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负担过重对一年级学生的几点危害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业负担;一年级学生;危害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27—01
  
  笔者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要真正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容易,尤其是有些教师安排的作业量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下面仅就危害谈一谈笔者自己的观点。
  一、作业量过重,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初入小学上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可以说教师是他们心中最神圣和崇拜的人,但是,逐渐地,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加大了,每天放学就要赶紧写作业。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再加上孩子抓铅笔时又抓得特别紧,如果作业过多,孩子就要写好长时间,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都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笔者曾亲眼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完一学期课后,右手中指被磨出了一个茧子。在双休日,有些老师往往留的作业比平常多,再加上家长深知孩子写作业较慢,因而许多孩子几乎没有玩的时间,一直在写作业,甚至因为作业多写不完而一边写一边哭。
  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地影响、甚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们视力下降、睡眠时间不足、焦虑等等。超越小学生的承受极限,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毁灭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二、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在小学的学习,最关键的不是学会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这是奠定孩子学习的基石。但是,许多在一线从事教学的老师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了应付考试,一味追求考试成绩,机械、重复地布置大量的作业,以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却置若罔闻。这其中苦了的是孩子。他们不能反抗、不能拒绝,只是机械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到头来自己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大量的作业之中,没有时间思考、探索、质疑解疑,老师们长期努力追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一纸空谈。学习对这些孩子而言只是完成作业,丝毫无兴趣可言。
  我们试想,才六岁多的孩子,本来对到学校学知识是很向往的,但就因为有些老师安排的大量作业,使孩子们完全忘记了学知识的快乐,只是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心中充斥最多的是对老师的怨恨,对上学的厌烦。如果一个给学生安排作业过多的老师要带一个孩子小学六年,那么,这个孩子还有学习的兴趣吗?他上了初中、高中,还有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业量过重,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不是耸人听闻,应该引起教育一线老师的重视。
  三、作业量过重,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损害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一年级孩子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这些孩子们的作业基本上都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而家长大多数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他们基本上不可能用孩子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而是经常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孩子如果作业少,家长还能耐心辅导;但作业过多,孩子们写得又慢,家长们着急于做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指责便扑面而来,谩骂、责打成家常便饭。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的责骂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挫伤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更为严重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导致孩子的个性、主体性和潜质得不到发挥。
   编辑:董向东
其他文献
日前,重庆市人社局公布《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暂行办法》,对许多面试细节进行了约束,办法规定,面试考官对考生面试成绩评定在60分以下的,必须在评分表中说明理由。(《重庆商报》)  近年来,一些地方事业单位接连曝出“萝卜招聘”,公信力备受质疑。与相对客观公正的笔试相比,面试环节更容易出现暗箱操作。2009年初,一个名为“史上最牛事业单位面试成绩”的网贴疯传,质疑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管委会招考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管理隐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3—0026—01  寄宿制学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分散的农村特别多,它的特征是学生除了学校规定和法定放假休息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原则上都将在所在的学校度过。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面临着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父母关爱缺失等方面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较
〔关键词〕 校长;具备条件;办学理念;教  学研究;管理能力;社交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3—0035—01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资源的运营者。就一定程度来说,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做一位好校长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校长靠什么凝聚师生?不是靠行政权利,也不是靠物质利益,而是靠威信,靠自己
【关键词】 办学目标;校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三种关  系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44—01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中应做到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基础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因此,作为校长,更要思考如何把学
〔关键词〕 心理健康;减负;课堂渗透;疏导;倾诉;挫  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3—0031—01  随着学生伤害案件的频繁发生,我们不禁要问,是家庭的过于溺爱,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是社会道德风尚下滑,还是人性本质的褪变?也许我们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但这样让人痛心的惨剧一次次地上演绝非偶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向全社会
(关键词〕 生物教学;废旧物品;用途;新课;兴趣;问题情境;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38—01  在节能减排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利用废旧物品改进实验、制作教具,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我以具体的事例阐述巧妙利用废旧物品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