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留取技巧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女性新生儿248例,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尿袋法,实验组采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进行采集。结果:实验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一次成功率为89%,对照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一次成功率为66%,经过统计学检验得知,实验组尿标本采集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技巧进行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的采集,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成功率。
关键词:女婴;尿标本;留取
在新生儿监护的临床工作中,尿液检查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多脏器和多系统的功能。目前国内临床上常使用一次性婴幼儿集尿袋接取尿标本[1],对于男性新生儿来说效果较好[2],但是对于女性新生儿,留取的成功率要低得多,且常碰到集尿袋脱落或被大便污染的情况[3]。为了提高女性新生儿使用一次性婴幼儿集尿袋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我科采取了改良方法,使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技巧进行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的采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女性新生儿248例,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用物准备:一次性集尿袋、一次性尿杯、一次性手套、尿标本试管、中号无菌棉球(直径为5cm左右)。
(2)留取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尿袋法,实验组采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进行采集。
(3)操作过程:晨尿标本采集最理想,通常采尿30-50ml。婴儿入院后1~2天,时间在清晨6:00左右采集。先给需采集尿标本的婴儿洗澡,着重清洁会阴部,洗澡后换上干净的尿片并放好集尿袋,然后给婴儿喂奶,下顿奶前更换尿片时收取尿标本。
对照组:取一次性集尿袋打开包装,松开集尿袋前后壁,撕下袋口粘胶保护层,将粘胶层直接贴于患儿会阴部,并将集尿袋底尾部稍往下返折,包上纸尿裤(避免过紧),抬高床头15~20°角。2~3小时后在喂奶前更换纸尿裤,查看集尿袋中如果有尿标本,取下集尿袋,将尿标本通过一次性尿杯倒入尿标本试管中,贴上条形码,及时送检。
实验组:取一次性集尿袋打开包装,松开集尿袋前后壁,取无菌棉球放于收集袋口,撕下袋口粘胶保护层,将粘胶层直接贴于患儿会阴部,并将集尿袋底尾部稍往下返折,包上纸尿裤(避免过紧),抬高床头15~20°角。2~3小时后在喂奶前更换纸尿裤,取下集尿袋,如果尿液较多,可以采用对照组的方法采集尿标本;尿液少的由采集者戴一次性手套取出被尿液浸湿的棉球稍加按压,使尿液流入一次性尿杯中。倒入尿标本试管中,贴上条形码,及时送检。
(4)注意事项:
①采集前,清洁患儿会阴部及臀部。
②黏贴一次性集尿袋时,将圆孔对准会阴部,黏贴牢固、紧密。
③塑料袋放平,勿折叠。
④尿液不可混入粪便或其他分泌物。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成功110例,尿标本粪便污染4例,留取尿液不够8例,一次成功率为89%;对照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成功82例,尿标本粪便污染20例,一次性集尿袋未留取到尿液26例,一次成功率为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液检查的特点为无创性,取材方便,留取容易。对泌尿系统疾病及对能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观察、疾病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生后头几天每日排尿4-5次,一周后每日排尿可达20次,尿量1 ~3ml(kg.h)。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生后头2-3天尿色深,稍浑浊,放置后有红褐色(尿酸盐结晶)沉淀;尿液呈酸性;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
使用集尿袋采集女性新生儿尿标本,婴儿排尿后,集尿袋与皮肤接触处容易松动、脱落;集尿袋质地软,前后两层容易粘连,尿液不易收集;集尿袋贴在会阴处时,由于女婴的解剖特点,集尿袋的黏贴底部很难与皮肤黏贴牢固,尿液容易漏出,每次排尿量又少,所以不易收集,而且离肛门距离非常近,容易混入粪便。因此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一次成功率较低。我们使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技巧进行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的采集,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一次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减少了成本的浪费,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尿袋在小儿尿标本留取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63.
[2]周梅.介绍一种收集新生儿期女婴尿标本的方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 987.
