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过渡语是衔接教学各环节非常重要的桥梁,恰如其分的运用课堂教学过渡语不仅是评价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课堂教学过渡语的重要性和过渡方式做以概括和总结,希望对今后的高效课堂乃至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过渡语运用
  
  课堂教学过渡语,作为教师教学语言素质的一方面,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是教学技能之一。作为一名教师不知何用和不善其用都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效果和质量。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能否灵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过渡语在高效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过渡语呢?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于教材的每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架设一座桥梁式的过渡语,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
  “串糖葫芦”的作用。教学过渡语,就像串糖葫芦一样,把这些“山楂”(教学内容)串起来使其上下贯通,环环相扣,不落痕迹地把学生的思路由一个教学环节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给学生清晰的教学脉络。
  激发学生有意注意的作用。课堂教学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到引导作用。
  温固而知新的作用。在教学過渡时,采用铺垫式的过渡语,不仅使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而且有意的让学生思考已有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存在哪些内在的联系。
  二、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方式
  自然过渡式。即教者直接引入施教的内容。此类用语大多用于一堂课的开头。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说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的语言来过渡。例如:《美国》这节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过渡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同时也是2008年经济危机非常严重的国家,大家知道它是谁呢?”依据学情,学生的感知,设计过渡语导入,没有任何跳跃,自然引入新课。
  承上启下式过渡。此种类型的过渡语,是一种基本用语形式,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行。例如,《大洲和大洋》这节内容,教师的过渡语就可以直截了当的这样设计:“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那么在地球上最明显的差别就是陆地和海洋的差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陆地和海洋,即大洲和大洋。”
  小结式过渡。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以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例如,《黄土高原》这节内容,我们在学习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后,接着教师问:“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想出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呢?请大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结合教材图文资料来总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学生不仅能把教学的重点在脑子里再现出来,而且加深印象,巩固教学效果。
  疑问式过渡。教师用一句话把上环节中所讲述的内容说出来,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引入下环节施教内容。这类过渡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常用而又较好的一种过渡手段。例如,《中东》这节内容,在观看了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图片和相关视频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里的战争和冲突不断,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地区?”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产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过渡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再深入研究问题的提出方式,把握问题的层次和梯度,配之以声情并茂的表述,又将给课堂教学润色不少。
  铺垫式过渡。这类过渡语一般是把上一环节或几环节所学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或结合板书复述),然后过渡到下环节施教内容上来。例如,《新疆》这节内容,教师通过对新疆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征的复习,并配以板书,得出恶劣的自然条件,自然而然地引到新疆在这种环境下要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即特色的绿洲农业、畜牧业以及西部的能源开发。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帮助中等生、学困生重温上一环节的知识点,既有“温故”作用,又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
  转折式过渡。通过前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利用过渡语承转到下一环节内容的学习。这种过渡方式通常用于教学的环节之间。例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课中,对于近几年旅游业下滑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过渡语:“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了这里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傣家人们的生活也富裕起来了,但是不是这样就高枕无忧了呢?接着引出旅游业下滑的问题。通过承接前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又通过转折式的语言,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旅游业仍存在很多问题,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一堂课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学生有个清晰的内容框架,认清内在的联系,恰当的过渡语相当重要。课堂教学过渡语既是教师行业的用语,又是一种语言艺术,因此不仅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多听,还要多思考,勤于精心设计,逐步达到会用、善用、巧用的程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精炼教学过渡语,发挥它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学得轻松、学有所获,为课堂教学增辉添彩。
  
其他文献
[摘 要]快乐体育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它强调要以快乐的学习情绪貫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态度的多重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 教学    快乐体育教学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它强调要以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态度的多重目的。快乐体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兴趣的培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
[摘 要]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使他们在视、听、说方面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音、语流、语调、语感。  [关键词]目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普遍“活力不足”,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心翼翼地举手,唯唯诺诺地回答的局面。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充满活力的
[摘 要]小学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 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作课 设计  小学美术创造课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和立体造型创作课等多种课业。创作课是实施美育,开发智 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型。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 研究,重视形
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编排的。   一、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教养目标、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   教师在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处理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三类目标的关系时,应遵循“将智能发展目标放在首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教养目标为主线,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目标”的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通过语言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使学生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景教育是指在外语教学中运用于交际的社会情景。脱离了社会情景,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它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