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看中日自然观的差异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作为东方思想中赞美自然生命的代表,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又存在本质上特色的差异性.其中自然观对国家思想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不同文化也对自然观的形成造成实质上的差别,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素使中日自然观产生本质上的差异.文章从文学作品角度分析中日自然观形成的差异,并具体从神话作品和诗歌作品中剖析两国的自然观,从而充分地体现中日两国自然观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莎士比亚创作十四行诗的原因,即对传统的彼特拉克体的不满和竞仿,然后分析了莎诗在道德批评和虚构性真实上的特点,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对传统彼特拉克体的超越,
①托罗尔斯第根山路(挪威):这条山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11个发卡弯,海拔高达2800英尺,平均坡度也达到9%。在当地,这条路被称之为“巨魔之路”。  ②天门山公路(中国湖南):天门山盘山公路有“通天大道”的美称,路两侧绝壁千仞。如果你行驶在公路上,会从海拔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经过99个弯,层层迭起,弯弯相连。  ③矮寨大桥(中国):矮寨大桥,位于湖南省,桥体为悬索桥,全长1073.65米
期刊
刚刚开学,终于不用像学期末那样挑灯夜战了,熄灯之后,四个人都早早爬上了床,却都睡不着,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在这里.用他们所用手机代替他们的名字.rn诺基亚:看着手机里的短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根本道理,也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
“左”与“右”的文化现象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同民族对其有着不同的偏好与理解,本文即透过“左”与“右”揭开语言表面的神秘面纱,探索民族精神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了解中俄两国
期刊
在中国汉语言文化历史长河过程中,随着汉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对于批评理论的应用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价值理论的涌现,由此展开相应的中国现代文学
《永无长久》是近年来法国的畅销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回顾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分析作者的创作方式浅议这部小说中流露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和色彩。这部小说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凤凰矿业分公司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围绕设备管理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并在完善设备技术管理,应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80后”、“90后”当代青年的主体。他们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行为方式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学术界历来见解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在这一双边关系的巨大裂变中扮演着积极而主动的角色。中苏同盟曾为中国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