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当前先进的PBL教学模式开展PHOTOSHOP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驱动力 创新性思维 循问教学模式 信息整合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44-02
很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图形图像处理这一课程,其中由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因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成为必修的一门软件课程。
通常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绎法和例证法来开展,先对某个工具或对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步骤进行理论的说明,并在说明之后进行举例分析是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模式被固定、无法进行创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尝试借用医学中常用的PBL教学模式,来进行这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填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965年首创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就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PBL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表现的重点。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可从五个方面来体现这个“新”:第一,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第二,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的新认识;第三,这是新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第四,创设了新的教学情景;第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师生主体的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若干个目标任务且给出几个知识要点(譬如需要使用的几个关键工具等)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目标任务进行分析,结合新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在探索及反复的实际操作下,最终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面对教师给出的任务和目标,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可通过查看教科书、查阅相关的书籍或通过网络来寻找所需的信息和帮助,在这个学生自己组织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在热烈的交流、讨论和自我评价中,逐渐培养起了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也从单纯的授业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减弱了教师“教”的过程,加强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新教学模式下的主动地位,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正是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的教学目标。
以PhotoShop中的【毛笔工具】为例,我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使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一、确定问题
首先,教师需要做的准备主要是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将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划分,提出关键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来设计典型案例。告诉学生本次教学的任务是了解并熟悉【毛笔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把该工具所涉及的知识点分为画笔颜色的设置、笔头形状和粗细的调节、画笔颜色的透明度的设置、画笔流量的调节及画笔深入(画笔面板),根据细分的几个知识点,结合知识点制作一个简单的案例呈现给学生。
在PHOTOSHOP中,无论是什么工具,都无法独立的去教学,必然是与各项工具配合使用来编辑或创作图像的,如【毛笔工具】,虽然学的是一个新的工具,可是在案例的制作过程中,还使用到了【调色板】、前景色、背景色的设置等知识点,那么对于这些已学过的知识点,则应让学生去做复习准备。
当学生看到给他们的“问题”后,就开始了他们的“备课”准备,认真阅读给出的案例,复习熟悉的知识点,收集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二、分析问题、形成假设
当小组同学收集了所有的问题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并可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解答,特别是小组成员通过热烈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将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一旦对问题的分析到了一定的程度,即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别于过去的教师一步一步教授的方式,教师事先没有告诉学生案例是如何制作的,只是告知所用到的工具,需要学生去仔细的研究案例,反复的去讨论、尝试,并且翻阅相关的书籍或去网上查找相关的信息,不断尝试、吸取经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研究陷入思维漩涡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确定已知、确定所需信息、确定资源
确定已知道哪些关于问题的信息、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利用哪些资源以获取所需的信息、确定研究计划和安排。
当学生把案例中所使用到的工具都确定了,则可以很快的收集所需的信息,如【毛笔工具】的画笔颜色设置,画笔的笔头形状、笔头的粗细及画笔的透明度的变化可通过该工具的工具选项栏上的参数来直接调整等。
四、新旧信息整合、解决问题
学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把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整合、综合,然后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一旦明确了所有的信息,那么后面的步骤变得较简单了,这时小组的成员就能在共同的努力下对照案例来制作图像,并能够更深一步地进行自己的创作,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总结、应用知识
最后是总结、反馈,对解决结果进行评判,确定问题是否已解决,总结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我们只有不断的摸索符合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造就信息时代的有用人才。只是,PBL教学法的应用还在尝试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还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研究来成熟和发展它。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
2 张学权.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教学信息化初探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驱动力 创新性思维 循问教学模式 信息整合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44-02
很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图形图像处理这一课程,其中由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因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成为必修的一门软件课程。
通常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绎法和例证法来开展,先对某个工具或对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步骤进行理论的说明,并在说明之后进行举例分析是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模式被固定、无法进行创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尝试借用医学中常用的PBL教学模式,来进行这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填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965年首创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就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PBL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表现的重点。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可从五个方面来体现这个“新”:第一,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第二,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的新认识;第三,这是新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第四,创设了新的教学情景;第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师生主体的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若干个目标任务且给出几个知识要点(譬如需要使用的几个关键工具等)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目标任务进行分析,结合新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在探索及反复的实际操作下,最终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面对教师给出的任务和目标,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可通过查看教科书、查阅相关的书籍或通过网络来寻找所需的信息和帮助,在这个学生自己组织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在热烈的交流、讨论和自我评价中,逐渐培养起了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也从单纯的授业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减弱了教师“教”的过程,加强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新教学模式下的主动地位,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正是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的教学目标。
以PhotoShop中的【毛笔工具】为例,我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使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一、确定问题
首先,教师需要做的准备主要是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将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划分,提出关键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来设计典型案例。告诉学生本次教学的任务是了解并熟悉【毛笔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把该工具所涉及的知识点分为画笔颜色的设置、笔头形状和粗细的调节、画笔颜色的透明度的设置、画笔流量的调节及画笔深入(画笔面板),根据细分的几个知识点,结合知识点制作一个简单的案例呈现给学生。
在PHOTOSHOP中,无论是什么工具,都无法独立的去教学,必然是与各项工具配合使用来编辑或创作图像的,如【毛笔工具】,虽然学的是一个新的工具,可是在案例的制作过程中,还使用到了【调色板】、前景色、背景色的设置等知识点,那么对于这些已学过的知识点,则应让学生去做复习准备。
当学生看到给他们的“问题”后,就开始了他们的“备课”准备,认真阅读给出的案例,复习熟悉的知识点,收集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二、分析问题、形成假设
当小组同学收集了所有的问题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并可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解答,特别是小组成员通过热烈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将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一旦对问题的分析到了一定的程度,即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别于过去的教师一步一步教授的方式,教师事先没有告诉学生案例是如何制作的,只是告知所用到的工具,需要学生去仔细的研究案例,反复的去讨论、尝试,并且翻阅相关的书籍或去网上查找相关的信息,不断尝试、吸取经验,教师只是在学生的研究陷入思维漩涡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确定已知、确定所需信息、确定资源
确定已知道哪些关于问题的信息、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利用哪些资源以获取所需的信息、确定研究计划和安排。
当学生把案例中所使用到的工具都确定了,则可以很快的收集所需的信息,如【毛笔工具】的画笔颜色设置,画笔的笔头形状、笔头的粗细及画笔的透明度的变化可通过该工具的工具选项栏上的参数来直接调整等。
四、新旧信息整合、解决问题
学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把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整合、综合,然后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一旦明确了所有的信息,那么后面的步骤变得较简单了,这时小组的成员就能在共同的努力下对照案例来制作图像,并能够更深一步地进行自己的创作,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总结、应用知识
最后是总结、反馈,对解决结果进行评判,确定问题是否已解决,总结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我们只有不断的摸索符合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造就信息时代的有用人才。只是,PBL教学法的应用还在尝试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还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研究来成熟和发展它。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
2 张学权.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教学信息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