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与评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乘法含义以及乘法产生的过程;
  2.认识乘号、会读会正确书写乘法算式;
  3.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比较、思考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合作学习以及渗透数学来自日常生活的哲理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法含义。
  教学全程:
  一、谈话切入,真情流露
  师:同学们,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后天是双休日,你们有什么打算或去那些地方游乐,能告诉老师吗?
  众生:能。
  师:说说看。
  生1:我打算去县城民族广场跳蹦蹦床、坐火车;
  生2:我叫爸妈带我去公园玩;
  生3:我打算去工程局娱乐场学溜冰。
  ……
  师:大部分同学都想去娱乐场所、公园游玩,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有关公园娱乐场内的设备、活动项目好吗?
  众生:好。
  师:播放公园娱乐场的课件。
  评析:运用小朋友喜欢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体现其纯洁的深情流露,为授新课打开了一扇门。
  二、授课
  1.引导观察,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公园内有些什么?
  众生: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 ……
  师:同学们观察很认真、细致、多好啊!再看看能回答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各有几箱?每箱几人?共有几人?
  众生:能。
  评析:给予学生肯定“认真、细致、多好”用得恰当,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并且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乐于探索新知,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效应。
  师:谁来说小飞机?会列式吗?
  生4:小飞机有5箱,每箱有3人,共15人
  生5:式子是 3+3+3+3+3= 15 (板书题1)
  师:小火车?会列式吗?
  生6:火车有4箱,每箱有6人,共24人。
  生7:式子是 6+6+6+6 = 24 (板书题2)
  师:过山车的算式能写吗?
  众生:能,是 2+2+2+2+2+2+2 = 14 (板书题3)
  师:如果有很多数用加法计算那就慢了,想用很快的方法就计算出来吗?
  众生:想。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教你们新的一种计算方法叫乘法。
  板书课题: 乘法的认识
  评析:复习加法做铺垫,导入学乘法,过程中体现了小朋友学习兴趣浓和较强的求知欲望。
  2.揭示关联,构建新知
  师:你们发现三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能告诉大家?
  生8:题1 有5个3相加,3是相同加数,5是加数个数。
  生9:题2 有4个6相加,6是相同加数,4是加数个数。
  生10:题3 有7个2相加,2是相同加数,7是加数个数。
  师:说得好!现在大家大胆尝试,思考用另一种方法来列式?大家可自由组合探讨。提示:“×”读作乘号。
  师:谁来讲一讲?
  生11:题1我这样想:1个3是3×1=3,2个3是3×2=6,……,5个3是3×5=15,因此我认定3×5是对的,5是加数个数。
  评析:学生用数个数的方法列举,认定用加数×个数,确定该题“5是加数个数”直奔主题,突出重点。
  师:说得好!我们再来观察题2 又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12:6×4,因为有4个6相加,4是加数个数。
  师:题3 ?
  众生:2×7,7是加数个数。
  师小结:象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从这几个式子中概括出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评析:师提出问题并提示“×”读作乘号,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自由组合探讨列出乘法式子,难点突破,也是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得以验证。
  3.读法及正确书写
  (1) 3×5读作3乘5。“×”读作乘号,先写 / 后写 \ ,合拼起来就成“×”叫做乘号。算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
  (2) 6×4 读作6乘4。师继续说:2×7如何读?
  师:把上面3题数字换位便是 5×3 4×6 7×2会读吗?
  众生:会。
  师:因此3×5可写成5×3 6×4可写成4×6 2×7可写成7×2
  评析:乘法算式建立后,注重读法和写法,加深乘法的认知。扩展了有待学习乘法交换律打下基础。
  4.知识延伸,学习例2
  (1)仔细观察例2图形,在横线上补中完整
  有 束气球,每束有 个气球,一共有 个气球。
  生13: 3 5 15
  (2) 尝试列式
  生14:加法列式: 5+5+5=15 乘法列式: 5×3=15 或3×5=15
  (3)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5 × 3 = 15
  | | |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等号 积
  师: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做乘数。
  评析:引导学生对乘法意义的体验。学习例2时学生感觉经松愉快,对新知识的掌握。
  三、学用结合,多层练习(略)
  四、布署作业(略)
  五、课堂回放,略列概括
  1、这节课你们学习那些新知识?学会用乘法代替若干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算式吗?
  2、对娱乐场或公园等地方,以后老师一定抽空时间带你们去参观游玩,到时候可要讲文明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阿。让你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人人都爭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好吗?
  评析:小结到位,还灌输了思想品德教育,达到预定的教学设定目标与对学生培养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落地实施,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单纯以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游戏思维开启足球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度、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状态中,了解足球知识、发展的历史,以及基本的规则和技能。足球比赛固然是教师可以尝试的一种思路,但是除此之外也会有其它方面的游戏应用,有助于丰富课堂、拓展传统教
期刊
每每到了普洱,就发现世界多了些许阳光;每每到了春天,就如生活增添了新的希望;每每到了四小,社团活动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近年来,思茅第四小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层次”,从学生兴趣出发,以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目标,结合民族、传承、特色、本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核心职能,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思茅第四小学成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
期刊
陶行知提出学生应掌握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可视不是单纯意义上指用耳听、用眼睛观察、勤于思考,还要借助观察、触摸、绘图、演示、 制作等直观的形态,不仅达到了感知、感受,一般地理解了知识,而且还能上升到理性理解知识建构的过程。思维可视活动是改变以往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只强调解答例题过程、结果,强调单纯完成一些课后练习的活动,达到了应付一般考试的要求。设计在思考视域中通过学生能自主绘图、演示、 制作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主题地位,已经成为一节成功课必不可少的因素。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德国教育学家福录培尔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因素。”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
一、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便于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三)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现今中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淡漠  (二)师生关系扭曲  (三)师生关系紧张  三、导致中学师生关系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存在不足  第一,受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师生等级观念的影响。第二,不良的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由于竞
期刊
诚信既是一种规范,又是一种制度,还是一种人品。诚信教育就是对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养成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广州市曾经对6所小学的14个班级、600余名学生(五六年级学生占5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小学生承认自己说过谎话,89%的小学生都曾抄过别人的作业;而小学生坦言,47%的父母有过不诚信行为,38%的小学生表示无
期刊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绚丽的瑰宝。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人民中广泛流传并享受的文化,是劳动者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它与人民的生活情感紧紧相连,且积淀深厚,灿烂博大。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是该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幼教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人生百年在于幼学”,幼儿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是人生熏陶染化的开始,在這个时期形成的观念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
期刊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话创作、吟诵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尝试通过把握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对学生有意识进行闽南文化熏陶培养。  一、情境渲染法  闽南童谣的内容大都能反映一定的生活情境,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童谣、感受童谣、体验童谣,从而提高掌握闽南童谣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学生会被情境中人、事、物吸引,发挥各自想象,产
期刊
”科学中的“科学味儿”就是要重视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让科学课有更浓的科学味儿是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值得研究的方面。那么,到底如何使我们三年级的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呢?结合三年级教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科学课需要理论的引导  教师的教学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样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栽培、饲养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