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区别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tl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解释如下:
   1.λ:表或生物的繁殖代数。λ=N1/N0;
   2. 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计算公式:种群增长率=(Nt-Nt-1)/Nt-1。
   3.种群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计算公式:种群增长速率=(Nt-Nt-1)/t-(t-1)。
  一 对“J” 字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1
   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N0:为种群起始量
  t:表示时间
   Nt: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λ=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λ-1),λ不变,增长率(λ-1)也就不变。所以“J”字类型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若以年为时间单位,则t年的增长速率为Vt=N0λt-N0λt-1=N0λt-1(λ-1),因为λ>1,t越大,则种群的增长速率越快,即随时间的延长种群的增长速率是持续加快的。
  3.结论
   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二 对S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随时间的延长,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越大,增长率持续下降,达到最大值K值时增长率为0。而增长速率则由于种群的起始个体数较少,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较小,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接近“J”型增长,随时间的延长种群的增长速率持续加快,从坐标曲线上看曲线的斜率逐渐加大。当种群数量N接近于K/2時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后来随环境阻力的加大,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慢,即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到达K值时曲线斜率降为0。
   结论: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成反比,不断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三 对相关例题的分析
  1.例题
   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卷生物试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图中A、B、C、D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例题分析:
   例题中小球藻的生长是在受环境条件制约下的“S”型增长,题目中的增长曲线已经明确画出。开始时环境条件充裕,小球藻的增长率较大,随时间的延长,环境阻力加大,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若按一定比例下降,则答案为C。小球藻的增长速率可用小球藻增长曲线的斜率来表示,先增大后减小可用D曲线表示。故笔者以为若此题答案为D,应将本题中的种群的增长率改为种群的增长速率,否则,与教材中的增长率混淆使用,易产生歧义。
  四 反馈练习
   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图中c点所表示的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c点为种群理想环境与悠闲生活环境的分界点
   C.c点时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最多
   D.c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答 案:C(微生物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最多的时期是稳定期,不在对数期。)
  
  参考文献:
  [1]朱正威.稳态与环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许丽萍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辨析.中学生物教学,2004.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探究活动。本文活用数学教学评语,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 评语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40-01     长期以来,单纯的对与错来评价学生思维、学习成绩,既影响了师生之间
中学生应该理什么样的发型?教育部教基[2004]6号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中学生的穿着和头发长短做了如下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一些学校据此进而设定“发型标准”,规定男生头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衣领”,女生“发不披肩”,并制作“中学生发型标准照”贴在校内,作为学生剪发参考。然而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摘 要: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积累大厦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文水平的高低。古语也有此一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因此,我们应开创多种途径,为孩子的语言积累搭设平台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这个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好的学
摘 要: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进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师生互动可以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41-0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