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对其实施质量监控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做好施工质量监控,是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科学保障资源的供应、保障工程按照预期完成、保证施工的质量的有力的措施,同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具有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实现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方法展开研究讨论,并实现施工现场质量体系的改进,从而使建筑产品的质量更加有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1、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与人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筑使用寿命的长短往往是由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的。如果工程质量不好,那就会对建筑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往往在维修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所以,大家都非常关心建筑工程建筑的质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并且比较复杂的领域,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是结构复杂,永久性,单体性,造型多变,规模大,固定性。
二是建筑材料包含有多种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
三是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很多的因素都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影响因素。
四是操作层文化素质低,劳动密集,生产周期长,多工种、多专业交织工作,工程施工复杂,队伍流动,场地分散,受季节性影响大等。
五是建筑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复杂,管理难度大,工艺工序环节多,组织管理体系随工程特点变化。
六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的质量只有在长期的使用情况下才会暴露出来,同时因为工程质量关系多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工程的质量的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都是比较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很多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也都是积极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质量,借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2.1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的原则是: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建筑产品是老百姓日常所必须的一种产品,并且由于长期使用,所以建筑质量的好坏,使用年限的长短,都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贯穿始终,切实保障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突出人的作用
作为控制建筑质量的核心因素,人是处于关键地位的。所以要把人放在主要的位置,积极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人的责任心,切实的把质量第一的理念放在首位,同时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杜绝不必要的人为失误,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
(3)强化全过程控制
就实际来看,控制工程质量,就要做好事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而不是事后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同时要强化对中间产品、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检查,而不是紧紧对质量的事前检查。
(4)要注重对数据的整理和运用,善于从数据中作出科学的判断。
(5)真正把规范、科学工程的理念贯彻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
2.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1)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2)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施工合同中规定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
(3)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及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
(4)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5)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
质量控制的管理标准主要是:
(1)GB/T1900-ISO9000族系列标准(根据需要的模式选用);
(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3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
1.3.1质量控制统计法
(1) 排列图法。它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
(2) 因果分析图法。它是用来寻找产生某种质量问题所有可能原因的有效方法。
(3) 直方图法。它是把从生产工序搜集来的产品质量数据,按数量整理分成若干级,画出以组距为底边,以根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矩形图。
(4)控制图法。它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
(5)散布图法。它是用来分析两个质量特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6)统计分析表法。它是用来统计整理数据和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表格,一般根据调查项目,可设计出不同格式的统计分析表,对影响质量的原因做粗略分析和判断。
2.3.2PDCA循环工作方法
PDCA循环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
(1)计划。计划阶段包含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2)实施。实施阶段是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
(3)检查。检查阶段是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
(4)处理。处理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反馈到下一部循环中去,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2.3.3现场质量检查
从实际中看,监督检查工序施工过程、开工检查都是现场质量检查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有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工程施工预验、隐蔽工程检查、工序交接检查、成品保护检查以及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等也都是主要内容。
总之,做好建筑质量的控制,一定要结合实际,采取最优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美]明克斯·约翰斯顿著.索盈,沈俊译.建筑施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周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手册[J].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肖维品.建设监理与工程控制[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4]蔡中辉.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实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
[5]马虎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6]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7]高秋利.建筑工程全过程策划与施工控制项目管理[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1、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与人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筑使用寿命的长短往往是由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的。如果工程质量不好,那就会对建筑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往往在维修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所以,大家都非常关心建筑工程建筑的质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门类,并且比较复杂的领域,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是结构复杂,永久性,单体性,造型多变,规模大,固定性。
二是建筑材料包含有多种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
三是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很多的因素都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影响因素。
四是操作层文化素质低,劳动密集,生产周期长,多工种、多专业交织工作,工程施工复杂,队伍流动,场地分散,受季节性影响大等。
五是建筑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复杂,管理难度大,工艺工序环节多,组织管理体系随工程特点变化。
六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的质量只有在长期的使用情况下才会暴露出来,同时因为工程质量关系多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工程的质量的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都是比较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很多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也都是积极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质量,借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2.1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的原则是: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建筑产品是老百姓日常所必须的一种产品,并且由于长期使用,所以建筑质量的好坏,使用年限的长短,都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贯穿始终,切实保障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突出人的作用
作为控制建筑质量的核心因素,人是处于关键地位的。所以要把人放在主要的位置,积极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人的责任心,切实的把质量第一的理念放在首位,同时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杜绝不必要的人为失误,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
(3)强化全过程控制
就实际来看,控制工程质量,就要做好事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而不是事后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同时要强化对中间产品、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检查,而不是紧紧对质量的事前检查。
(4)要注重对数据的整理和运用,善于从数据中作出科学的判断。
(5)真正把规范、科学工程的理念贯彻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
2.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1)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2)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施工合同中规定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
(3)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及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
(4)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5)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
质量控制的管理标准主要是:
(1)GB/T1900-ISO9000族系列标准(根据需要的模式选用);
(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3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
1.3.1质量控制统计法
(1) 排列图法。它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
(2) 因果分析图法。它是用来寻找产生某种质量问题所有可能原因的有效方法。
(3) 直方图法。它是把从生产工序搜集来的产品质量数据,按数量整理分成若干级,画出以组距为底边,以根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矩形图。
(4)控制图法。它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
(5)散布图法。它是用来分析两个质量特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6)统计分析表法。它是用来统计整理数据和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表格,一般根据调查项目,可设计出不同格式的统计分析表,对影响质量的原因做粗略分析和判断。
2.3.2PDCA循环工作方法
PDCA循环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
(1)计划。计划阶段包含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2)实施。实施阶段是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
(3)检查。检查阶段是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
(4)处理。处理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反馈到下一部循环中去,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2.3.3现场质量检查
从实际中看,监督检查工序施工过程、开工检查都是现场质量检查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有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工程施工预验、隐蔽工程检查、工序交接检查、成品保护检查以及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等也都是主要内容。
总之,做好建筑质量的控制,一定要结合实际,采取最优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美]明克斯·约翰斯顿著.索盈,沈俊译.建筑施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周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手册[J].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肖维品.建设监理与工程控制[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4]蔡中辉.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实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
[5]马虎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6]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7]高秋利.建筑工程全过程策划与施工控制项目管理[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