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等教育课程“经营”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加强课程经营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本文以《景区开发与管理》为例,就课程“经营”的内涵、旅游课程“经营”的要求、旅游课程“经营”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旅游教育 旅游课程 经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Operating"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Take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TANG Bing, MOU Hong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1)
  Abstract The course is the basic unit of the teaching program, strengthen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Take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for example,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operating", the requirement of "operating" tourism courses, the main path of the "operating" tourism courses.
  Key words tourism education; tourism courses; operate
  
  0 引言
  课程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最基本活动,是决定教学质量最基本因素。因此,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对课程进行建设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课程进行“经营”。因此,根据旅游产业需求状况,加强课程建设,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成为旅游专业发展的选择。在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如何加强课程经营建设,以扩大影响、树立品牌,彰现自己的特色,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 课程“经营”的内涵
  1.1 课程“经营”含义
  课程经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课程进行经营,意思就是把学校当成一个“企业”,把课程当成产品来“经营”,提高其质量,提升其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课程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经营。建设与“经营”相辅相成,建设是基础,建设好了才能更好的“经营”推广;只有通过“经营”才能使建设变得更有意义。在课程经营中尤其是要重视社会影响这个因素。即对课程进行经营要求加大对外宣传与交流的力度,以扩大影响、塑造品牌。
  1.2 课程经营的目标
  国家精品课程对旅游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品课程应该是“品牌课程”、“示范课程”。具体地说,旅游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带动旅游高等教学改革的深化。精品课程成为课程经营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旅游课程课程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的“经营”推广来提升旅游课程的知名度,相应提升旅游专业和学校在旅游业界和学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扩大在旅游教育界的影响力,从而切实推进旅游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旅游教育教学质量。
  1.3 课程“经营”与课程建设关系
  课程建设和课程经营是两个容易使人混淆的概念,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彼此不能相互替代(见表1)。课程经营就是课程建设的品牌化。
  课程经营则是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产品品牌化阶段。一个良好的课程品牌能够使该课程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社会尤其是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相应提升整个专业甚至是学校在旅游教育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拥有较大优势和后续发展潜力,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知识与能力的有利条件。
   表1 课程建设与课程经营的区别
  
  1.4 课程“经营”要求
  (1)准确分析旅游市场需求,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宗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是由旅游业发展需要所决定,而旅游市场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与结构是旅游教育发展原动力与依据。旅游教育是职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必须以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强与行业的互动,使教育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增强学生未来获取职业岗位的能力,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不同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针对性,即按市场需求、岗位分析来确立专业涵盖的就业目标岗位群进行合理定位。因此,对社会与旅游市场需求准确分析,最终决定了如何服务学生、建设什么样的课程产品。
  (2)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塑造课程品牌形象。课程建设居于课程经营的中心地位,是课程经营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旅游课程建设应该成为旅游课程经营的核心,它也是旅游课程经营得以成功的关键。而打造品牌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旅游课程经营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课程经营的目标导向。
  (3)以国家权威评价体系为指针。为规范课程的建设,确保课程建设的成果,就需要制定一整套技术指标体系作为建设导向。课程评价的现有权威评价体系有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见表2)。各高校现已普遍展开对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研究和探讨,有不少高校依据指标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指标评价的创新,成效显著。
   表2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8)及权重(%)
  
