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菜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骑车,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被表扬……其中,去年夏天第一次买菜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倒叙开头,引人入胜)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在妈妈的提议下,我第一次到小菜市场去买菜。还没到菜市场,耳边就已经奏响了“交响曲”: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描述菜市场热闹的景象,渲染气氛)
  我提着小菜篮,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吵吵闹闹的菜市场。虽然常跟妈妈一道买菜,积累了一些“见习经验”,但是独立执行任务,还是第一次。“买一斤猪肉,二斤黄豆芽,三斤小白菜……”媽妈订的“一二三”采购计划,在我脑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要讲价……”妈妈传授的采购经验,让我心里直打鼓,和人家斤斤计较,我总觉得有些难为情!(既点明采购计划和“要讲价还价”的经验,又刻画出“我”难为情的心理,生动传神)
  “叔叔,五花肉多少钱一斤?”我挨近一家肉摊子,轻声地问。(“轻声”暗示内心的胆怯)“十块。”“能便……便宜点吗?我妈妈说……”我有些紧张,说话也结巴起来了,“我妈说,九块钱一斤就买……”(讲价时,“我”因紧张而结巴了,省略号用得恰当)卖肉的叔叔笑了:“小朋友,你看这肉,鲜着哩!好吧,便宜点,九块五一斤,行了吧?”“九块。”我见他让了步,胆子壮了些,(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胆量也大了起来)“妈妈说……你不卖,我到那一家买去。”说着,我开始实施了“采购计划”的最后一招,装出转身要走的样子。(语言描写加动作描写,生动鲜活,如在眼前)“哎,别走,别走……”这一招还真灵,那位叔叔连忙喊住了我,“就按你妈妈说的价,九块就九块,要多少?”“一斤。”说话间,他早已右手操菜刀,左手拿磨棒,“噌噌噌”地磨了几下,然后麻利地割下一块……(一连串动作,突显卖肉叔叔的麻利与热情)
  接着,我又用同样的“经验”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走在街上,我看到顾客们都面带笑容,篮子里装的不是鸡就是鸭,或是鱼……妈妈曾经对我讲过:她小时候,这个菜市场只有一两家卖肉的,那时肉才一块多钱一斤,人们却舍不得买。现在,人们都富起来了,肉摊子也增加了四五家,精肉也涨到了十二块钱一斤,可人们却经常买肉吃。
  拎着菜篮子往回走,我想,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渐渐提高。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定能达到小康水平。
  (指导教师:李仰臣)
  【亮点展示】
  作文有条不紊地描述生活中的菜市场之景和“我”第一次独自买菜的过程,表现了“我”走进生活后增长了见识和适应生活的本领。在叙事过程中,作者一方面能够刻画“我”所见所闻以及“我”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等,比如第四段既刻画了“我”与卖肉叔叔讲价过程中的细节描写,又展现了叔叔的语言和反应,再现了生活场景。
  【失误点击】
  当然,这篇作文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就是有拔高主题之嫌。本来,买菜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被作者提高到“国家大计”的高度,给人故意拔高之感,结尾段中,作者想得太高远,空发议论而已,没能准确地传达“我”第一次成功买菜后的快乐感受,感染力不强。
  【修正示例】
  接着,我又用同样的“经验”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走出喧闹的菜市场,小篮子不断地从左手换到右手,心里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我学会买菜啦!
  “乖女儿,该吃饭啦!”妈妈的一声呼唤,将我拉回到现实。我想,我还会继续将这次买菜有过程珍藏在心底,因为这是我成长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其他文献
本刊驻江苏东台市小记者郑淑颖惊魂未定地报道:星期五放学后,我到陈贝贝家玩。我俩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嘎吱”一声,门开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走了进来。我仔细地打量着走
有人想当科学家,研发新产品;有人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有人想当明星,光彩照人……可我想当“小偷”。小偷人人都厌,但我相信,我这个“小偷”一定非常惹人喜爱。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个年,是最幸福的事儿。可这对我来说非常难求,今年我又度过了一个孤单的春节。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人民警察。爸爸是一名110民警,他每天
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使我由正常人一变而为喑哑残障.其中的人情冷暖.常令我垂泪。坦白言.我对人生是有些失望的。尤其在工作上受到的排斥和冷漠.使我几乎已提不起求职的勇气.但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