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朝代、哪个阶级当政,都按各自的思想标准和道德标准,把语文学科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规定对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培养“大规模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人才标准来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倡“教育是教人做人”,提倡“教育要渗透到所有文化课中去”。我们今天说“教书育人”、“教人做人”、“育人”都说明了“德育”是每个教育者的共同任务,而不仅是政治课的任务。而语文教学本身固有的不同于别的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重视“德育”的责无旁贷。并且语文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得天独厚的。
  语文学科的固有特点是什么呢?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名篇佳作,以准确的语言,恰当的写法,或抒发对祖国人民、祖国文化的热爱,饱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歌颂无私忘我,献身人民的高尚情操;或揭示生活的真谛,明辨是非美丑,处处是“真善美”的闪光,同时,又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理定而后辞畅”的一切典范文章,无不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语言形式的讲解中,发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意义,实施“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光是这一点,其他学科就望尘莫及。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新的合格人才?则是要经过身体力行的探索,方知个中得失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少数人没有充分认识大纲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更没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特点来实施“德育”。表现在:一是脱离字词句篇大谈思想意义,或者抓住片言只语借题发挥空洞说教。这种“微言大义”的做法,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来乏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法、语音、语汇课,不去发掘语文教材内涵的思想意义去影响感染学生,甚至故意避开思想的内容,认为只要把字词句式讲清楚能对付考试就行了,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事。
  可取的做法是怎样的呢?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能默化的作用。”“学科特点”上文已有分析,这里还要认真理解的是“渗透”二字。我认为这两个字一方面说明了语文教材的特点——蕴含的德育内容无处不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与语文教材的语言形式的不可分割,事实上,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渗透”二字更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法。说白了,“渗透”即是在字词的揣摩中,篇章的咀嚼中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地将社会的脉搏、世界的风云渗入学生的心田,塑造无数真善美的心灵。这个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因而是可取的。如前面所写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典范文章,本身蕴含的精神力量无疑会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和理性的熏陶。比如大量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的有关文章,本身抑恶扬善的观点就十分鲜明,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近代中国的衰落史,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史,进而启迪学生的爱国热情,真正懂得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确立报国之志。这种引导是在对字、词句等语言形式的分析中完成的,这就“相辅相成”,就是“渗透”。又如大量写祖国江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诗文,在欣赏作者展示的意境中同样可进行“渗透”。山川风物的美,作者心灵的美,都可帮助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去掉妄自菲薄,盲目崇洋的自卑心理,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有大量出自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革命家、思想家之手的文章,本身就有极强的思想性,分析这类文章,我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一些诸如社会风气、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引导学生发议论,然后明确是非,这种“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了在课文的讲授中“渗透”外,我还把“渗透”贯穿在作文的口头讲评和书面评改之中。“讲评”和“评改”我都不仅仅着眼于写作能力的评估,还着眼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了解上,去发现他们的思想轨道,加以正确的引导。“言为心声”,中学生有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是非好恶观念也常在“言”中表现出来。对此,教师立足于超前的心理疏导,对学生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远比在他们错了之后记过处分的作用大。比如在学生口头作文中,我让他们各自用三个形容词概括自己,并加以简单证明。这在形式上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可我针对学生在表述中反映出来的对社会人生理想各个方面的思想倾向,在评价语文能力的同时,明确了“是非”,进一步让他们讨论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在书面评改中,我也同样重视能力的评价和思想方面的疏导,有的学生在我写的评语后边又写下了“心里话”,这样展开笔谈,既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和信任,又可有针对性地深入“渗透”。
  综上可见,教育目的的规定,尤其是新形势下人才的需要,决定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语文教材的特点,尤其是语文教学实践更充分证明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证明了“渗透”法是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最好方法。
其他文献
东北大学重金征集校徽,林徽因设计的“狼熊觊觎白山黑水”校徽为张学良选中。此校徽后来历经变化,但至今保持了最初的设计思路。1928年,少帅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为打造一
期刊
小孩容易误服药物的原因很多,例如喜欢吃糖果,又缺乏鉴别能力,有时把带有甜味和糖衣的药物当成糖果吃,还有的把颜色鲜艳、气味芳香的水剂药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而引起中毒。此外,幼儿好奇心强,模仿大人服药,也能酿成中毒。小孩一旦误服药物,由于解毒和排泄能力差,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常会发生严重后果。如何判断小孩吃错药  家长要牢记,小孩好奇心重但是胆子很小,通常不敢告诉父母他偷偷吃了什么,所以父母必须能
期刊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一是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就业、抓职教就是抓稳定的意识。  二是建议加强省级以下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工作。建议国家和省
2014年10月30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150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并进行了巨额计提存货减值,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岛将巨亏8.12亿元。消息
澳大利亚:一个成熟度完美的年份  随着收获季的到来,澳大利亚酿酒商可能迎来一个成熟度完美的年份,但是产量却将下降三分之一。今年早期的一些恶劣天气可能会带来数百万欧元的损失。受灾最严重的产区有:遭受霜冻的坎普谷和威菲尔特;受冰雹袭击的施泰尔马克州、布尔根兰,幸运的是这些地区随后经历了一个炎热、漫长而又阳光充足的夏季。像欧洲其他产区一样,它们的气温维持在30-35℃之间,所以收获期比往常提前了两周左右
成新蒲铁路建成运营后,邛崃市作为高铁设站城市将进入高铁时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关系,结合邛崃市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分析成新
人物简介: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出生于漠北草原,名铁木真。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为元朝的建立和繁荣打下了基础。成吉思汗铁木真画像。(李云中绘)  12世纪初,东方大地经历着百年来最大的动荡。时值金朝兴起,原本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女真人骁勇善战,一路南下,灭辽国,侵大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宋都汴梁,第二年破城俘虏宋徽宗、宋钦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是什么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和关键是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