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禁令之程序法路径

来源 :法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第997条与《专利法》第66条等三个条文高度一致,表明它指向的是诉前行为保全,但作为例外,对家暴行为应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立法说明”对此也明确予以肯定.保全程序属广义的非讼程序.基于《民法典》第995条,当事人既可提起行为给付之诉,以获得终局禁令,也可在诉前或诉中,依《民事诉讼法》申请诉前或诉中禁令.当事人获得诉前禁令后并非总是要提起后续诉讼,但也不应期待通过极简的程序获得长期甚至永久禁令.禁令的主文应恰当表述,以使其有较宽的既判力客观范围.并非实体法中的每个规范都是实体规范.
其他文献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已在全国高校投入使用,其中第六章承载着在课堂主渠道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的任务.讲好第六章,需要我们在弄清教材修订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在如何讲清社会主义法律及其作用、如何讲清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如何讲清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的措施和如何讲清提升法治素养的路径等问题上下功夫,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质量.
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由教学方法发展而成的一个德育学派,提出了蕴含现代教育理念、超越已有德育困境的理论之路和实践策略.这不仅体现在其对道德教育改善的特殊价值上,还体现在它从一般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广泛适用于现代各科教学有益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论.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批判性地借鉴价值澄清理论蕴含的现代教育理念,对于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和教学理念改革而言,具有一定启示.
进入新发展阶段,打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升级版”意义重大;要创造性抓好打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升级版”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深首要、搞活教法、建强队伍;要有效完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升级版”的“大机制”,更好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高校精准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贯彻运用.构建高校精准思政体系,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范式超越简单化范式,系统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结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机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智能运算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宪法第49条明确规定了“婚姻受国家的保护”和“禁止破坏婚姻自由”,对婚姻的基本立场是保护性的.婚姻保护立宪目的证立所展现的逻辑性表明其兼有制度保护与权利保护面向,包括:保护婚姻与家庭同构传统及在同构秩序中婚姻承担的生育与经济功能;对女性给予特别保护来实现婚姻家庭结构中的性别平等;保护以爱情作为婚姻结合或婚姻解除关键要素的婚姻自由.上述立宪目的构成了婚姻立法应该尊重的基本宪法价值.离婚冷静期设置意在维护婚姻家庭结构稳定性,具有正当性.但不加区分的绝对性的离婚限制忽略了婚姻宪法保护内涵的多元价值构造,且未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