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联轴器失效原因分析及管理策略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6-5640-1430
  摘  要:弹性联轴器是一种有效传递扭矩的驱动形式,在转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设计、选型与维护不当将导致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本文对一款采用芯型橡胶缓冲块的弹性联轴器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开展宏观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体视显微镜、力学性能等检查,并对联轴器选型进行计算校核。最终,针对这类弹性联轴器给出了相应管理策略,有效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关键词:弹性联轴器  老化  对中  振动
  中图分类号:TL38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6(b)-0048-04
  Failure Reas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of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HAN Chuanwei   FU Yunfei   GUAN Yinbo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4 China)
  Abstract: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is an effective driving form of torque transmission,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rotating equipment. During application, improper design, type selection and maintenance will lead to serious equipment fail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ilure reason of a flexible coupling with rubber core element, the macroscopic morphology,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 stereo microscop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inspections are carried out, and checks the type selection of coupling. For this kind of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is given,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Key Words: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Aging; Alignment; Vibration
  旋转设备通常采用独立的驱动和被驱动部件,而避免使用同一个轴,联轴器起到了驱动部件与被驱动部件机械连接与力矩传输的作用[1]。联轴器一般可分为刚性联轴器与弹性联轴器,其中弹性联轴器因可补偿一定的偏心,起到减振及缓冲作用,在多种旋转设备中得到应用[2-3]。
  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弹性联轴器将不可避免发生故障与失效,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对失效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性管理策略。
  1  背景信息
  1.1 失效信息
  现场巡检发现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离心水泵振动较高,已超出技术规程。维护人员立即执行停泵解体维修操作。拆开泵联轴器,发现其中缓冲块老化开裂变形且磨出大量黑色粉末,如图1所示。
  如联轴器缓冲块完全碎裂,不仅泵组将停运,还将导致金属齿爪之间出现刚性撞击,从而进一步造成潜在损害[4-5]。
  1.2 基本信息
  该离心水泵采用的弹性块联轴器为芯型,设计见图2。驱动端与被驱动端采用金属爪,中间采用橡胶块进行缓冲。损坏的橡胶缓冲块材质为丁腈橡胶,现场使用时间已超过5年。厂家产品手册中给出了该款联轴器额定扭矩300N·m,并提示当泵组存在振动时,该联轴器可接受扭矩降为220N·m。
  现场解体检查时发现,轴之间的同轴度最大偏差为0.225mm,平行度最大偏差为0.345mm,相比同轴度和平行度可接受准则,联轴器对中已超标[6-7]。
  2  失效原因分析
  2.1 试样制备
