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曲的夏日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风荡漾的初夏,我随十堰作家采风团来了一次青曲之旅。
  夏日的青曲,是一个让人迷恋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去了就不想离开的美丽乡村。
  路边的树木,一棵靠着一棵,仿佛在低声絮语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清风拂面,清爽宜人,草香四溢。一眼望去,新建的别墅,一栋挨着一栋。别墅前面是路,后面是山,远处是河。依山傍水的新农村,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河岸边就是一洼洼碧绿的菜地。在乡村长大的我见到这些久违的蔬菜,仿佛见到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们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顿时,心湖荡起来了喜悦的涟漪。
  蜿蜒流淌的曲远河,从远古流到今天,见证了青曲现在农业科技的发达。路边大片的蔬菜基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精细蔬菜和水生蔬菜的发展,使当地人民首先富裕起来了。在菜棚里采摘蔬菜的菜农们,各个脸上都是笑容。他们的笑容恰似青曲上空那一轮明媚的阳光,蔚蓝而又温馨。他们的笑容中,隐藏着幸福和希望的和谐与美好。
  行走在青曲的山山水水间,目睹了白墙蓝瓦的小洋楼,我的脑海中忽然之间就冒出一个想法。在微电影盛行的今天,青曲这个风景优美的乡村,就是拍摄微电影最适合的地方。青曲,曾是远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发掘地;青曲,曾是曲远河与汉江河的交汇地;青曲,也曾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站在这个摇篮中,我思绪万千。
  这个有意义的夏日,我在青曲有了特殊的感受,仿佛每一栋新楼的门窗中都会流露出现代文明的气息;厚重的民俗文化会从每一块青砖里悄悄地溢出;汉江母亲河那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树林里飘荡;千年寄死窑的丧葬文化在草丛里流窜。青曲的每一棵植物,都饱含着现在建设者的热情;每一块石头,都携带者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因子,每一栋小洋楼都代表着三农精神的融入和贯通。
  没来青曲之前,有文友向我提起青曲。她曾用碧绿的大棚蔬菜来形容青曲的与众不同。当我来到青曲之后,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青曲是中国最美的蔬菜乡村基地之一。其实,青曲真正的美,不是三言两句可以写尽的。倘若用镜头来表现,将会更有说服力。站在青曲的山水间,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我这样一厢情愿的思考着。
  青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摄影家和作家们神往的地方,更是久居钢筋丛中的都市人休闲养眼和寻梦的美好去处。
  青曲,一个迷人的乡村。青曲的夏日,让我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其他文献
公司十周年大庆后的一周,小伙伴们再次迎来了一个大喜的日子——“表情包”情侣结婚!热闹的场面免不了这样那样的玩笑话。  “宋茜你最近可没少胖,你俩不会是奉子成婚吧!”企划部的姐妹嘴不饶人。  “对对对,熊剑,我们一直怀疑你小子是怎么就把我们宋老板追到手的。难道是在重要的岗位安排了自己人。”销售部的一干小伙伴也没闲着。  就这样,喜气而又热闹的一天必将给宋茜和熊剑留下一生难忘的回忆。  婚后的日子温馨
夏禾在城里打工,给一个小老板家里当保姆。夏禾老家在山村,她娘常教育她不偷不抢、要正正当当做人,最紧要干净勤快,别让人看不起。    夏禾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小老板家里时,她穿着一身土布的衣服,老板娘不屑地瞥了瞥她的衣服,交代她要好好干活。看着穿着花枝招展的老板娘离开,再看看自己的衣服,夏禾第一次觉得自己距离世界这么远。夏禾努力地干活,努力地攒钱,她暗暗地想,她也要买一件老板娘的那种衣服。穿着真好看。
