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四联症术后肺动脉反流对右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肺动脉反流与RVEDV、RVESV、RVEF等右心室功能指标的相关程度以及探讨肺动脉反流的治疗措施.方法 应用c-MRl技术测定58例TOF术后的PRF、RVEDVI、RVESVI、RVEF、SVI,应用线性回归分析PRF与右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RVEF<45%的病例给予口服强心利尿药物,3个月后随访c-MRI,比较服药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RVEDVI与PRF存在正相关,r值为0.700;RVESVI与PRF正相关,r值为0.685;RVEF与PRF负相关,r值为-0.523;SVI与PRF相关性较弱,r值为0.334.口服强心利尿剂3个月后有8例接受了第二次c-MRI检查,RVESVI由(76.5±22.5)ml/m~2减小至(71.3±21.2)ml/m~2(P<0.01),RVEF由(33.1±7.0)%上升至(37.9±6.8)%(P<0.05);RVEDVI,PRF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650,0.326).结论 TOF术后肺动脉反流可造成右心室容积的扩大和心功能的降低,口服强心利尿药物并不能改善肺动脉反流,可根据RVEDV掌握准确的PVR时机。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跨学科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改革背景、设计原则、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系统整合核心知识内容、突出科研核心能力培养、灵活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和实行严格博士资格考试等特点。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壁垒、系统整合课程内容,注重科研能力、开设技术方法课程,加强助教训练、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等建议。
目的 探讨如何根据儿童胸腰椎结核性后弯畸形的临床及影像特征,选择手术方式,防止后弯畸形进展及降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组14例,男3例,女11例,年龄4~18岁,平均11.8岁.其中活动性结核性后弯畸形6例;静止性结核性后弯畸形8例.活动性结核性后弯畸形(6例)的手术方法 :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②Ⅰ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融合、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静止性结核性后弯畸形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我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