  为了便于试验分析与结果比对,对联轴器橡胶缓冲块样品进行编号,其中新样品(备件)标记为样品N,失效样品标记为样品O,并对橡胶块按照顺时针进行逐一编号,即1#至12#,如图3所示。
  对样品进行宏观检查、红外光谱检查及硬度检查,由于制样难度较大,未开展力学性能测试。
  2.2 宏观检查
  采用VHX-1000E体视显微镜对旧样品1#(受力点)、2#(非受力点)及新样品1#橡胶块进行微观检查,结果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失效件样品O中受力橡胶块正面形貌明显显示橡胶块开裂,并且受挤压发生形变,表面粗糙,形变呈现一定程度的相反方向挤压;非受力橡胶块虽不如受力橡胶块开裂受挤压明显,但也有部分的挤压开裂;而未使用过的新橡胶块样品N,表面平整、均匀、光滑。   2.3 红外光谱分析
  对O样品与N样品分别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进行材质鉴定,结果见图5。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执行标准为《橡胶鉴定 红外光谱法》(GB/T 7764-2001)。
  由谱图(a)与(b)可知,2235.18cm-1为-CN的伸缩振动峰;1646.18cm-1为CH2=CH-的伸缩振动峰;1434.87cm-1处出现-CH2-的特征峰在964.71cm-1出现-CH=CH-的伸缩振动峰。经分析,该材料为丁腈橡胶。对比新旧样品图谱,使用过的橡胶缓冲块在2918.01cm-1及2849.19-1cm处出现甲基-CH3伸缩振动峰,及1434.87cm-1处的亚甲基-CH2-伸缩振动峰均有明显减弱,经分析是橡胶主链及侧链发生老化裂解所致[8]。
  2.4 硬度测试
  使用Digi test II多功能邵氏硬度計对新旧样品的硬度值进行检测,数据见表1。根据厂家资料,弹性缓冲块的标准硬度为78 Shore A,而检测结果显示新样品的邵氏硬度明显小于旧样品的邵氏硬度,现场弹性缓冲块已发生老化及挤压导致材质硬化。
  3  选型校核
  对联轴器缓冲块的扭矩进行核算,参照标准为《机械式联轴器选用计算》(JB/T 7511-1994)适用范围,其计算扭矩Tc为:
  (1)
  式(1)中:KW为动力机系数,选取“电动机、透平”I型,即取值1.0;K为工况系数,选取“离心泵”1类,即取值1.00;KZ为起动系数,主动端起动频率≤120次/h,即取值1.0;Kt为温度系数,环境温度约30~60℃,采用丁腈橡胶,即取值1.0;T为理论转矩,T=9550,PW为驱动功率(kW),取值为90kW,n为工作转速(r/min),取值为2978r/min,得出理论转矩为289N·m。
  根据式(1),得到弹性联轴器的计算扭矩Tc为289N·m,选型虽然满足要求的额定扭矩TKN,即300 N·m,但裕度较为有限,且泵组在振动时,计算扭矩已经超过规定的220 N·m。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根据现场检查、试验分析及选型校核,得出如下结论。
  (1)对中偏差大是联轴器缓冲块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体视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缓冲橡胶块上存在相反方向的压痕,且中间存在一小段平坦区,说明轴向对中存在偏差。
  (2)泵组振动是联轴器缓冲块失效的次要原因,现场检查时发现泵体存在振动。参考弹性块联轴器技术规范中对振动的要求,可以看出联轴器额定扭矩尽管满足实际扭矩,但已超过振动环境下的规定值。
  (3)材料老化是联轴器缓冲块失效的一个辅助原因,试验数据显示,丁腈橡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现场长期使用未进行定期更换。
  4.2 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运维单位应针对性的建立弹性联轴器管理策略,建议主要包括如下。
  (1)加强联轴器对中精度控制。应严格按照厂家产品手册要求对联轴器进行对中,包括轴向偏差、径向偏差及角偏差,应对联轴器上螺栓进行适当紧固,保证其符合要求的力矩[9-10]。
  (2)降低泵组的振动水平。对泵组振动进行严格控制,定期对泵组振动进行测量,避免实际扭矩超过弹性体联轴器振动环境下允许的最大扭矩。
  (3)改进联轴器缓冲块选型。联轴器的胶块容易磨损,对对中变化及胶块减薄比较敏感,丁腈橡胶材质耐油性、耐磨性、动力学性能都较好,但耐候性与耐臭氧老化能力一般,现场失效联轴器弹性块已使用接近寿期末,从试验结果看,性能已有所下降,可考虑选用综合性能更好的聚氨酯材质缓冲块。对缓冲块须根据其老化评估寿命制定定期更换策略,当解体检查中发现橡胶块厚度磨损超过原始厚度25%时,也须立即进行更换。
  (4)优化泵组切换周期。现场设计时应保证泵的数量具有一定的冗余度,泵组长期运行一段时间后切换至备用泵,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缓冲块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管理策略的实施,将有效减少旋转设备的失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文斌.联轴器设计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83-327.
  [2] 赵之铁,褚洪森,何永慧,等.浅谈橡胶高弹性联轴器选用、计算[J].价值工程,2015,34(33):136-137.