他叫罗恩·克拉克,是美国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教师——他年仅28岁就获得“美国年度教师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三次邀请他做客白宫,他的书《55条班规》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曾一度高居榜首,他的故事曾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不以成绩为目标教育学生,而是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他只是那个用关爱与激情点燃学生学习希望的人。  罗恩·克拉克成长于北卡莱罗纳州的一个小镇,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东卡莱罗
名古屋是武家文化的重镇,深受武士阶层庇护的能在这里也有着深厚的土壤。春日里走出巍峨的名古屋城,沿着护城河边樱花盛开的小路走不了几步,只见一座屋顶用黑瓦铺就的传统日式建筑,东侧正门长长的屋檐用一排黑色圆柱支撑,晴空下微风拂过,洗练庄重的背景衬托起一阵亮晶晶的樱花雨,这就是世界最大的能乐堂——名古屋能乐堂。  专业的能乐演出一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能够观赏到非常难得。开演前并不寂寞,展示室里陈列着丰富
痛经?  结婚生孩子就会好了  有这样的一类女生,早在中学时期她们就有痛经症状,但听别人说,结婚后痛经就会消失,所以她们就一直等啊等,希望结婚这道休止符能彻底终止痛经。  25岁的杨杨半年前结婚了,杨杨偷偷的和好姐妹说,这次结婚还有一个很雷人的理由,那就是为了治痛经。杨楊近几年来一直有痛经的毛病,吃过药,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杨杨的妈妈还有身边的朋友都说女人结婚后,痛经现象就会消失。这个来自长辈的
从前的老房子,屋檐是一道风景,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是文化,是艺术,独立成章。哪怕是乡村的瓦屋,也会前续后延,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俗称“房檐”。  屋檐下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春暖花开的季节,燕子会在屋檐下筑巢,燕啄春泥,衔草而结,在屋檐下打造一个温暖的小窝,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些小生命在屋檐下过起了其乐融融的居家生活。  夏天的屋檐下常常挂着小雨滴,天上之水从遥远的地方而
沉香,是伤痛中磨砺出的产物,岁月愈久 ,愈是沉香……  去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的书桌上搁着一个沉香笔筒,看上去刀法深峻,花纹疏密,立意古雅,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馨香,闻之,犹如一股清新的山风,直透心脾,非常耐人回味。  难道这就是那沉得惊世,香得骇俗的“众香之王”沉香吗?心里想着的时候,朋友递上了一杯香茶,我细饮一口,醇厚甘鲜,温润软滑,有丝丝玫瑰花的甜香,又有丝丝桂花的幽香,不张扬、不霸道,却清
音乐,像一个以耳朵创造心灵的共鸣的老友。无论快乐还是痛苦时,都会守在身旁。  想想自己音乐的熏陶主要还是受家里影响。小时候,老爸,老妈音乐迷。老爸纯真男中音,喜欢经典的外国民歌,老妈声音似铃声,清脆嘹亮。可能是受了爸妈的遗传,从小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他们唱过的歌听了几次便能跟着唱下来,小时候家里穷,最初听音乐是家里的一台老式唱机,和为数不多的几张民歌唱片,多数音乐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  老爸的一个
小径  推开矮矮土墙上的小小柴门,惊飞了栖在墙头短栅上的几只蝴蝶和蜻蜓,进入南菜园,脚下一条窄窄的土路,在夏日的阳光下,满园的果蔬芬芳流淌,拥抱着我。  我沿着那条小路慢慢地走,路过一小片菇娘,那是我们的最爱,喜欢它在嘴里被咬出的清脆响声。左边的架上,细蔓舒展,頂着小小黄花的黄瓜在风里轻轻摇晃。而右边的辣椒和茄子,离泥土更近,很谦逊地沉默着。再往前,便是那些张扬的西红柿,已经红红黄黄,缠绕着风和目
荷花是一个人。荷花原本不叫荷花,是她给自己取名叫荷花的。因为荷花太喜欢荷花了。一到荷花开,天天耳畔别着一支荷花,夜夜枕着荷花入眠。荷花常常说,要是能像鱼儿们一样,在池塘里时时刻刻与荷花待在一起多美啊。  荷花喜爱荷花,自然也会背诵一些关于荷花的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花最喜欢的还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