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业负担;一年级学生;危害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27—01
笔者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要真正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容易,尤其是有些教师安排的作业量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下面仅就危害谈一谈笔者自己的观点。
一、作业量过重,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初入小学上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可以说教师是他们心中最神圣和崇拜的人,但是,逐渐地,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加大了,每天放学就要赶紧写作业。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再加上孩子抓铅笔时又抓得特别紧,如果作业过多,孩子就要写好长时间,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都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笔者曾亲眼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完一学期课后,右手中指被磨出了一个茧子。在双休日,有些老师往往留的作业比平常多,再加上家长深知孩子写作业较慢,因而许多孩子几乎没有玩的时间,一直在写作业,甚至因为作业多写不完而一边写一边哭。
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地影响、甚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们视力下降、睡眠时间不足、焦虑等等。超越小学生的承受极限,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毁灭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二、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在小学的学习,最关键的不是学会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这是奠定孩子学习的基石。但是,许多在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了应付考试,一味追求考试成绩,机械、重复地布置大量的作业,以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却置若罔闻。这其中苦了的是孩子。他们不能反抗、不能拒绝,只是机械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头来自己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大量的作业之中,没有时间思考、探索、质疑解疑,老师们长期努力追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一纸空谈。学习对这些孩子而言只是完成作业,丝毫无兴趣可言。
我们试想,才六岁多的孩子,本来对到学校学知识是很向往的,但就因为有些老师安排的大量作业,使孩子们完全忘记了学知识的快乐,只是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心中充斥最多的是对老师的怨恨,对上学的厌烦。如果一个给学生安排作业过多的老师要带一个孩子小学六年,那么,这个孩子还有学习的兴趣吗?他上了初中、高中,还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业量过重,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不是耸人听闻,应该引起教育一线老师的重视。
三、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损害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这些孩子们的作业基本上都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而家长大多数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他们基本上不可能用孩子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而是经常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孩子如果作业少,家长还能耐心辅导;但作业过多,孩子们写得又慢,家长们着急于做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指责便扑面而来,谩骂、责打成家常便饭。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的责骂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挫伤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更为严重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导致孩子的个性、主体性和潜质得不到发挥。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27—01
笔者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要真正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容易,尤其是有些教师安排的作业量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下面仅就危害谈一谈笔者自己的观点。
一、作业量过重,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初入小学上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可以说教师是他们心中最神圣和崇拜的人,但是,逐渐地,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加大了,每天放学就要赶紧写作业。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再加上孩子抓铅笔时又抓得特别紧,如果作业过多,孩子就要写好长时间,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都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笔者曾亲眼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完一学期课后,右手中指被磨出了一个茧子。在双休日,有些老师往往留的作业比平常多,再加上家长深知孩子写作业较慢,因而许多孩子几乎没有玩的时间,一直在写作业,甚至因为作业多写不完而一边写一边哭。
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地影响、甚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们视力下降、睡眠时间不足、焦虑等等。超越小学生的承受极限,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毁灭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二、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在小学的学习,最关键的不是学会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这是奠定孩子学习的基石。但是,许多在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了应付考试,一味追求考试成绩,机械、重复地布置大量的作业,以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却置若罔闻。这其中苦了的是孩子。他们不能反抗、不能拒绝,只是机械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头来自己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大量的作业之中,没有时间思考、探索、质疑解疑,老师们长期努力追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一纸空谈。学习对这些孩子而言只是完成作业,丝毫无兴趣可言。
我们试想,才六岁多的孩子,本来对到学校学知识是很向往的,但就因为有些老师安排的大量作业,使孩子们完全忘记了学知识的快乐,只是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心中充斥最多的是对老师的怨恨,对上学的厌烦。如果一个给学生安排作业过多的老师要带一个孩子小学六年,那么,这个孩子还有学习的兴趣吗?他上了初中、高中,还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业量过重,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不是耸人听闻,应该引起教育一线老师的重视。
三、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损害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这些孩子们的作业基本上都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而家长大多数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他们基本上不可能用孩子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而是经常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孩子如果作业少,家长还能耐心辅导;但作业过多,孩子们写得又慢,家长们着急于做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指责便扑面而来,谩骂、责打成家常便饭。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的责骂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挫伤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更为严重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导致孩子的个性、主体性和潜质得不到发挥。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