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
【机 构】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发表日期】
:
2018年12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行LPD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4例(51.6%),女性60例(48.4%);年龄(57.4±9.2)岁(范围:23~82岁)。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周围肿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
神经内分泌瘤(NET)发病率低,异质性高。在中国,胰腺NET是最常见的NET类型。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自2006年开始推出ENETS指南,在2009年又推出ENETS诊疗规范。随着多种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和对NET的深入研究,2017年新版ENETS诊疗规范在NET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对2017年版ENETS诊疗规范的胰腺NET更新内容做出解读,分别从病理学、影像学检查
现有的通过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胰腺癌的策略存在诸多不足,而新辅助化疗在"可切除"胰腺癌的应用上具有清除微小转移、改善切缘阳性率、评估化疗敏感性等理论优势。目前,新辅助化疗仍主要用于"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和"不可切除"胰腺癌,然而可切除性的评估、患者的选择、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反应性的评估、化疗周期和手术时机的确定仍存在盲目性和诸多疑问。同时,现在主流方案毒性高,价格昂贵,疗程长,能度过
胰瘘是胰腺手术后的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胰瘘、腹腔内感染、出血被称为胰腺手术后"死亡三联征",严重影响手术疗效。虽然胰瘘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降低,但已有大量的研究阐述了胰瘘的风险因素和防治手段,努力将胰瘘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关于术后胰瘘的最新定义、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胰腺术后胰瘘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胰腺是易被累及的腹部器官之一,包括胰腺单纯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VHL综合征相关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VHL-pNEN)多无功能,但有恶变倾向,治疗措施包括定期随访、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等。VHL-pNEN的恶性程度较散发型pNEN低,预后亦较好,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肿瘤最大径≥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