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癫痫性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整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0054-01
  癫痫性精神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患者大脑的受累部位与病理生理改变的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都可能引发精神障碍,并且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本组研究抽取了60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观察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60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2]中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经脑电图与脑地形图检查确诊。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6±2.1)岁;住院时间6d~3个月,平均住院时间(36.0±2.0)d。
  通过临床观察主要表现为:①精神病症状出现距癫痫始发时间1~20年,其中22例≤5年、38例5~20年;②癫痫发作类型:32例大发作、16例失神小发作、1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③精神症状发生与癫痫发作频率之间的联系:发生精神症状时,30例癫痫发作明显减弱或停止发作、12例发作次数增加、18例发作次数无明显改善;④病前性格及脑电图:病前性格内向与外向分别为36例、24例;脑电图正常与异常分别为42例、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住院时间及病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无论癫痫发作与否,均需安排在安全且容易观察的病房,指导患者注意休息、控制情绪及避免强光刺激等,以此规避意外发生。合理饮食,多食清淡、富含高蛋白质等食物,忌辛辣食物[3]。如果患者服药之后发生头晕、嗜睡及皮疹等副作用,需及时报告责任医生,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的特点,尽可能解决患者的疑问,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另外,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冲动、害怕及恐惧等;因此,护理人员便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还可以例举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对症护理。当患者发生癫痫先兆或发作的时,应及时帮助患者行平卧位,使用毛巾垫在上下牙间,同时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以此规避咬舌与下颌脱臼等情况。将抽动的四肢进行扶持固定,以此规避碰伤情况的发生。患者抽搐缓解后,把患者头偏向以一侧,以此防止窒息。如果出现呼吸不顺等窒息情况,需及时采取人工呼吸措施,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吸氧或注射呼吸兴奋剂等。另外,还需要对患者的抽搐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进行认真监测,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同时对患者脉搏、血压、呼吸及意识等变化进行严谨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1.3 判定标准
  采取调查问卷[4]的方式,了解并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n×100%。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观察组:30例,21例满意,8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96.67%总满意度;对照组:30例,14例满意,5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63.33%总满意度。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中,癫痫性精神障碍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发作性;另一类为发作性[5]。其中,发作性精神障碍和大脑反复异常发电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情绪暴躁、精神运动性发作及短暂精神分裂症样分作等。另外,非发作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人格改变及智能衰退等。癫痫反复发作会致使脑组织经常发生水肿、充血及缺氧等变化,极易使脑组织缺乏营养,进一步使脑功能遭受损伤,从而加快精神症状的发作。本组抽取了6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素丽.白福秀.癫痫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7:82-83.
  [2]许振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0:111-113.
  [3]崔永璐.利培酮片治療癫痫性精神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04:59-60.
  [4]杨萍.黄圣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5:268-270.
  [5]马君.李民.姜兴禄.张爱华.老年患者术后急性精神障碍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5:31-34.
  作者简介:敬红菊,1987.9月出生,女,汉族,四川省遂宁市,2010年毕业于绵阳医科学校,护理专业,现就职于四川省遂宁市民康医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的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作出汇总统计,并对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作出指导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所有患者的14.17%,其中有出现低钾血症、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各有3例,分别占所有患者的2.50%,出现水肿、咳嗽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于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影响。方法: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2012年01月至2013年08月入院的颅脑损伤后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7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疗法,观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影响。结果: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特点、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由其引起的温度裂缝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可在工程实践中参考应用。
【摘要】 目的 总结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 我院9例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治愈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较为常见,加强术后护理和全面、准确的病情观察及判断可以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患
【摘 要】 目的:探讨通脉养心丸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通脉养心丸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组间比较具
【摘 要】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标准组,每组48例,标准组采取常规专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专科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两周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1.7%,高于标准组的75.0%,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