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给高中生回信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983年,北京大學副校长季羡林收到一位高中生的来信,信中写道:“季先生,您好,我今天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说到您的大名。他在课堂上提的巴利文我看不懂,尽管我在图书馆查了字典,可是有些知识仍然找不到,我希望能够得到准确答案。”
  由于季羡林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自己根本抽不出时间回信。等会议结束后,他立即伏案写信。然而,信上有些巴利文他也不是很清楚,可是为了给写回信人一个准确的答复,他就开始查辞书和字典。虽然季羡林特别用心,但是辞书和字典里面的注解各有差异。思来想去,他认为不管写哪份注解回复都不合适。于是,他又专门去查英文字典。然而,英文字典里的注解与前两次都不一样,为了避免误导写信人,他先翻译英文字典的注解,后又将不同的注解都写在信中。就在准备发信时,他害怕自己翻译得不够精准,又将英文字典的注解抄写后一并发了出去。信是这样写的:“同学,你好,由于我在开会回信晚一些,请见谅……”
  这个高中生知道季羡林如何给自己找答案后非常感动,他万万没想到北京大学副校长给一个高中生回信竟然是如此平等的态度。看完回信后,他更加喜欢巴利文,也决定用一生去研究巴利文。这位高中生,就是后来成为季羡林得意门生的钱文忠。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
其他文献
“三星堆青铜神树与中国神话中的‘扶桑’以及古时日本被称为‘扶桑’是什么关系啊,好神奇!”“这么大的青铜器能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很难理解这是发生在3000多年之前。” “黄金面具太炫了,实在是超过了此前所有的想象。”……  从上世纪20年代末人们偶然“发现”三星堆遗址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三星堆不仅展示了全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和相似性,而且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更是受到中
摘 要 一直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本文对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学生及作文评价当中,其中教师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因此,要纠正当下作文教学的弊端,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必须多个维度入手进行改革,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关键词 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