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二月里江南落下雨来,又兼着清明节气,明明是入了春,倒还反添几分寒凉。天色暗下来后,我把花圈纸人一一收好,预备关了店到街头买上一碗桂花赤豆圆子暖暖身,不防悬在门头的风铃一响,接着便有人唤:“店家,可还有金箔元宝?”
清明快要过完,店里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是一早便卖空了的。况且此刻夜帷将落,冷风四溢,我有心不做这单生意,只敷衍道:“敝店没有存货,客官不妨去后街看看。”
那人却未离开,踌躇片刻倒更走近些。我把放碎银的屉子锁了,钥匙揣进兜里后正要再次出声赶人,他却抢先道:“劳驾——”停了一停,又说:“可否给某这个纸人?”
我瞟過去一眼,见他指的是一只纸扎的丫鬟。红袄绿裙,配着惨白的脸色和两腮上浓艳的胭脂,饶是我已做了这一年买卖,乍一看还是不免瘆得慌。
送上门的生意到底没有赶走的道理,我重又取出钥匙,道:“八十文。”
宽大的斗笠几乎覆住他整张面孔,因此难辨容貌,但他递来的那块银锭上头却是明晃晃戳着官印子。我见了便立时合上抽屉,冷声道:“客官莫不是存心到敝店找茬?官银私用,可是杀头的大罪……”
话音尚未落地,后颈便结结实实挨了一个手刀。我虚扶一把桌角,没撑住,到底还是昏了过去。
二
醒时天际已白,入耳却是水桨声。我猛然起身,很快被季兆的眼神攫住:“你家小姐,现在何方?”
他嘴里的“小姐”,是我的故主,先丞相周佑的独女,周鸣玉。当然,也曾是他哥哥季珩的未婚妻。船身颠簸,我扶住舷窗迎上季兆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扯出一点讽笑:“死了——不是四殿下您亲眼看着她跳下去的么?”
喉咙很快被扼住,他像是恨极,把我最后一个字音也掐灭。肺腔里的空气只出不进,这让我很快看见晕眩前的白光。他却又在这时一把将我弃开,像愚弄一条濒死的鱼,犹嫌脏了自己的手。“孤知道她没死。”季兆的唇角和眼尾同时上扬,最残忍的笑意在他脸上绽放时也灼如春桃:“季珩还活着,她舍不得死。”
他莫名的笃定和自信使我几乎要笑出声来。季氏株连周家满门,只有我这个小小婢女逃出生天。即便周鸣玉此前再如何钟情季珩,又怎会弃血海深仇于不顾,为了他忍辱偷生?
周家的小姐确是死了。洪熙十三年春,她从绣楼上一跃而下,死在最热烈的那丛紫阳花里。
往前数上几年,是先皇召开阖宫夜宴。除却长住禁城的妃嫔公主和太子季兆,堂上朝臣并远在封地的诸位皇子们也都出席。周鸣玉既是丞相的掌上明珠,又是平陶公主的伴读,圣恩浩荡,特允她赴宴。
宴会不过是称颂祝酒,且因跟在小姐身边见惯了宫廷珍馐与艺伎歌舞,在我看来,夜宴的特别之处只在于多设了些华美的彩灯。酒至半酣时先皇起了兴致,命诸位皇子投壶,且下口谕言明可满足胜者一个心愿。
人人皆知中宫嫡出的季兆独得天子宠爱,又兼太子之尊,是故诸皇子都唯唯避其锋芒。只有驻守边关多年的穆王季珩不明就里,连中十发,赢得满庭哗然。
彼时先皇已有六七分醉意,醺然看向自己第一个儿子时甚至想不起他生母的模样。当下只笑问:“你想要什么?”
