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涵义及其重要意义出发,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民族梦想融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关键词:大学生 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32-02
  一个国家有了明确的价值目标,才会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一个民族有了明确的价值追求,才会形成共同奋斗的共识,从而走向复兴的伟大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颗启明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广大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识、旗帜,是规章和指南,既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也规划出了社会的共同目标,凝聚了广大人民的精神追求,规范了广大民众的言行举止。当前西方思想文化不断侵袭,社会发展更加多元的严峻现实背景下,广大青年只有深刻认同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才能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担当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方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起到了定向导航的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一)富强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汉唐的风采,元明的繁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而康乾盛世,则留下了封建王朝落日前最后的一抹辉煌。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了清政府的国门。富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头的词,旨在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强大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先后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逐渐站起来,富起来了,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富强还没有完全达成,今年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还是要持续将发展作為第一要务,尽快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民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都是指: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这些以民为主的思想宣言,已经沉淀为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经典,一直传承至今。如今,我们追求的民主也是一种人民民主,它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那怎么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呢?就是需要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基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而民主具体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这一系列的民主权利是通过比较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此外还有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很好地保障了人民行使政治民主权利。一个国家要想实现政局的和平稳定,保持经济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坚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实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制度。
  (三)文明
  文明的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指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狭义的文明是指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比较文雅、有礼貌。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还包括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是现在社会问题的一种倒逼和倒问,让我们意识到存在的不足,从而去找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文明素养。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文明了,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就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也就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
  (四)和谐
  关于和谐的畅想,古已有之,《左传》曰: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礼记》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 ……这些都是先贤心中美好的理想。在当代,和谐第一次成为中国共产党直面时代的执政自觉,第一次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布局。“和谐”包括社会的安定有序、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社会充满活力的状态等等。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要倡导和谐理念,因为发展需要和谐,我们希望有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培育和谐精神。怎样才能消除不和谐的现象呢?可以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让社会充满暖暖的正能量。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青年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因此,国家的追求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也是青年人共同的追求,因为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道出了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当代青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同向同行的,要想让青春踩上新时代的鼓点,青年人就要将自己的美好梦想与国家强大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在国家这个大家中去创造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贡献力量。
  三、青年人勇于担负新使命
  青年人生逢其时,中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定存在非常多的机遇,如果抓住机遇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机遇不是白给的,其背后蕴藏着责任、使命,广大青年要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承担好时代交付的使命!
  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发过一条微博:“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是的,青年们!你们有尊严,中国便不会没有脊梁;你们找准了正确的方向,中国便不会迷茫。你们的选择,决定中国的未来;你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赵天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 张文卿.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加入WTO后,我国传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如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近日,本文作者就此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2000年12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大会的决议[1]中非常精辟地指出:“物理学是其他科学和绝大部分技术发展的直接的或不可缺少的基础,物理学曾经是、现在是、将来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面临着许多的新挑战,交通企业作为我国比较重要的企业之一,也在面临着改革带来的各方面的矛盾、困难以及挑战等.要想解决
龙迪勇的《空间叙事学》打破了传统叙事学中对空间与叙事关系的忽视问题,对于叙事学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突破,同时它的有些内容与比较文学之间相互联系,例如文学与空间的跨
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应当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完善的党组织工作体系,着力加强党建创新的宣传,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背景,要合理优化党建工作方案,完善党建工作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简称上海巴斯德所)是在中法两国政府2004年1月28日签署的《关于预防与抗击新生传染性疾病的中法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有关文件的背景下建立的科研
报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新闻传播媒介,其内容自产生时就是以文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图片新闻正在冲击报纸的传统模式,随之而来出现了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表现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关系,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工匠”中的历史使命
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精神需求的提升,这些都促进了移动网络与移动终端功能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演变,其中,手机的出现与功能的完善推动了新媒体的诞生与
本课题组全体同仁经过两年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现在将其实践活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如下:一、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