  [3] 邱跃统,段勇,顾笑冬.新型橡胶联轴器设计与静态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20,44(8):103-107.
  [4] 盛贵宾,常山,李应生,等.齿式橡胶联轴器橡胶块静刚度测试与分析[J].机械传动,2013,37(7):112-116.
  [5] 陈德来.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现场问题分析与计算[J].一重技术,2018(3):43-48.
  [6] M.Pugh. Flexible Shaft Couplings Maintenance[M]. Palo Alto, CA: EPRI,2003:3-8.
  [7] 宣元,何琳,廖健.梅花形弹性联轴器液压泵机组不对中故障振动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41(6):94-99.
  [8] 周晓龙,祝丹,刘海常.核电站RCV泵联轴器润滑脂发黑原因分析[J].润滑与密封,2020,45(6):133-140.
  [9] 武明,成铁芸.机械传动中联轴器同轴度的检测误差及消除[J].机械工程师,2020(4):136-138.
  [10] 蒋能强,任海峰,李亮,等.联轴器防振圈失效引起设备不对中案例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9):115-1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通话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日常。在面向VOIP的语音编解码中,由于压缩感知能以更少的采样点恢复完整的原始信号,有利于语音通信中的丢包恢复,因此文章将压缩感知理论用于语音编解码方法,致力于研究一种低复杂度的压缩感知语音编解码方法。实验证明,文章的方法比经典的压缩感知算法在语音重构的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
摘 要:随着相关设备用电量的不断增大,储能元件越来越走向高电压、大电流、高储能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容器是应用比较多的绝缘材料之一,相关设备的改进和升级也对于这一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高介电性能绝缘材料的新制备方法,为更好地应用相关技术,实现电容器绝缘材料高介电性能实现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介电性能;绝缘材料;制备方法  0 引言  电容器储能中,相关材料绝缘性能至关重
摘 要:短波发射极正常运转关系到广播播出,因而凸显维护短波发射机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全面重视短波发射机维护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机械设备因长期应用引发的部件退化与损坏情况。与此同时,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与正常运行和技术以及工作人员水平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妥善维护与管理,才能使短波发射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更好地服务于广播工作。对此,文章以短波发射机常见故障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
议论文是一种靠“摆事实”和“讲道理”来说服别人的文体,它固然需要精辟的论点、详尽的论据和严密的論证来达到目的,但如果只是刻板地说教,不仅文章内容枯燥,也很难让人心悦诚服。所以,在写议论文时,善用修辞,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懂得融情于理,会让文章可读性更强。修辞让道理变生动  我们都很熟悉修辞手法,却常常用不好它。拿比喻、拟人来说,很多人用时,只想着此处需要一个比喻句、拟人句,却没有想过用上之后,它对主
期刊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尽管中国已经逐步过渡到现代社会,但农村依然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各地农村的发展,更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做基础。花瑶挑花艺术形式作为湖南省的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目前依然闪耀出巨大的光芒,对花瑶挑花芙蓉工匠的培养也自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定发展的
摘 要:信息互联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审美风格发生了转变。在追求速度的今天,室内空间设计趋于同质化,大量相似的空间设计作品奔涌而出,缺乏设计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室内空间设计不仅要通过光线、色彩和布局的调整进行设计灵魂的表达,同时需要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精神与现代西方艺术精神融入其中,进而对室内空间设计进行“形而上”的表达,突出空间设计的灵魂,彰显室内空间设计的魅力。  关键词:室内空间设计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7-5640-2632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支持下,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技术形式开始被引入到电气设备自动化领域。PLC技术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被引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便利支持。本文在阐述PLC控制系统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技术的应用优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6-5640-4505  摘 要:图书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为能有效保障图书设计的质量,这就需要在具体设计要点的控制方面加强重视。数字化时代,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印刷及装帧的精度也比较高,通过在图书设计方面达到优化的作用效果,能够为实现既定的设计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技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