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引擎促进城市发展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从其在希腊诞生之日起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奥运更是深深地打上了城市的烙印,这是城市经济社会的聚合效应、裂变效应和辐射使然。不同城市及其元素与奥运的结合,使奥运既延续了体育盛会的血脉,又凸现出超越体育的魅力。
  
  在我看来,奥运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次经济盛会,文化盛会;奥运不仅是主办城市的盛会,也是主办国其它城市的盛会,甚至是全球城市的盛会。奥运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奥运不仅是挑战,更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发展机遇。奥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奥运给每一个城市创造机遇
  
  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的时间,奥运创造的经济发展机遇除了摆在北京这个奥运会主办城市,青岛、天津、秦皇岛、上海、沈阳等奥运项目城市,以及一些有奥运预赛项目的城市面前之外,同时还有更多的份额摆在了全国600多个城市面前,如何搭载这一强劲的奥运引擎,使自己的城市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是一个不应回避的关键问题。
  人所共知:北京奥运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有专家预测它将带来中国GDP0.3%-0.5%增长率;就业岗位、交通建设、旅游收入、汽车需求、住房需求、各类产品需求,以及餐饮、环保、商业、教育、文化……等等市场增量巨大,何况还有不可估量的可持续的后奥运时代的经济拉动作用。
  但是,有些城市的领导人只是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艳羡有奥运项目的城市,或者计算着奥运与自己城市的距离。这其实是还没有寻找到城市与奥运经济的契合点。
  奥运作为体育盛会是受到一定的时空条件限制的,但奥运作为一种经济引擎,却超越了时空上的限制。
  奥运经济影响、辐射的产业和市场远远超出了主办地城市经济的范围,与之相关的产业例如建筑、交通、传媒、电信、旅游、卫生、文化、服务等等可以说能够辐射到每一个城市及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每一个主体——企业组织和个人。
  历届奥运皆是如此,而我国企业就曾成功的介入了以前的奥运经济。曾记否:
  浙江大峰实业公司就曾获得雅典奥运会座椅采购;
  浙江温州小商品在悉尼奥运会上收入2.13亿美金;
  北京奥运对于我国所有的城市而言,更是商机无限。
  先期已经有许多城市抓住了这个机会,但更多的城市是错过了的。例如:奥运场馆的建设,钢铁、建材的提供、器材设备的订购,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指定产品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契合点等等。
  
  加速城市经济国际化进程
  
  全球有65%的体育用品由中国制造。可是我们的体育产品由于种种原因依然缺乏竞争力——耐克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合作伙伴,阿迪达斯是北京奥运的合作伙伴。
  体育产品产业发达的城市如何抓住北京奥运的商机加速其品牌的国际化、规范化的进程、提高其竞争力呢?举一反三,我们城市的其他产品其他行业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呢?
  如果我们借奥运之势,解决了其中的一两个问题,其经济方面的收获会是多大呢?相信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开发利用体育设施以及相关市场
  
  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国遍布全国各市的体育场馆共有850080个,但是面临着诸如使用率低、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品牌服务不到位等因素的困扰。
  ——如何在北京奥运带来的体育热潮到来时加大体育设施的利用和开发呢?
  ——中国有6万多座体育场,每年有600万场纳入国家体育总局的赛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3个亿。
  ——如何开拓体育保险市场呢?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可以拉升自身的产业经济的潜在市场。
  
  借势打出城市品牌
  
  已经有城市从这个角度精心地运筹策划。
  例如有的地方提前为城市的2008赋予特殊意义,无论是“激情”也好,“和谐”也好,总的来说是在借奥运的势。在别出心裁,以独特的方式塑造和强化自己城市品牌形象方面,人们注意到了西安。
  西安市提出了一个口号——奥运在北京,旅游在西安。但是,它不仅仅是口号,它更是一个北京奥运拉动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显然看透了奥运经济对体育约束的超越,将北京奥运这一经济引擎和西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提升到一个城市品牌的策划层面。这是一个智慧的介入方式,面对奥运会的国际观众,非常明确地指明了——来到中国,看完奥运,一定要来西安。它对西安的城市经济会产生多大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细处着眼,小中见大
  
