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以及历史课程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历史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课程资源的种类很多,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将大大有益于我国的历史教学和提高整个民族的历史素质。
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许多课程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开发利用而进入课程。很多教师认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所以对课程开发积极性不高。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改变历史教育过分重视技能教学的现状,并将其提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仅仅靠学科的课程资源和学校内的课程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打破学科本位和教材中心的观念,拓展历史课程内容的空间,充分运用各种相关的教育资源,将各种资源整合到历史课程中来,才能真正发展历史教育。
三、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1.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也是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现在的新教材,其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其中的导言、彩图等都是辅助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帮手。像“课前提示”“自由阅读卡”这些都是课改后新增加的内容,是对各课内容中某一内容的扩充和延伸,长期坚持阅读对拓宽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了解有极大的益处。历史教材、各科课本只是有限的文本资源,所以我们在对其充分利用后,就应把眼光放在更广、更多的文本利用上,如图书室就是一座文本宝藏,它容纳了大量先辈的智慧精华以及最新的史学动态,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非常重视这一资源的利用。此外,师生私人藏书、所订刊物、往届学生的优秀文章等也是重要的文本资源。
2.巧用电教多媒体。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电教多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讲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为了表现长征精神,我使用多媒体播放了录像。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了过去,使学生有了一种深切的感悟,很容易就领悟了长征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電教多媒体外,模具、图表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好帮手。比如,在讲到雕版印刷的时候,我给学生演示了我刻好的字,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这样就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融入历史,最终认识了历史。
3.感悟身边的历史。教师应利用所处周边环境的历史遗迹、遗物进行实物教学,让这些历史“自己说话”给学生带来临场感和真实感。这样不但可以刺激学生的思考,亦具有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比如,我带领学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调查北戴河的别墅,了解北戴河的历史文化。
4.充分利用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就是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变化入手来安排课程。比如,在“玩中学历史”环节,就设计带领学生参观山海关抗战纪念碑、五峰山李大钊故居、秦皇求仙入海处、碣石山等。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可以看得见的证据,研究身边的历史,并且实地参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了乡土史中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更能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四、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可有效补充课本资源的不足,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此外,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资源开发可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众多的课程资源开发并整合到历史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大量与历史知识、社会生活接触的机会和相关学科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视野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开阔,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为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处理各种工作、生活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历史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课程资源的种类很多,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将大大有益于我国的历史教学和提高整个民族的历史素质。
二、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导致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许多课程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开发利用而进入课程。很多教师认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所以对课程开发积极性不高。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改变历史教育过分重视技能教学的现状,并将其提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仅仅靠学科的课程资源和学校内的课程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打破学科本位和教材中心的观念,拓展历史课程内容的空间,充分运用各种相关的教育资源,将各种资源整合到历史课程中来,才能真正发展历史教育。
三、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1.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也是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现在的新教材,其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其中的导言、彩图等都是辅助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帮手。像“课前提示”“自由阅读卡”这些都是课改后新增加的内容,是对各课内容中某一内容的扩充和延伸,长期坚持阅读对拓宽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了解有极大的益处。历史教材、各科课本只是有限的文本资源,所以我们在对其充分利用后,就应把眼光放在更广、更多的文本利用上,如图书室就是一座文本宝藏,它容纳了大量先辈的智慧精华以及最新的史学动态,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非常重视这一资源的利用。此外,师生私人藏书、所订刊物、往届学生的优秀文章等也是重要的文本资源。
2.巧用电教多媒体。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电教多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讲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为了表现长征精神,我使用多媒体播放了录像。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了过去,使学生有了一种深切的感悟,很容易就领悟了长征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電教多媒体外,模具、图表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好帮手。比如,在讲到雕版印刷的时候,我给学生演示了我刻好的字,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这样就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融入历史,最终认识了历史。
3.感悟身边的历史。教师应利用所处周边环境的历史遗迹、遗物进行实物教学,让这些历史“自己说话”给学生带来临场感和真实感。这样不但可以刺激学生的思考,亦具有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比如,我带领学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调查北戴河的别墅,了解北戴河的历史文化。
4.充分利用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就是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变化入手来安排课程。比如,在“玩中学历史”环节,就设计带领学生参观山海关抗战纪念碑、五峰山李大钊故居、秦皇求仙入海处、碣石山等。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可以看得见的证据,研究身边的历史,并且实地参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了乡土史中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更能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四、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可有效补充课本资源的不足,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此外,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资源开发可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众多的课程资源开发并整合到历史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大量与历史知识、社会生活接触的机会和相关学科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视野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开阔,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为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处理各种工作、生活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