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乡某中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针对“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新课标走进课堂以后,传统教学以“讲”为主的模式转为以“导”为主。某中学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倡导并推行的“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念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与反思
“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环节:(1)旧知检测;(2)预习自学;(3)互动点拨:建立学习小组,互学为本环节的核心,作为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给予点拨;(4)达标检测: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进而做到周周清、月月清;(5)布置作业。
的确,“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使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打破了“教改等于成绩下降的怪圈”。它的变革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只有落于实处,才会有真正的突破。
然而,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不同,若实行“一校一模”制,可能不会适应全校的学生。以“导”为主的独立学习阶段,自主学习是关键。
二、自主学习及有效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为教育心理学所关注。自主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经过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获取新知识,从而获得其主动发展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合反映,它要求学习者有能力独立地组织、调节、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为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一)要会自我检查
学生自我检查:简称“自检”。自己主动检查作业中的错误等。在“五步导学法”中,旧知检测是第一环节,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检查,通过自我检查,可以掌握自己的理解、运用等程度,以便更好地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
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体系中强调学生自我检查,学生应该独立进行活动。达标检测的环节: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依据课堂任务、课堂目标检测,来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掌握难点,问题及时反馈,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二)预习自学要多动笔
预习自学的环节:树立课前预习的主观态度意识,纠正预习自学时不动笔的坏习惯。对于遇到的疑难问题,积极地与教师及同学沟通。应多提出为什么,并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要多发现问题
上课专心听讲、记录,可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反思有所感悟:课上只听和记,没有时间内化。
1.学习动机要强化
动机对人的行为、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动机能直接影响自我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时,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内心的好奇又会促使其认真听课。这样自觉学习,学东西是非常快的。
在“预习自学”环节,如果充分做好预习自学,一般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做上记号,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会好得多;不要做被动作业者。因为作业是对当天或者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总结和巩固,是学习过程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作用是学习的其他环节和方式很难替代的。所以要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我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和事情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且会产生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不能坚持学习的坏习惯。我们天生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这正是让我们多听多看,一直坚持的自主学习。以兴趣为出发点,制订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目标。充分调动自己的兴趣,当自身发现某种知识对个人具有意义时,通常我们会学得最好。
综上所言,“五步导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针对五个不同的环节,自主学习还要考虑家庭和社会需求等因素。有效策略的实施,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杰.学生之友(初中版)[J].黑龙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2010(12):25.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5.
[3]吴立岗,夏慧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6.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0.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f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新课标走进课堂以后,传统教学以“讲”为主的模式转为以“导”为主。某中学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倡导并推行的“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念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与反思
“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环节:(1)旧知检测;(2)预习自学;(3)互动点拨:建立学习小组,互学为本环节的核心,作为教师只需在关键之处给予点拨;(4)达标检测: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进而做到周周清、月月清;(5)布置作业。
的确,“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使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打破了“教改等于成绩下降的怪圈”。它的变革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只有落于实处,才会有真正的突破。
然而,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不同,若实行“一校一模”制,可能不会适应全校的学生。以“导”为主的独立学习阶段,自主学习是关键。
二、自主学习及有效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为教育心理学所关注。自主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经过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获取新知识,从而获得其主动发展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合反映,它要求学习者有能力独立地组织、调节、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为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一)要会自我检查
学生自我检查:简称“自检”。自己主动检查作业中的错误等。在“五步导学法”中,旧知检测是第一环节,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检查,通过自我检查,可以掌握自己的理解、运用等程度,以便更好地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
巴班斯基在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体系中强调学生自我检查,学生应该独立进行活动。达标检测的环节: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依据课堂任务、课堂目标检测,来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掌握难点,问题及时反馈,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二)预习自学要多动笔
预习自学的环节:树立课前预习的主观态度意识,纠正预习自学时不动笔的坏习惯。对于遇到的疑难问题,积极地与教师及同学沟通。应多提出为什么,并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形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要多发现问题
上课专心听讲、记录,可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反思有所感悟:课上只听和记,没有时间内化。
1.学习动机要强化
动机对人的行为、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动机能直接影响自我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时,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内心的好奇又会促使其认真听课。这样自觉学习,学东西是非常快的。
在“预习自学”环节,如果充分做好预习自学,一般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做上记号,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会好得多;不要做被动作业者。因为作业是对当天或者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总结和巩固,是学习过程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作用是学习的其他环节和方式很难替代的。所以要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我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和事情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且会产生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不能坚持学习的坏习惯。我们天生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这正是让我们多听多看,一直坚持的自主学习。以兴趣为出发点,制订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目标。充分调动自己的兴趣,当自身发现某种知识对个人具有意义时,通常我们会学得最好。
综上所言,“五步导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针对五个不同的环节,自主学习还要考虑家庭和社会需求等因素。有效策略的实施,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杰.学生之友(初中版)[J].黑龙江: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2010(12):25.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5.
[3]吴立岗,夏慧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6.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0.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