夜沉如水,在众人晦明不定的脸色里季珩缓缓开口:“儿臣斗胆,愿求周小姐为妻。”
男女不同席,隔着一道影纱制成的帘幔,只能隐约看出季珩伏低行礼的身形。我闻言一惊,下意识望向小姐,却见她双颊染上绯色。“是他的声音。”小姐眼底蓦然生出的光辉璨过席间华灯,压低了嗓音也藏不住雀跃:“阿椟,是他回来了。”
船行至湖心,季兆毫不客气地将我拖行到甲板之上,一声唿哨唤出几尾蠢蠢欲动的巨鳄,尖牙暴眼,眈眈浮于水面。“你一向老实,阿椟。”他蹲下身子,对我笑得亲切:“给孤一句实话,周鸣玉,到底在哪?”
云青欲雨,水腥气一层层漫上来,不安分的鳄鱼已经团团围至船边。我正要开口,左胸忽然一痛——是季珩催发蛊毒。“死了。”我强忍不适,把他不乐意听的前话又重复一遍:“您亲眼看见的,不是吗?”
季兆盯紧了我,片刻后又是一笑。他原本是不爱笑的,因为那样太过漂亮,会减损储君应有的威严。几载未见,他倒很习惯这样冷着眉眼牵动唇角,笑得不动心神,像无生气的偶人。
他就这样笑着把我扔下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么,你就去陪她吧。”
三
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尽是前尘旧事,从周鸣玉遇到季兆的那一天开始。
是个春花烂漫的午后。周鸣玉从平陶公主殿内步出,看见宫道上跪了一地的内侍,堵住她的去路。近了才知道原来十二岁的太子殿下发脾气,扬言要砍了所有宫人的脑袋,是以吓坏了一地唯恐性命不保的仆婢。
周鸣玉上前行礼,得体地自报家门,再不卑不亢地询问季兆怒火的源头。她是京中出名的才女,季兆便给了她两分面子,冷哼一声道:“本殿问这帮蠢材,为何世上只有红色和蓝色的紫阳花,而没有白色的?——竟没有一个答得出来!如此庸蠹,不必再留!”
“殿下何必烦忧?”她微微一笑:“世上本就有白色的紫阳花。”
那时季兆还比她矮上一些,闻言仰了脑袋两眼圆睁,对着周鸣玉怒目而视:“你胡说,连禁苑之中都没有,世上哪里还会有?”
“前人诗云,‘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所指正是如白玉般皎洁的紫阳花。”周鸣玉欠身行礼,声落清脆如珠:“恕臣女多言,书中自有大道万千,殿下既嫌宫人无知无用,动怒亦无裨益,何不自去书中解惑?况且殿下贵为太子,英明若斯,想必也知晓上行下效的道理,倘若殿下勤勉,宫人们自会见贤思齐。”
我在她身边呆得久了,自然听出她话里话外暗讽季兆又笨又懒又爱耍威风,还带歪了一宫愚不可及的侍从。但季兆当时年纪小,被她唬得一愣一愣,显然没听出弦外之音。周鸣玉告退时他下意识喊住,琢玉妆粉的一张脸上竟有不自然的扭捏:“喂,明日你再进宫,也陪本殿一起读书吧。” 向来识大体的周鸣玉自然不会违逆储君的命令。她很是恭谨地垂首:“承蒙殿下关怀,是臣女之幸。”
季珩把我叫醒,面上歉色依稀:“阿椟,实在对不住你。”
头晕得很,我一时分不清他是为在我心口种下那只蛊虫内疚,还是愧悔不该让我以身涉险,抑或意指其他。索性只问:“小姐醒了吗?”