  实际上,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课程经营与建设提供了方向与目标。因此,在旅游课程经营中,也应以此作为课程经营与建设的行动指南,尤其要重视教学团队的培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条件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4)注重课程建设宣传。课程经营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在课程产品建设过程中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来获取课程建设经营的相关信息。在课程建设准备阶段主要达到完善相关建设方案的作用;在课程建设实施阶段主要达到促进监督的作用;在课程建设完成后主要是修改、扩大课程影响。通过旅游课程经营塑造旅游教育品牌、旅游学科品牌以及旅游专业品牌,提升该专业和学校在旅游业界和学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扩大在旅游教育界的影响力。
  2 课程“经营”的途径
  (1)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学校是旅游课程经营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课程经营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制订课程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为课程建设提供保障等方面。学校应搭建三大平台,即教学资源平台;科研发展平台;社会交流平台。学校应建立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相一致的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使评选优秀教师的要求与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带头人的要求相吻合。学校应采取措施帮助有潜力的课程取得重大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并对有较大潜力课程,学校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
  (2)注重课程基本要素建设。课程基本要素是指构成课程最基础要素,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精品化、系统化的教材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等。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应有针对性,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例如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未来获取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设计重点,着重以职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的培育。
  (3)加强教学梯队建设。课程主体要素是保证和实现课程经营目标的核心因素,如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顾问等。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该门课程具有一、二名在这一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名师作为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培养造就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有效机制。要搞好课程“经营”,必须首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否则,课程“经营”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教学团队是课程“经营”的核心要素,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与旅游行业的互动。旅游教育是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就是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旅游教育与行业互动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加强旅游教育与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地掌握行业动态,了解行业信息,为旅游教育院系提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指引人才培养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践教学,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期建立起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 “教学指导与行业顾问”关系,形成旅游教学与行业共生、主客体互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运行机制与模式。
  (5)注重课程评价与外界联系。教学评价是促进和保证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进行课程经营,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评价;对教学方法的适当性与灵活性进行评价,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学技巧的艺术性进行评价等等。此外,还要加强与外界尤其是旅游界的联系与交流,接受专家、同行以及旅游行业的评价,扩大在旅游教育界的影响力,提升在旅游业界和学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旅游业界和旅游学界的广泛认可。
  3 结语
  适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突出旅游教育特色,以精品课程为导向,对旅游教学的诸多层面如观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师资建设等进行研究与探索,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构建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旅游高等教育课程“经营”体系。结合《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特点,实施“34569”经营体系,以期实现课程教材的系列化与科学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与规范化,课程教学团队的梯队化和专业化,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新颖化,课程交流平台的国际化和互动化,课程学生实践的基地化和多元化,课程学生学习的自主化与探究化,把《景区开发与管理》经营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2007031):《景区开发与管理》课程“经营”与教学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Paul R. Fidgeon,Tourism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 A time for consolidation and review,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699-723.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唐山边检站勤务模式进行探究与分析,研究总结在当前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入出境船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边检站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有效的勤务模式改革更好地完成边防检查任务。  关键词 边检站 边防检查 勤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1.46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Research
期刊
1 构建辅导员人人网主页的思路  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对部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本科生、10名有人人网账户的辅导员以及4名院领导进行了沟通。对于学生主要了解其对辅导员使用人人网的看法和意见;相对于辅导员来说重点则放在如何正确地将人人网使用于学生工作的当中;学院领导则着眼于如何通过网络这一新兴模式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  在经过有针对性的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以构建辅导员人人网主页为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内涵做了简要表述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对如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探讨,并提出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raining Stud
期刊
摘 要 写作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也日渐提高,但实际的写作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反思国内外几种主要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说作文”写作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说作文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必要性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通过促进学生合作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融入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中。通过课改实验,合作学习的学习范式被大量使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文章通过一个学年对天津师范大学附小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的体育课进行观察,仍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误区。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期刊
摘 要 文章对长江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省属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省属高校 文献检索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Literature   Retrie
期刊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1231)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现代工程制图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研究,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设计,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现代工程图学 教学做一体化 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
期刊
摘 要 产教结合一体化工作室具有学习功能和应用功能,构建其需要把握教学性原则、与专业结合原则、长期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关键词 产教结合 一体化工作室 车间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产教结合是指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 高校自1999年高招扩招以来,普遍采用大班化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缓解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目前高校积极推广的通识课为例,从互动的角度出发,讨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经实践证明的有效互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大班 非通用语 通识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 要 教职成〔2011〕12号文“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本文结合当前我校顶岗实习教学现状,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案例实证法,探索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 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