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障碍是加剧围手术期病情甚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能够很好地改善脑水肿,为治疗原发疾病创造条件。本文将近2年来治疗的16例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7~76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9例,听神经瘤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高颈段髓内肿瘤2例,颅内转移瘤1例,三脑室内肿瘤1例。呼吸障碍原因:中枢性呼吸障碍6例,ARDS 3例,COPD病人术后感染1例,呼吸肌群麻痹2例,误吸性肺炎2例,术后麻醉物蓄积1例,肺部转移瘤1例。rn1.2 治疗方法:采用BEAR1000型呼吸机,呼吸模式SIMV+PSV。本组16例病人均在发生呼吸障碍后及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建立通畅人工气管。呼吸机最初参数设定使病人保持轻度过度换气状态。完全无呼吸自主病人,呼吸机通气量:MV 12~15L/min,TV按15ml/kg、RR15~20次/分;有自主呼吸病人,适当减少机械通气量,同时给予PSV 5~15 cmH2O,FiO2从0.8开始,缺氧纠正后及时调至0.4以下。ARDS适当应用PEEP 3~5cmH2O。药物的使用:对于中枢性通气过度、自主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钟、呼吸运动幅度浅的病人给予镇静、肌肉松弛药物,必要时给予阿片类镇痛药抑制呼吸。周围性呼吸肌麻痹,自主呼吸频率<10次/分,通气量不足及兴奋、癫痫频发者不使用呼吸兴奋剂,但在自主呼吸频率<10次/分、潮气量大于300ml及逐渐撤离呼吸机的过程中可用。皮质激素:药理剂量皮质激素可抑制缺氧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稳定溶酶体膜、改善脑代谢,对脑水肿有一定预防、治疗作用,本组可给予地塞米松10mg/次 q6~q8h,同时给予胃粘膜保护药。巴比妥类药物:适当应用不但可控制部分病人癫痫发作,增加对气管插管的耐管程度,防止自主呼吸对抗,还有降低颅压的作用,本组应用中效、短效巴比妥制剂如戊巴比妥钠或硫贲妥钠,其中硫贲妥纳首剂为15mg/kg,以后4~6mg/kg/h静脉滴注。合理应用抗菌素,尤其是长期呼吸机产治疗病人应采用敏感性抗菌素,防止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