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6岁的幼儿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间。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是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成人不断启发、引导。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再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造意识 心里氛围
  1、激发幼儿兴趣,唤醒幼儿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人类创造、探索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是发展创造力的催化剂,对幼儿来说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志向,兴趣尤为重要。不少的伟人都是由从小萌发的好奇心,而促使他们走上成功之路,他们对许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心与兴趣,我们要时常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幼儿能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因此,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兴趣吸引幼儿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因此,活动时我们首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用兴趣吸引幼儿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1)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游戏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开拓幼儿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既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又可使幼儿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而且还可使幼儿在这种创造过程中形成和获得成就感。可以让幼儿做些角色、拟人化的游戏,戏剧性的游戏,还有插积木,娃娃家,猜谜语,玩泥沙,粘贴图画等建构性的游戏。我们要为孩子设计游戏的场所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在游戏时给予孩子帮助、启发。在游戏中让幼儿的创造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刚开始幼儿的游戏都是简单模仿动作;以后发展到能将过去的经验再组织、概括,最后发展成为实际性的东西。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更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引导。只要意识到任何活动都有发展创造性的潜力,就能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为幼儿去挖掘、开拓,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2)“心灵则手巧”
  俗话说:“心灵则手巧”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努力培养本世纪创造人才的今天,用创造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路子,为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而努力。
  (3)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创造潜能
  所有的成人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创造力,但是怎么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的创造力呢?其实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保护孩子创造潜能,因为创造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天生具有的。孩子的创造潜能被保护了,就会自然地成长。如果我们的观点是培养创造力,其做法可能就是专门开发,让孩子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时的孩子如同初学游泳者被扔在大海中,既迷茫又紧张。他们会无所在地适从,为了把事情做下去,就会乱弄一通,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都会大叫:看,多有创造力!这样的结果使孩子们无法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创造。孩子们不重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创造结果,所以内心不会被创造成果愉悦,不会有动机去使用这样的创造能力。他创造能力不被创造者使用,就会丢失。所以,开发创造能力常常会破坏被开发者对自己创造力的欣赏。
  由此看来,创造潜能的保护,首先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创造潜能,并使他被自己创造的结果愉悦,这就需要成人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母体。孩子利用母体作为材料进行改造,就会发现母体在改造后和改造前的不同。如果这时成人帮助他们评价被改造后的母体是了不起的,孩子就会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创造的价值。创设适宜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多年来,教师一直掌握环境创设的主动权,常常忽略幼儿的感受,剥夺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学习与成长的权利,这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幼儿园来说,环境就是幼儿的活动空间,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物质保证,也是当务之急。环境的利用和营建,把环境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2、鼓励幼儿创造心理氛围
  (1)宽容理解幼儿
  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总是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从不轻易指责孩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一次活动中,一个孩子做值日生负责收颜料,可好久也不见他出来。原来他躲在厕所里正用颜料在地砖上“挥洒作画”呢!他发现我时下意识的把手藏在背后,感到恐慌和不安。我敏锐的觉察到孩子的创造性,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请大家讨论并特意在阳台上辟出了一片可供幼儿挥洒的空间,形成了我班颇具特色的“瓷砖天天画”。孩子们在这片方寸空间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所以,面对幼儿看似“出格”行为,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宽容理解幼儿并通过帮助启发使幼儿敢想敢做,从而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氛围。
  (2)赏识幼儿
  赏识是对幼儿创造力的肯定,更是开发幼儿创造力的催化剂。幼儿的作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力就应当受到认可、肯定和赏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发现:老师欣赏的目光,满意的点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给幼儿带来莫大的快乐,能较好的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在“装饰区”里,幼儿习惯于用记号笔装饰杯子,幼儿改变了方法:使用报纸条给杯子穿上“横条纹衣服”。我立即对她的改变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赞赏道:“多棒的服装设计师,把杯娃娃打扮得这么漂亮!”她涨红了脸,显得很激动。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她内心的自豪,体验了赏识的价值。从此这个孩子便对装饰杯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翻出了很多的花样,比如:给杯子娃娃戴上赤豆项链,为杯子娃娃穿上绒线裙……因此,赏识幼儿每一次不起眼的创造,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形成幼儿内在的创造倾向。
其他文献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我穿插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正确稳定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传统 模式 创新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一部分学校中,忽视了生物学
摘要:新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努力倡导探究式和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在仔细研究了新教材之后,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的新教材非常适合使用任务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敢于实践,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  一、定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策略 生活化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识字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搞好识字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反映中普遍存在学生掌握不牢,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鲜明特征就是信息量非常大,这对学生来讲,就需要在有效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更好的信息,为了确保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生活业余时间也得到保证,对于老师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上课质量。对此,本文结合多年生物教学工作经验,对高中生物教学新课导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摘要:在国内外大型的田径比赛中,必定设有短跑项目100 米、200 米、400 米。特别是100米比赛,它的含金量最大,影响力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项比赛。本人多年来一直在基层体校训练短跑项目,因此,对如何进行短跑训练,自己感受良深,谨以此文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短跑 训练方法  一、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运动项目。  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动作属于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
高中物理,知识系统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复杂,头绪有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是需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然而,物理实验教学,永远都是一个难题,设计一堂好实验课课至关重要。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还有助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了解HBV/HCV相关慢性肝病与糖代谢异常及IR的关系,了解IR在慢性肝病中的分布特点,I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提醒临床医师及时发现慢性肝病糖代谢指标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