季珩垂下眼皮,摇了摇头:“七魂草仍未寻到,鸣玉她……恐怕时日无多。”
我心底一沉,挣扎着下床:“带我去看看她。”
平躺于榻上的周鸣玉面色青白,谁都不料一场横出祸事竟累她销磨至此——三年前,先皇召周佑入宫议政,丞相辞出宫门不久,先皇猝逝于御書房,死于掺进惠明茶中的鸩毒。内侍指证,茶盏在奉上之前,只经过丞相一人之手。
周佑很快被索入天牢,而御林军几乎在同一时间于周府搜出毒药,坐实了周氏弑君的罪名。满门惶惶之际,周鸣玉只有漏夜去求新帝。一阶一拜,爬满八十一级汉白玉到达季兆面前时,她的额头已经鲜血淋漓。
“家父一生恪尽职守,为国尽忠,断无弑君野心。”她在帝王的赤舄前再度深深叩首,血肉触在地砖上,开出一朵凄惨的花:“臣女恳求陛下彻查此事,上安先帝魂灵,下还家父清白。”
季兆不答,她便继续叩下去。伤口几乎见骨时季兆总算肯发一发慈悲,把贴身的短刃丢到她眼前:“拿着它,杀了季珩。”他漫不经心,仿佛未觉周鸣玉的惊惧:“孤便把你父亲的罪名移到他头上。否则,明日你便可来替你父亲收尸。”
周鸣玉的指节蜷起,甲片扣进手心,半晌只道:“恕臣女无能。”
夜鸦飞过殿外乌桕,季兆在尖利的鸟鸣里突然大笑出声:“周鸣玉啊周鸣玉,”他揩去眼角一滴莫名出现的泪花,而后拾起那把匕首将它狠狠钉入梁柱:“有时候,我真的很恨你。”
丞相被施以极刑后,季珩奉了季兆的旨意查抄周府。官兵的脚步杂沓而至前,周鸣玉塞给我几块碎银,随即打开窗户跃下高楼——恰被匆匆赶到的季兆目睹。众人皆因突发的变故惊慌失措,我得以趁乱从后花园的密道逃脱。
周鸣玉是季珩的未婚妻,虽然她那时已是罪臣之女,但婚约未除,尸首仍旧由穆王府收殓。后来季珩告诉我,头七那天季兆闯进灵堂,以帝王之威逼迫他交出周鸣玉。
“她已经死了。”季珩可以为他未过门的妻子披上麻衣,却无法让眼前的始作俑者偿还血债。棺盖在半个时辰前钉死,经诵香烟里他抚上楠木刻就的紫阳花,平静地强调:“是你看着她死的。”
季兆的眼底一片赤红,连日失眠让他连声线也几近癫狂:“孤已问过御医,倘若寻得七魂草,便能令死人复生。”他挥手扫落案上灵牌,冷笑出声:“何况,那日她只是从楼上跳了下去,不一定就是死了。”
季珩亦有怒气,他前逼几步,一字一句:“倘若她还活着,最不愿见到的人,就是你。”
季兆的瞳孔骤然放大,双拳复握复松,终究仓皇离去。但他的确没猜错——那日周鸣玉坠落花丛,并未真正死去,仍有一息尚存。季珩秘密求来云游方士,得知以七魂草为引,便可令她复生如初。
躺在名贵棺木中的是一具与周鸣玉身形肖似的女尸,而我不知其中曲折,只因感念她的恩德,便远远跟着出殡的队伍,最终被季珩觉察。他邀我至王府将以上种种告知,并问我是否愿意为了周鸣玉打探七魂草的消息。
我自然愿意,于是有了那爿纸扎铺。而季珩笃定季兆不会善罢甘休,为求保险,他在我心口处种下蛊毒,倘若我透露出半分消息,便会立时毒发身亡——那日我因被季兆掳走,未去王府例行报告七魂草消息,季兆以凶鳄相逼时,季珩恰好凭借虫蛊感应寻到湖边。我被季兆丢下水后,亦是他命近卫蒙面与季兆缠斗,亲自将我救走。
穆王的亲信准时送来汤药。三轮寒暑,周鸣玉不过是日日靠参汤吊着一口气。我伸手接过,喂药的动作在三载后越发熟练。临走时季珩再次向我表达他的歉意,他的确待人温柔,不像从小被宠坏的季兆一味骄纵跋扈。我受不得他的愧意,只笑着摆摆手:“您是小姐此生挚爱,这不过是奴婢的分内事。”
四
季兆再次找上门来,这在意料之内——他向来是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的个性。我关了店门为他沏上麦茶,再站远了些笑吟吟道:“四殿下此次前来,不会再要奴婢的性命吧?”