  营销学理论中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阿姆斯特丹体育馆的厕所长期闲置,一家有远见的造纸厂商把它承包了下来,体育馆省去了所有的保洁和纸张费用,而纸张上的企业标志却让每一个来体育馆参赛者和观众都知晓了这个品牌。一个城市的决策者如何具有睿智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是能否借好势的关键要素。
  北京奥运会上必然需要许多小消耗品,如何在这些小物品上体现出文化创意,体现出地方特色,使之进入北京乃至全国、全世界市场,也不失为一个小城市的借势方式。
  有人提出:奥运会期间恰是北京的雨季,如果谁研制出了一种在风雨中依然飘扬的小旗,那不仅是可观的定购数量的问题了,你的形象也就随之而起。
  
  捆绑营销,借船出海
  
  有的小城市虽然没能取得奥运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没有条件直接的对自己的城市进行营销,那么是否可以和获得奥运特许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譬如和已经获得奥运特许的品牌进行本地茶叶、纪念品乃至于文化景点、历史符号的捆绑合作呢?与已经获得奥运特许的啤酒品牌进行食品的捆绑,与已经获得奥运特许的宾馆进行诸多产品等合作呢?
  在这方面洛阳的“小破孩”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们通过与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首批获奖产品的“伴嘴”瓜子的合作,让“小破孩”成为“伴嘴”瓜子的形象代言人,“小破孩”的动画形象上了“伴嘴”瓜子的外包装——“小破孩”间接搭上奥运“顺风车”。“伴嘴”瓜子和“小破孩”合作仅几个月时间,“伴嘴”瓜子的销售额,很快由5000万元,激增到1亿元。
  但是,洛阳市政府似乎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没有利用“小破孩”的东风,乘势而上,打造继龙门石窟、牡丹之后的又一“城市名片”,竖起建设新兴支柱产业的大旗,这似乎是一个遗憾。
  
  剑走偏锋,隐性营销
  
  隐性营销是历届奥运会上企业的借势方式。城市也不妨剑走偏锋,巧打擦边球。
  悉尼奥运期间,柯达作为赞助商在主新闻会议中心里为人们分发和免费冲洗胶卷,而富士在主新闻中心外面也为人们分发和免费冲洗胶卷。很多人认为富士是这次奥运会的赞助商。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锐步公司是鞋类赞助商。但是,结果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耐克。原因是耐克除了在当时搞了一些大型的观众参与的活动之外,还雇用了大批大学生在体育馆外向观众分发一种胸牌挂绳,便于观众携带门票。在挂绳上面印有耐克商标,当大量的带有耐克商标的挂绳出现在赛场,出现在观众胸前的时候,人们误认为他们是奥运的赞助商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一个城市找出一个理由,开发带有城市标识的太阳帽、丝绸制品等,通过免费派发的方式进入奥运会场,那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
  
  巧借活动,长驱直入
  
  奥运在即,许多地方性的、全国性的活动不胜枚举,如何巧借活动的方式,长驱直入驶进奥运的港湾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民间美术的活动,可以使一个城市的民间美术工艺制作品进入奥运城市的市场,进入奥运国际来宾的眼帘;一个美食活动,可以使一个城市的小吃扬名国际;一个风俗风情的活动也肯定能够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山东雪青茶发起的“雪青与中华茶人为奥运喝彩”万人签名活动,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人们记住了山东省日照市。
  
  着眼长远的后奥运经济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过程,北京奥运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奥运的聚合效应,在一定的时期内,必然吸引国际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国集中,也就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各个城市应该做好准备,积极研究这些先进生产要素与自身经济社会的结合点,只要这个点找到了,你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点都会如期而至。北京奥运的聚焦效应,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各个城市有幸占有了这一当代经济最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城市经济要素放到国际社会这一大背景下,为自己企业更快地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每个城市与奥运经济这一强劲引擎的契合点又何止于斯?
  我们只要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打造好自己的城市品牌,就能使奥运引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结合产生最大的效益。
其他文献
以北江夏季高浊度原水为试验水样,观察了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单独混凝工艺以及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协同混凝工艺的效能,同时找出了在相同聚合氯化铝投药量条件下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区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即把长期以来“挂帅”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列为预期性指标,而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知道乌海地处大陆深处气候干燥多风,周边又有三大沙漠包围,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提出建设宜居城市基于什么考虑?
本文以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为依据,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利用高锰酸钾去除原水中锰的不同效果,并运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任何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源水中的锰含量高低投加适
一、概述1.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的容量为14.6亿km3,其中海水、咸水14.21亿km3,占97.3%。
“经济转型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必经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战略举措”    城市經济转型就是一种增量型、结构型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转型,发展动力转型,招商引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等。经济转型不同于转轨,转轨是一种制度性、根本性的变革。用自然科学思维,转轨就相当于物质的根本性变化,相当于发生化学反应,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如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