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不仅能授以知识,还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而受到高中生物教师更多的关注。本文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突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夯实学生实验基本功以及改变评价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新课程理念;实验;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课程理念,逐渐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所替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实验教学在育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授以知识和技术,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学生,也将会影响到学科教育的诸多方面,如教材的选材和呈现方式、课堂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师生关系等等方面。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想法。
  
  1转变教学方法,突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与探究”。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例如: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材要求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通过实验,学生既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又对叶绿体、线粒体获得了直观的认识,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在材料的选择上除提供教材推荐的菠菜叶和葫芦藓叶外,还提供水绵。观察比较它们的叶绿体形态分布,为“光合作用”这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方法步骤中,建议学生对临时装片施以强光及弱光的对比条件,然后再观察细胞中叶绿体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叶绿体生理方面的知识。此外,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细胞器的比较理解。这些知识的掌握比单纯的理论讲解印象更深刻牢固。在生物教学中,
  尤其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领域,生物课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更是不可替代的。
  
  2注重实验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基本技能和探究能力包括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整体理解能力、对常用的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正确使用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2.1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整体理解应该重视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例如: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过氧化氢酶是否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需要通过实验确认。本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用新鲜肝脏的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再用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检测哪个产生的氧气更多,就可以看出酶是否具有比化学催化剂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经常有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这样做能说明酶高效性的问题,这显然是没有理解设计思路,所以在操作中表现为在两支试管都加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或者有的在试剂的量上随意添加,最后导致实验失败;而理解了设计思路的学生自然就会理解操作步骤中的一些具体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必然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应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对实验的整体的理解。这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要重点讲解的部分。
  2.2新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忽视实验教学,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要按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组织教学,其一般过程是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规范操作的原由所在,这样,在操作中才能逐渐形成标准规范的操作,并最终内化到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窄;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方便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
  2.3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学生在压片过程中,往往用力过重或过轻,根尖细胞压烂或者不分散,造成前功尽弃。就应该鼓励学生按不同的方法来压片,一种按教材方法做,一种不用镊子弄碎根尖,也不在装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而是用橡皮轻轻按盖玻片几下。一些创新的做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过程评价、指导学生完成探究
  
  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探究、实验,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和深刻理解知识。生物探究活动的过程本身就富含教育意义,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求得结论。
  最后,我们还要认识到,实验探究性学习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在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时,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秀芹.试论生物探究性学习及其评价[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物理教学义不辞的责任。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96-01    物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素质和
期刊
【摘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第一步。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本文将根据个人多年的从教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来阐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学生教育;学习动机;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94-01    本人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强烈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研究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多媒体的特点、多媒体的概念、以及多媒体可以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方法综合运用,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接着论述了多媒体为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论述了多媒体可以开创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创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83-01    
期刊
【摘要】幽默感是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教育教学更富成效。  【关键词】幽默感;寓教于乐;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9-01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
期刊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传统教育中不断挖掘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经验,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加以优化、创新,力求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以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以实施美育。本文通过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朗读环节来实施美育,通过不同文体的朗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出作品的声律美、意境美以及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美育;音律美;意境美;节奏韵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93-01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无处不在,或词语句子,或
期刊
【摘要】新的一轮语文教学改革,要求贯彻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引发了广大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为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本文从从转变教学观念、凸显人文关怀、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了一些新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前两天江苏教育频道报道了一起老师暴力管教学生,将学生耳朵撕裂的事件,其实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为什么教师体罚学生至残的案例依然层出不穷,教育法规不是明令禁止体罚学生么?而且教育当局对类似事件的处理也更加严格了,每个学期开始时老师都得签署一份不体罚学生的协议书呢?这让我们在为受罚学生惋惜、对施暴老师痛恨的同时,也不忘往深处去挖掘原因,部分老师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上的过当行为实际上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指导;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61-01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师一般只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重视学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5-0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开启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