他并不动那杯茶水,声音一径硬冷:“你该尊称孤一声陛下。”
我有一瞬的恍惚。面前这位执政数年的帝王,的确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跟着周鸣玉念诵楚骚的四殿下。但我偏偏不想如他所愿——为枉死刑场的周丞相,为含冤入狱的周族亲眷,也为尚未绣完嫁衣就消殒的周鸣玉。
帘外又落下雨来,我不答话,季兆仿佛就打算这样长久地呆下去。空气逐渐湿成一块一块的絮结,闷住口鼻与经脉关窍,最后到底是我忍不住打破静默:“你恨她?”
“孤恨她?”季兆下意识重复一遍,失了血色的唇抿起一点菲薄的笑意,仿佛自问自答:“孤的确恨她。”
“你凭什么恨她?”我冷笑:“她曾经待你那样好!”
我并未夸口,他也没有反驳。谁都心知肚明,周鸣玉对季兆,的确拼尽心力。
季兆虽贵为东宫,但在宫中的境况并不乐观。先皇膝下子嗣昌盛,仅皇子便有五位之多,除了因生母卑贱一早被打发到塞外的季珩,剩下的个个出身望族名门。季兆一出世便被立为储君,过早地得尽了尊荣,也就同样过早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平陶公主在得知季兆因紫阳花的颜色发怒后,只对周鸣玉悠悠叹了口气:“本殿这四弟从小就多灾多难,父皇母后素来当宝贝似的疼着,性子顽劣些,倒也算不得什么。”
那时周鸣玉刚陪季兆读了几天书,还只领教到他的顽劣——夫子让他背诗,他偏要画画,墨汁研好后他又改了心思要学筝,待小黄门吭哧吭哧搬来双鹤朝阳,他一早跑没了身影。
周鸣玉最后在御花园里寻到他。夏树葳蕤,合宫为之诺诺的小太子大咧咧地躺在最粗壮的那根枝杈上。周鸣玉提了裙角走到树下,抬起头平静地说:“你下来。”
二月里江南落下雨来,又兼着清明节气,明明是入了春,倒还反添几分寒凉。天色暗下来后,我把花圈纸人一一收好,预备关了店到街头买上一碗桂花赤豆圆子暖暖身,不防悬在门头的风铃一响,接着便有人唤:“店家,可还有金箔元宝?”
清明快要过完,店里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是一早便卖空了的。况且此刻夜帷将落,冷风四溢,我有心不做这单生意,只敷衍道:“敝店没有存货,客官不妨去后街看看。”
那人却未离开,踌躇片刻倒更走近些。我把放碎银的屉子锁了,钥匙揣进兜里后正要再次出声赶人,他却抢先道:“劳驾——”停了一停,又说:“可否给某这个纸人?”
我瞟過去一眼,见他指的是一只纸扎的丫鬟。红袄绿裙,配着惨白的脸色和两腮上浓艳的胭脂,饶是我已做了这一年买卖,乍一看还是不免瘆得慌。
送上门的生意到底没有赶走的道理,我重又取出钥匙,道:“八十文。”
宽大的斗笠几乎覆住他整张面孔,因此难辨容貌,但他递来的那块银锭上头却是明晃晃戳着官印子。我见了便立时合上抽屉,冷声道:“客官莫不是存心到敝店找茬?官银私用,可是杀头的大罪……”
话音尚未落地,后颈便结结实实挨了一个手刀。我虚扶一把桌角,没撑住,到底还是昏了过去。
二
醒时天际已白,入耳却是水桨声。我猛然起身,很快被季兆的眼神攫住:“你家小姐,现在何方?”
他嘴里的“小姐”,是我的故主,先丞相周佑的独女,周鸣玉。当然,也曾是他哥哥季珩的未婚妻。船身颠簸,我扶住舷窗迎上季兆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扯出一点讽笑:“死了——不是四殿下您亲眼看着她跳下去的么?”