[3]刘亚平.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留取方法比较[J].河北医药,2010,32(8):1016.
关键词:女婴;尿标本;留取
在新生儿监护的临床工作中,尿液检查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多脏器和多系统的功能。目前国内临床上常使用一次性婴幼儿集尿袋接取尿标本[1],对于男性新生儿来说效果较好[2],但是对于女性新生儿,留取的成功率要低得多,且常碰到集尿袋脱落或被大便污染的情况[3]。为了提高女性新生儿使用一次性婴幼儿集尿袋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我科采取了改良方法,使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技巧进行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的采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女性新生儿248例,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用物准备:一次性集尿袋、一次性尿杯、一次性手套、尿标本试管、中号无菌棉球(直径为5cm左右)。
(2)留取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尿袋法,实验组采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进行采集。
(3)操作过程:晨尿标本采集最理想,通常采尿30-50ml。婴儿入院后1~2天,时间在清晨6:00左右采集。先给需采集尿标本的婴儿洗澡,着重清洁会阴部,洗澡后换上干净的尿片并放好集尿袋,然后给婴儿喂奶,下顿奶前更换尿片时收取尿标本。
对照组:取一次性集尿袋打开包装,松开集尿袋前后壁,撕下袋口粘胶保护层,将粘胶层直接贴于患儿会阴部,并将集尿袋底尾部稍往下返折,包上纸尿裤(避免过紧),抬高床头15~20°角。2~3小时后在喂奶前更换纸尿裤,查看集尿袋中如果有尿标本,取下集尿袋,将尿标本通过一次性尿杯倒入尿标本试管中,贴上条形码,及时送检。
实验组:取一次性集尿袋打开包装,松开集尿袋前后壁,取无菌棉球放于收集袋口,撕下袋口粘胶保护层,将粘胶层直接贴于患儿会阴部,并将集尿袋底尾部稍往下返折,包上纸尿裤(避免过紧),抬高床头15~20°角。2~3小时后在喂奶前更换纸尿裤,取下集尿袋,如果尿液较多,可以采用对照组的方法采集尿标本;尿液少的由采集者戴一次性手套取出被尿液浸湿的棉球稍加按压,使尿液流入一次性尿杯中。倒入尿标本试管中,贴上条形码,及时送检。
(4)注意事项:
①采集前,清洁患儿会阴部及臀部。
②黏贴一次性集尿袋时,将圆孔对准会阴部,黏贴牢固、紧密。
③塑料袋放平,勿折叠。
④尿液不可混入粪便或其他分泌物。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成功110例,尿标本粪便污染4例,留取尿液不够8例,一次成功率为89%;对照组女性新生儿尿标本采集成功82例,尿标本粪便污染20例,一次性集尿袋未留取到尿液26例,一次成功率为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液检查的特点为无创性,取材方便,留取容易。对泌尿系统疾病及对能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观察、疾病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生后头几天每日排尿4-5次,一周后每日排尿可达20次,尿量1 ~3ml(kg.h)。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生后头2-3天尿色深,稍浑浊,放置后有红褐色(尿酸盐结晶)沉淀;尿液呈酸性;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
使用集尿袋采集女性新生儿尿标本,婴儿排尿后,集尿袋与皮肤接触处容易松动、脱落;集尿袋质地软,前后两层容易粘连,尿液不易收集;集尿袋贴在会阴处时,由于女婴的解剖特点,集尿袋的黏贴底部很难与皮肤黏贴牢固,尿液容易漏出,每次排尿量又少,所以不易收集,而且离肛门距离非常近,容易混入粪便。因此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一次成功率较低。我们使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技巧进行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的采集,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一次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减少了成本的浪费,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尿袋在小儿尿标本留取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63.
[2]周梅.介绍一种收集新生儿期女婴尿标本的方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 987.
[3]刘亚平.女性新生儿尿标本留取方法比较[J].河北医药,2010,32(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