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方面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不仅要掌握营销知识,具备营销能力,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我们的营销课堂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这种片面性的培养模式,更要注重德育渗透,寓德于教。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 市场营销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特点
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方面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考进普高的落第生,在升高中的考试中,他们饱受失败的滋味,而社会上以及家长甚至有些职校的老师,都普遍地认为中职学生不如普高的学生,在多重压力之下,甚至大部分中职学生也自己承认比别人差,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思想,抱着到学校混日子的想法来学习,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较弱,纪律约束力较差。德育工作如何做到深入渗透,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思考的。
二、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后两个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新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我们的课堂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这种片面性的培养模式,更要注重德育渗透,寓德于教。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工作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贯彻课改精神的新课堂也要体现这点,不能对课堂的德育任务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德育应当渗透到各课程之中, 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这是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最自然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市场营销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需要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社会要求营销人员诚实守信,依法营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革命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在代表组织进行社会交往和协调关系中,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那种玩忽职守、自由散漫、不学无术、损公肥私、投机钻营、趋炎附势、傲慢自大、争功夺利、嫉贤妒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背离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的。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不仅要掌握营销知识,具备营销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营销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渗透,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2、德育教育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德育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能够逐渐进行自我约束,主动维持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四、如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1、充分挖掘市场营销教材内容
中职市场营销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能进行德育渗透,如价格策略这一章,可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们思考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就明白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在促销策略这一章中,可让学生对现实企业所运用的广告策略做出评价,让学生们明白虚假广告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育学生诚实为人,诚信经营。
2、课堂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形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比如运用一个案例让学生明白生钱之道就是做人之道的道理,案例如下:一个下岗女工,为谋生计,开了一家粥店,她对顾客总是以诚相待,价格上是薄利,服务上周到备至。孩子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老人来,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有的忘了带钱,她也不忍心让人回去。就是凭着这股热心肠,顾客越来越多,后来她经营起一个规模较大的快餐馆,真可谓是财源滚滚。学生们通过这个案例认识到产品就是人品,服务就是心地,经营产品就是经营人生,只有把赚钱之道,融于做人之道中,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才会有光辉灿烂的经营前景。通过案例教学,德育教育与营销教学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到了营销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进行了思想的洗礼。
3、教师表率,言传身教
营销课堂的德育教育还体现在教师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同时,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营销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言谈、举止、穿戴、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要想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要从“我”做起,用我们的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表率。
参考资料:
1、《职业教育思考》吴德良 中国职业教育出版社
2、《中职生思想教育研究》李 易 中国人民出版社
3、《市场营销案例》杨如顺 中国商业出版社
4、《市场营销学》周发明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 市场营销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特点
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方面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考进普高的落第生,在升高中的考试中,他们饱受失败的滋味,而社会上以及家长甚至有些职校的老师,都普遍地认为中职学生不如普高的学生,在多重压力之下,甚至大部分中职学生也自己承认比别人差,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思想,抱着到学校混日子的想法来学习,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较弱,纪律约束力较差。德育工作如何做到深入渗透,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思考的。
二、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后两个目标就要求我们的新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我们的课堂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这种片面性的培养模式,更要注重德育渗透,寓德于教。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工作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贯彻课改精神的新课堂也要体现这点,不能对课堂的德育任务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德育应当渗透到各课程之中, 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这是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最自然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市场营销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需要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社会要求营销人员诚实守信,依法营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革命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在代表组织进行社会交往和协调关系中,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那种玩忽职守、自由散漫、不学无术、损公肥私、投机钻营、趋炎附势、傲慢自大、争功夺利、嫉贤妒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背离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的。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不仅要掌握营销知识,具备营销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营销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渗透,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2、德育教育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德育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能够逐渐进行自我约束,主动维持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四、如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1、充分挖掘市场营销教材内容
中职市场营销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能进行德育渗透,如价格策略这一章,可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们思考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就明白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在促销策略这一章中,可让学生对现实企业所运用的广告策略做出评价,让学生们明白虚假广告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育学生诚实为人,诚信经营。
2、课堂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形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比如运用一个案例让学生明白生钱之道就是做人之道的道理,案例如下:一个下岗女工,为谋生计,开了一家粥店,她对顾客总是以诚相待,价格上是薄利,服务上周到备至。孩子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老人来,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有的忘了带钱,她也不忍心让人回去。就是凭着这股热心肠,顾客越来越多,后来她经营起一个规模较大的快餐馆,真可谓是财源滚滚。学生们通过这个案例认识到产品就是人品,服务就是心地,经营产品就是经营人生,只有把赚钱之道,融于做人之道中,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才会有光辉灿烂的经营前景。通过案例教学,德育教育与营销教学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到了营销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进行了思想的洗礼。
3、教师表率,言传身教
营销课堂的德育教育还体现在教师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同时,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营销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言谈、举止、穿戴、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要想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要从“我”做起,用我们的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表率。
参考资料:
1、《职业教育思考》吴德良 中国职业教育出版社
2、《中职生思想教育研究》李 易 中国人民出版社
3、《市场营销案例》杨如顺 中国商业出版社
4、《市场营销学》周发明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