喉咙很快被扼住,他像是恨极,把我最后一个字音也掐灭。肺腔里的空气只出不进,这让我很快看见晕眩前的白光。他却又在这时一把将我弃开,像愚弄一条濒死的鱼,犹嫌脏了自己的手。“孤知道她没死。”季兆的唇角和眼尾同时上扬,最残忍的笑意在他脸上绽放时也灼如春桃:“季珩还活着,她舍不得死。”
他莫名的笃定和自信使我几乎要笑出声来。季氏株连周家满门,只有我这个小小婢女逃出生天。即便周鸣玉此前再如何钟情季珩,又怎会弃血海深仇于不顾,为了他忍辱偷生?
周家的小姐确是死了。洪熙十三年春,她从绣楼上一跃而下,死在最热烈的那丛紫阳花里。
往前数上几年,是先皇召开阖宫夜宴。除却长住禁城的妃嫔公主和太子季兆,堂上朝臣并远在封地的诸位皇子们也都出席。周鸣玉既是丞相的掌上明珠,又是平陶公主的伴读,圣恩浩荡,特允她赴宴。
宴会不过是称颂祝酒,且因跟在小姐身边见惯了宫廷珍馐与艺伎歌舞,在我看来,夜宴的特别之处只在于多设了些华美的彩灯。酒至半酣时先皇起了兴致,命诸位皇子投壶,且下口谕言明可满足胜者一个心愿。
人人皆知中宫嫡出的季兆独得天子宠爱,又兼太子之尊,是故诸皇子都唯唯避其锋芒。只有驻守边关多年的穆王季珩不明就里,连中十发,赢得满庭哗然。
彼时先皇已有六七分醉意,醺然看向自己第一个儿子时甚至想不起他生母的模样。当下只笑问:“你想要什么?”
夜沉如水,在众人晦明不定的脸色里季珩缓缓开口:“儿臣斗胆,愿求周小姐为妻。”
男女不同席,隔着一道影纱制成的帘幔,只能隐约看出季珩伏低行礼的身形。我闻言一惊,下意识望向小姐,却见她双颊染上绯色。“是他的声音。”小姐眼底蓦然生出的光辉璨过席间华灯,压低了嗓音也藏不住雀跃:“阿椟,是他回来了。”
船行至湖心,季兆毫不客气地将我拖行到甲板之上,一声唿哨唤出几尾蠢蠢欲动的巨鳄,尖牙暴眼,眈眈浮于水面。“你一向老实,阿椟。”他蹲下身子,对我笑得亲切:“给孤一句实话,周鸣玉,到底在哪?”
云青欲雨,水腥气一层层漫上来,不安分的鳄鱼已经团团围至船边。我正要开口,左胸忽然一痛——是季珩催发蛊毒。“死了。”我强忍不适,把他不乐意听的前话又重复一遍:“您亲眼看见的,不是吗?”
季兆盯紧了我,片刻后又是一笑。他原本是不爱笑的,因为那样太过漂亮,会减损储君应有的威严。几载未见,他倒很习惯这样冷着眉眼牵动唇角,笑得不动心神,像无生气的偶人。
他就这样笑着把我扔下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么,你就去陪她吧。”
三
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尽是前尘旧事,从周鸣玉遇到季兆的那一天开始。
是个春花烂漫的午后。周鸣玉从平陶公主殿内步出,看见宫道上跪了一地的内侍,堵住她的去路。近了才知道原来十二岁的太子殿下发脾气,扬言要砍了所有宫人的脑袋,是以吓坏了一地唯恐性命不保的仆婢。
周鸣玉上前行礼,得体地自报家门,再不卑不亢地询问季兆怒火的源头。她是京中出名的才女,季兆便给了她两分面子,冷哼一声道:“本殿问这帮蠢材,为何世上只有红色和蓝色的紫阳花,而没有白色的?——竟没有一个答得出来!如此庸蠹,不必再留!”
“殿下何必烦忧?”她微微一笑:“世上本就有白色的紫阳花。”
那时季兆还比她矮上一些,闻言仰了脑袋两眼圆睁,对着周鸣玉怒目而视:“你胡说,连禁苑之中都没有,世上哪里还会有?”
