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密集组网的干扰抵消技术研究与仿真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超密集组网技术解决了通信网络容量提升的问题,却引发了其网络架构内部各基站之间由于站间距过小导致的站间干扰,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相邻第三小区部分功率向用户发射干扰抵消增益的方法,以此抵消用户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并利用仿真软件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建模仿真,对技术使用前后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干扰抵消技术后,同级别信噪比条件下,系统误比特率均有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干扰抵消增益    瑞利衰落信道    256QAM
  一、概述
  伴随着万物互联、AR/VR、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各种高端理念的推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各类智能终端数量急剧增长。加之5G标准提出百万级接入/平方公里,用户体验速率需达Gbps,时延缩减至1ms等高要求,这些都促使通信网络向着更高流量、更多终端连接迈进,导致未来网络数据流量将会以千倍的速度增长,仅靠现有的技术已无法满足网络容量的需求,尤其是高热点区域。如何有效快速的解决网络容量成为5G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香农公式
  网络容量与带宽B和信噪比相关。由此可见,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要提高网络的容量,需要扩大通信网络带宽。实际工作中,频谱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各运营商分得的带宽是一定的。
  为此,学术界提出将覆盖区域内流量按照物理单元进行切分,通过大量部署高频段高带宽的微基站,缩小单位基站覆盖面积,切分区域内流量的方式,以达到满足业务覆盖系统,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继而形成了超密集组网。
  二、超密集组网中的干扰问题
  超密集组网技术解决了热点区域容量问题,却引发以下三大问题:第一,由于站间距减小导致的频繁移动性管理问题;第二,由于各类基站过密导致的站间干扰问题;第三,由于流量剧增导致巨大的回传压力问题。本文着重研究站间干扰问题。
  在超密集组网中,由于对网络中各类终端采用了分区管理方式,基站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低功率传输节点的密度进一步增大。该网络部署方式下,低功率傳输节点与各类终端的距离减小,发射功率大大降低,且非常接近,上下行链路的差别也越来越小。随着网络密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站间干扰和移动性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用户切换次数和切换失败率显著增加,影响用户的体验。本文以网络中的一个通信过程为例,模拟超密集组网的站间干扰问题。如图1所示。
  假设cell_1和cell_2覆盖区域内均存在一个激活用户,以cell_2与用户UE2_1的通信过程为例,按照传统的信号传输系统模型,用户UE2_1的接收信号r1,2中包含cell_2发送的信源信号、cell_1发送的干扰信号和通信信道中的噪声信号三部分,表示如下:
  ri, j表示第j个小区的第i个用户的接收信号, Hk,i, j表示第j个小区到第i个小区中第k个用户的信道系数,wn,m,i,j表示由第j个小区发送至第i个小区的信号给第m个小区第n个用户所使用的权值,noisy表示噪声,Si为第i个小区发送的信源信号,pi为第i个小区的功率。
  三、干扰抵消技术
  常用的干扰消除技术包括空白子帧、受限RLM/RRM(无线资源管理)测量、双向CSI测量、eICIC、FeICIC、CoMP等。
  干扰程度较轻微且分区较大时,可以使用Release-11提出的协同波束赋形/协同调度(CS/CB)等技术降低干扰。但该技术是利用多个小区为目标用户共同发送信号,占用资源过多,不利于热点高负载场景。
  对于热点场景,组网分区细致,区域内用户数量有限,此时往往难以调度到合适的用户在小区之间通过协作波束赋形。因此,用户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两个用户之间很难通过协同波束赋形/协同调度(CS/CB)进行干扰协作。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的干扰抵消技术,该技术利用服务小区获取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服务小区按照预定的权值、发送功率发送根据这些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达到干扰消除的目的。
  如图2所示,假设要实现cell_2对用户UE_2-1的通信过程,那么cell_1给其区域内用户UE_1-2发送的信号,将会对cell_2区域中的用户UE_2-1造成严重干扰,此时cell_2为受害小区,UE_2-1为受害用户;cell_1发送的信号即视为干扰信号,为降低UE_2-1受到的干扰,我们使第三方小区按照一定的功率发送干扰抵消信号w1,2,1,3S1,若在用户设备UE2-1侧,接受信号能满足以下条件,
  p1H1,2,1w2,1,1,1S1+p3H1,2,3w1,2,1,3S1≈0
  即可视为cell_2对用户UE_2-1的通信不受cell_1发送信号的干扰影响。
  四、仿真结果与分析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对该干扰抵消技术进行仿真。由于超密集组网多数情况下分布于密集城区,因此本次仿真选择适用于密集城区场景的瑞利衰落信道。
  本文仿真条件如下:
  调制方式:256QAM
  天线配置:4T4R
  信源帧数:10000
  信道类型:瑞利衰落信道
  干扰信号:高斯白噪声+cell_1发射干扰信号
  干扰抵消:cell_3发射干扰抵消信号
  接收机算法:MMSE算法
  仿真结果如图3:
  由仿真结果可见,使用干扰抵消技术后同级别信噪比条件下,通信系统误比特率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在Eb/N0=20时,误比特率由10-1级别提升至将近10-2级别。
  参  考  文  献
  [1]陶小峰,徐瑨,张平.超密集无线组网[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7
  [2]刘旭,费强,白昱,韩剑.超密集组网综述[J]. 电信技术,2019年1期
  [3]周桂森. 5G超密集组网关键技术与组网架构探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20年10期
  [4]宋军. 5G 超密集组网的探讨[J].  广西通信技术,2018年第3期
  [5]关荣超.基于 5G 超密集组网的网络规划新技术[J].  通信设计与应用, 2020 年 6 月
  [6]李晨.基于 5G 关键技术的超密集组网规划研究[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 年 4 月
  [7]吴 昊. 5G 无线接入网超密集组网设计方案前瞻 [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 年第16 期
  [8]张勍,盛 煜,冯 毅.超密集组网中的干扰管理技术研究[J].  无线通信 ,2019-07-16
  许学卿,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工作。
