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或教师通过幽默机智的语言,拉近师生间的教学情感等,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往往不能持久,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呢?
  一、注重创设情境
  1.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新鲜事物,对于故事更感兴趣。现在的数学教材都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理解情境图的编写意图。比如,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教材出示了小朋友的到河边游泳的场景,让学生在欣赏画面与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算出买三个游泳圈的价钱。
  2.创设角色情境
  数学教学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尝试充满生活中的角色,可以产生引发兴趣、发展知识、渗透情绪等诸多效应。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 “相对”与“相反”及“同向”的意思理解有困难,我通过让两名同学到台前表演,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理解了“相对”“反向”“同向”的意义。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营造了“爱”的气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二、注重师生的交流
  1.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现在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讲解生动形象,能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引发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老师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表示1/2,可有个学生却折出了1/4,作为老师,没有因为学生没按要求完成而指责她,而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积极地评价这个学生:“老师要感谢你啊,你的想法太有创意了!你不仅想到了用折纸的方法表示1/2,还超前学会了如何表示1/4,真不错!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学她,来动手试试你们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这里巧妙地化解了这位学生的尴尬,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增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合理运用激励、风趣性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积极地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和工具,有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还有直尺。每一个同学的手里有一张硬纸板,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你任选两种,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自己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学生先独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等学生操作完后,引导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方法,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什么?这样,师生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
  1.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只有经历艰辛的探索,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有的学生说:“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最后得出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独特魅力。
  2.开展学习竞赛
  教师除了在活动中举行竞赛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进行“速算竞赛”和“抢答题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同桌赛” “小组赛” “班级赛”。这样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课,必须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段(七至九年级)背诵古诗80篇,这个量是十分可观的。这些古诗文都是历朝历代文学大家的名篇,折射着时代的精神光芒和作家的人文情怀,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元素和高尚的道德思想,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如何教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弄清背景,领悟意境  每一首佳作的创作都有它的时代背景
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科学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教师更具挑战性。近年来,科学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但其理论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
对著录参考文献的目的与作用进行了说明,针对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分析了引用文献出现错误的原因,提出如何在编辑加工或核对引文
摘要:范例教学理论应用于初中物理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方法的教学探讨,教师通过对精选的范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且能更好地迁移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物理方法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范例教学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尤为重要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专J'lA.4-,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