“前人诗云,‘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所指正是如白玉般皎洁的紫阳花。”周鸣玉欠身行礼,声落清脆如珠:“恕臣女多言,书中自有大道万千,殿下既嫌宫人无知无用,动怒亦无裨益,何不自去书中解惑?况且殿下贵为太子,英明若斯,想必也知晓上行下效的道理,倘若殿下勤勉,宫人们自会见贤思齐。”
我在她身边呆得久了,自然听出她话里话外暗讽季兆又笨又懒又爱耍威风,还带歪了一宫愚不可及的侍从。但季兆当时年纪小,被她唬得一愣一愣,显然没听出弦外之音。周鸣玉告退时他下意识喊住,琢玉妆粉的一张脸上竟有不自然的扭捏:“喂,明日你再进宫,也陪本殿一起读书吧。” 向来识大体的周鸣玉自然不会违逆储君的命令。她很是恭谨地垂首:“承蒙殿下关怀,是臣女之幸。”
季珩把我叫醒,面上歉色依稀:“阿椟,实在对不住你。”
头晕得很,我一时分不清他是为在我心口种下那只蛊虫内疚,还是愧悔不该让我以身涉险,抑或意指其他。索性只问:“小姐醒了吗?”
季珩垂下眼皮,摇了摇头:“七魂草仍未寻到,鸣玉她……恐怕时日无多。”
我心底一沉,挣扎着下床:“带我去看看她。”
平躺于榻上的周鸣玉面色青白,谁都不料一场横出祸事竟累她销磨至此——三年前,先皇召周佑入宫议政,丞相辞出宫门不久,先皇猝逝于御書房,死于掺进惠明茶中的鸩毒。内侍指证,茶盏在奉上之前,只经过丞相一人之手。
周佑很快被索入天牢,而御林军几乎在同一时间于周府搜出毒药,坐实了周氏弑君的罪名。满门惶惶之际,周鸣玉只有漏夜去求新帝。一阶一拜,爬满八十一级汉白玉到达季兆面前时,她的额头已经鲜血淋漓。
“家父一生恪尽职守,为国尽忠,断无弑君野心。”她在帝王的赤舄前再度深深叩首,血肉触在地砖上,开出一朵凄惨的花:“臣女恳求陛下彻查此事,上安先帝魂灵,下还家父清白。”
季兆不答,她便继续叩下去。伤口几乎见骨时季兆总算肯发一发慈悲,把贴身的短刃丢到她眼前:“拿着它,杀了季珩。”他漫不经心,仿佛未觉周鸣玉的惊惧:“孤便把你父亲的罪名移到他头上。否则,明日你便可来替你父亲收尸。”
周鸣玉的指节蜷起,甲片扣进手心,半晌只道:“恕臣女无能。”
夜鸦飞过殿外乌桕,季兆在尖利的鸟鸣里突然大笑出声:“周鸣玉啊周鸣玉,”他揩去眼角一滴莫名出现的泪花,而后拾起那把匕首将它狠狠钉入梁柱:“有时候,我真的很恨你。”
丞相被施以极刑后,季珩奉了季兆的旨意查抄周府。官兵的脚步杂沓而至前,周鸣玉塞给我几块碎银,随即打开窗户跃下高楼——恰被匆匆赶到的季兆目睹。众人皆因突发的变故惊慌失措,我得以趁乱从后花园的密道逃脱。
周鸣玉是季珩的未婚妻,虽然她那时已是罪臣之女,但婚约未除,尸首仍旧由穆王府收殓。后来季珩告诉我,头七那天季兆闯进灵堂,以帝王之威逼迫他交出周鸣玉。
“她已经死了。”季珩可以为他未过门的妻子披上麻衣,却无法让眼前的始作俑者偿还血债。棺盖在半个时辰前钉死,经诵香烟里他抚上楠木刻就的紫阳花,平静地强调:“是你看着她死的。”
季兆的眼底一片赤红,连日失眠让他连声线也几近癫狂:“孤已问过御医,倘若寻得七魂草,便能令死人复生。”他挥手扫落案上灵牌,冷笑出声:“何况,那日她只是从楼上跳了下去,不一定就是死了。”
季珩亦有怒气,他前逼几步,一字一句:“倘若她还活着,最不愿见到的人,就是你。”