  郭丽华,中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无线仿真,数据交换专业工作。
  徐振戈,中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5G技术的出现,体现出了我国通信技术的新层次,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了新的可能。在电力通信系统当中也是如此,需要能够通过5G技术的应用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本文中,将就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 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电力通信系统中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配电网(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已快于经济水平的增长速度[1].且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全民医保"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北京为例,当前参保(合)率已高达95%以上[2],2012年1月1日起,原市属公费医疗人群纳入基本医疗保险,4月1日,农民工也开始陆续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对医保基金合理支出进行有效控制的需求.因此,为深化北京市医药卫生
期刊
【摘要】 短波通信是海上舰艇使用的重要通信手段,因短波自身特点通信不够稳定,很难满足通信需求。本文针对海上舰艇短波通信应用现状,结合短波通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就如何改进短波通信可靠性、提升舰艇通信保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短波通信 分集合并 自适应 人工智能  引言:  舰艇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受客观条件影响,主要依托无线通信同其它舰艇或岸基指挥所保持通联。在
【摘要】 使用箱线算法、OCSVM算法和三次指数平滑算法,构建出一套能准确反映网络运行特点的风险预测算法模型,深挖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并结合数字化专家经验,探索“事前预测”及“事后快速定界”的维护能力构建,构建VoLTE业务网络风险的预测及防范能力,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提升用户网络使用感知。  【关键词】 风险预测算法模型 VoLTE 感知  一、业务背景介绍  VoLTE作为4G和未来
【摘要】 低空风切变对飞行影响较大,伴随运输机持续增加,飞行量的不断加大,该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了。基于此,本文从低空风切变涵义与类型出发,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低空风切变危害、处置以及预警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低空风切变 危害 处置 预警  众所周知,低空风切变是在一定环境与气候背景下构成的,比如积雨云、雷暴雨等,这些强对流天气会出现低空风切变。相关研究表示,低空风切变具备变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对光缆通信线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光缆通信逐渐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急需对其进行新的设计和更新,来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地设计光缆通信線路,并针对光缆通信设计中的设计要点进行浅析。  【关键词】 光缆通信 线路设计 工程特点  引言:  通信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
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快速稳定发展,促进了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分配自动化、双向用户互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由此各种网格设备的规模、使用和通讯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只有将最新的5G通信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建设动力型因特网的过程中,企业才能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文章重点阐述了5G通信和泛在力物联网整合的价值和前景,提出了有效整合的具体对策,为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5G通信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主要探讨了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时具有的提高信号传输效率、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以及降低通信运营成本的优势,并对其具体的MIMO技术、物联技术、云端技术、人工智能、定向波束以及超高宽带等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5G移动 通信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  引言: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5G的通信技术在该环境中不断成熟,并且体现出了其多样
【摘要】 现阶段,随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生活水平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此新的现实形势下,我国消防工作在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化成为推动防火监督工作不断优化的有力工具,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改善以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减少消防事故。因而本文将简要论述目前信息化时代下防火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改善路径,以期可以为相关消防防火
【摘要】 中波天线作为发射台周边唯一高耸建筑物,雷雨天气极易遭受雷击,造成天调网络和发射机损坏而影响安全播出。本文介绍了多种防雷措施和接地系统改造方法,保障雷雨天气下中波发射台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中波天线 发射机 防雷措施  引言:  中波发射台一般位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城市郊区,由于附近高层建筑较少,中波天线作为周边唯一高耸建筑物,夏季雷雨天气极易遭受雷击,雷电电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