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分析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引起重视。本文首先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种植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高产;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经济,说明农业种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且发展前景也比较光明。马铃薯在我国属于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它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采取合理有效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1 科学选种以及整地
  在种植前,先要进行选种。要选择耐寒、抗病以及高产的品种,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表面要光滑并且没有破损。选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建议选择两种以上的品种,这样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減少病虫害。虽说马铃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选择种植区域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地势相对较高,且排水条件好的区域;第二,不要选择在一年内种植过马铃薯的区域。在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处理,将杂草清除掉。并将排水沟、降水设施等完善好。
  1.2 科学播种
  在播种前,需要先将马铃薯切成块。切块完成后,为了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将适量的草木灰撒在切口上。通常播种的时间要尽量早点。最适合播种的时间为地表温度高于7℃的时候,并且播种时要快,以免错过最佳播种时间,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同时,把握好播种的行距、株距,具体要根据播种面积大小来定。
  1.3 田间管理
  在发芽期,基本不用浇水,土块自身的水分就能够满足苗木生长的需求。如果过度浇水,会使土壤变得很湿润,促使其通透性变差,导致薯块缺氧,很容易出现薯块溃烂的现象。但是,也不能让土壤太过干燥,以免使芽苗的生长受到影响。基于此,需要密切观察土壤的状况,如果湿度不够,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幼苗期需要将土壤的湿度维持在60%左右,以此来确保根系能够很好地发育,培育矮壮苗。发棵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这一时期茎叶生长的速度比较快,为了满足其生长需求,就需要按时浇水。同时,需要将多余秧苗拔除掉,多余的秧苗会消耗掉一部分的光合产物,不利于其他秧苗的生长。到后期时,要将土壤的水量控制在60%左右。在结薯期一定要控制好土壤的湿度,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能出现土壤干旱的情况,并且不能出现土壤忽干忽湿的情况。到后期,土壤湿度控制在60%范围以内就可以了。
  1.4 施肥管理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科学、适当,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地施肥。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钾肥的施肥量。一旦出现了钾元素过低而氮元素过高的情况,会使马铃薯的整体产量减少。切记,在施肥的过程中不能过量,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2 发展前景分析


  从马铃薯的用途上进行分析,其应用的领域比较广泛,不仅在食品领域中用途很多,而且在工业领域中用途也很多,最关键的是其还能被用作生产燃料级乙醇。总之,从用途看,马铃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从经济效益上看也是如此。在南方地区,冬天的闲田相对比较多,可以将其利用起来种植马铃薯,实施套种以及轮作的种植模式,将土壤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减少资源浪费,最关键的是平衡了土壤内的元素,促使土壤肥力增加,实现马铃薯种植高产的目的。无论从用途还是种植效益上来看,马铃薯的种植前景都很好,应该被大力推广,积极推荐农民种植马铃薯。

3 结束语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收益,需要在种植过程中科学选种、整地,根据当地情况及时播种,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控制好土壤的湿度,及时施肥,确保马铃薯能够健康生长。总之,马铃薯种植前景光明,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经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效益低下,在市场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下,一些农村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为“三农”问题又出了一道难题。耕地撂荒问题以山区丘陵地带尤为严重,各地针对这一特征,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因地制宜选育高效经济林树种,大力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特色经济林。本文就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撂荒地发展林业经济意义、撂荒地发展林业经济策略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初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林业经济;
摘 要:如今,各级政府都积极倡导乡村振兴战略,这显示出中央对“三农”的重视程度。林业是“三农”体系当中的关键组成元素,同时具备保护生态资源、促使产业发展以及创建生态文化等不同的功能,其必定也会在乡村振兴战略体系当中发挥出关键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林业;乡村振兴;作用  林业是“三农”体系当中的关键组成元素,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本文站在扎实生态建设基础、产业建设实力增强以及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等多个
赖氨酸于1889年首次在酪蛋白中分离得到,是人类无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赖氨酸影响物质代谢,参与机体内蛋白的合成,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起到重要作用。不少研究表明,动物机体内缺乏赖氨酸其生长速率、酮体品质、饲料转化率及平均日增重明显降低,影响生长性能,但赖氨酸添加过量则会抑制生长发育和产生毒性症状。因此,在畜禽饲料添加剂中加入适量的赖氨酸可显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