季兆的瞳孔骤然放大,双拳复握复松,终究仓皇离去。但他的确没猜错——那日周鸣玉坠落花丛,并未真正死去,仍有一息尚存。季珩秘密求来云游方士,得知以七魂草为引,便可令她复生如初。
躺在名贵棺木中的是一具与周鸣玉身形肖似的女尸,而我不知其中曲折,只因感念她的恩德,便远远跟着出殡的队伍,最终被季珩觉察。他邀我至王府将以上种种告知,并问我是否愿意为了周鸣玉打探七魂草的消息。
我自然愿意,于是有了那爿纸扎铺。而季珩笃定季兆不会善罢甘休,为求保险,他在我心口处种下蛊毒,倘若我透露出半分消息,便会立时毒发身亡——那日我因被季兆掳走,未去王府例行报告七魂草消息,季兆以凶鳄相逼时,季珩恰好凭借虫蛊感应寻到湖边。我被季兆丢下水后,亦是他命近卫蒙面与季兆缠斗,亲自将我救走。
穆王的亲信准时送来汤药。三轮寒暑,周鸣玉不过是日日靠参汤吊着一口气。我伸手接过,喂药的动作在三载后越发熟练。临走时季珩再次向我表达他的歉意,他的确待人温柔,不像从小被宠坏的季兆一味骄纵跋扈。我受不得他的愧意,只笑着摆摆手:“您是小姐此生挚爱,这不过是奴婢的分内事。”
四
季兆再次找上门来,这在意料之内——他向来是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的个性。我关了店门为他沏上麦茶,再站远了些笑吟吟道:“四殿下此次前来,不会再要奴婢的性命吧?”
他并不动那杯茶水,声音一径硬冷:“你该尊称孤一声陛下。”
我有一瞬的恍惚。面前这位执政数年的帝王,的确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跟着周鸣玉念诵楚骚的四殿下。但我偏偏不想如他所愿——为枉死刑场的周丞相,为含冤入狱的周族亲眷,也为尚未绣完嫁衣就消殒的周鸣玉。
帘外又落下雨来,我不答话,季兆仿佛就打算这样长久地呆下去。空气逐渐湿成一块一块的絮结,闷住口鼻与经脉关窍,最后到底是我忍不住打破静默:“你恨她?”
“孤恨她?”季兆下意识重复一遍,失了血色的唇抿起一点菲薄的笑意,仿佛自问自答:“孤的确恨她。”
“你凭什么恨她?”我冷笑:“她曾经待你那样好!”
我并未夸口,他也没有反驳。谁都心知肚明,周鸣玉对季兆,的确拼尽心力。
季兆虽贵为东宫,但在宫中的境况并不乐观。先皇膝下子嗣昌盛,仅皇子便有五位之多,除了因生母卑贱一早被打发到塞外的季珩,剩下的个个出身望族名门。季兆一出世便被立为储君,过早地得尽了尊荣,也就同样过早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平陶公主在得知季兆因紫阳花的颜色发怒后,只对周鸣玉悠悠叹了口气:“本殿这四弟从小就多灾多难,父皇母后素来当宝贝似的疼着,性子顽劣些,倒也算不得什么。”
那时周鸣玉刚陪季兆读了几天书,还只领教到他的顽劣——夫子让他背诗,他偏要画画,墨汁研好后他又改了心思要学筝,待小黄门吭哧吭哧搬来双鹤朝阳,他一早跑没了身影。
周鸣玉最后在御花园里寻到他。夏树葳蕤,合宫为之诺诺的小太子大咧咧地躺在最粗壮的那根枝杈上。周鸣玉提了裙角走到树下,抬起头平静地说:“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