就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2.2 句法结构中的汉语负迁移
  句法层面的负迁移在外语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由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句型, 但他们又不能完全摆脱汉语句法知识的束缚,因此在用英语表达意义时, 便会产生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主要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首先,词序混乱现象突出。人类语言的基本词序主要有三种形式:VSO,SVO及SOV。英语的基本词序是SVO,且相对固定,而汉语的基本词序在很大程度上由语用和语义而非语法来决定,因此它的词序相对更加灵活,既有SVO又有SOV 语言的特性。Dulay (1982) 指出,词序方面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学习者在用目标语生成句子时对其本族语的表面结构做了逐字翻译而造成的。(周立,彭金定,2006)因此,来自于本族语的迁移使得学习者生成了符合母语规则的句子,但并不符合英语的规范。以疑问句为例,汉语中的疑问词不需要移到句首,仍按照SVO的句式结构组合;英语中的疑问词却要求前置,且主谓倒装,因此,英、汉疑问句的词序是有差异的。受汉语的影响,学生们在英文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如How we are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之类的错句。
  其次,对英语中的某些否定句型把握不准。汉语中某些含否定意义的主从复合句中的否定词按自然顺序排列在被否定的动词前,而意义与之相对应的英语主从复合句中的否定词只能置于主句的动词前。试比较下列各句:
  (6) 我觉得他的观点不正确。
  (7) ﹡I think that his idea is not correct.
  (8) I don’t think that his idea is correct.
  例句(7)是中国学生按照汉语否定句(6)的思维方式而对照翻译出来的英文中句,而与(6)对应的地道的英语句应该是(8)。此外,英语中的部分否定和完全否定也是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犯的一个错误,例如all...not在英语中是表部分否定,我们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而把它理解成表完全否定的“都不是”;用英语表达完全否定意义时可用否定的不定代词no 名词的形式。
  另外,英汉句子结构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经常出错的原因之一。英语句子结构多为“形合”,以主谓结构为全句的主干,主语不可缺少,其它修饰、限制、补充成分则是主干上的旁支,整体上呈树型结构;汉语句子则属于线型结构,主谓结构相对灵活,可以几个动词连用,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主语常常省略,是典型的“意合”句。中国学生往往按照汉语句子的特点来写英语句,因此我们在他们的英语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无主句。如:
其他文献
摘要: 词汇是语言的中心,对语言学习者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词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师也肩负起如何更好地扩大学生词汇量的任务。不管学生如何掌握词汇,总是以习得某个词汇为起始,而以灵活运用这个词汇为目的。要获得一个词汇就要不断地接触这个词汇,接触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记住,也越能灵活使用这个词汇。本文试图从这点出发来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几种词汇教学技巧。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技巧
摘要: 自扩招以来,高校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感到越来越困难。因此,因材施教,进行分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事物,分级教学还有待完善。本文对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
摘要: 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是达到对课文深层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语篇教学从整体出发,通过对不同语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相对固定的语篇结构,从而提高语篇分析理解能力。本文从语篇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语篇教学如何应用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  关键词: 英语精读 语篇教学 语篇分析    在英语专业课程中英语精读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知识面涉及很广,包括词汇、句法、语法、文体修
摘要: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何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 词汇 构词法 语音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D.A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可见,词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谁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的词汇多,谁在英语学习上的进步就比别人快,水平也比别人高。所以
摘要: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激增,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各大院校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的高职高专应用英语教学仍然处于边探索边前进的阶段。本文结合我院高职高专应用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从分析总结目前高职高专应用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入手,探讨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应用英语教学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金花止咳巴布剂处方中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君药中金银花有效成分量大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为考察指标,选择乙醇浓度
摘要: 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所教学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高学生口语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口语 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模式    交际能力,英语称为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海姆斯(D.Hymes)1971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海姆斯认为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必须有其使用规则,否则语法就会没有意义”。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