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期建造的干线公路桥梁,因其设计缺陷及承载力的不足,危旧桥的加固改造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G312线牌路桥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G312线牌路桥;改造;施工;质量;管理
牌路桥位于酒泉市境内,桥梁桩号为:G312线K2855+989,建成于1974年,上部结构为4-10米钢筋混凝土二角板拱桥,桥面宽8米,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1996年两侧各加宽2米,加宽后的桥面宽为12米,加宽部分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
该桥主要病害为:拱板出现纵横向裂缝,缝宽超过限值;桥面渗水腐蚀拱板。针对以上病害,确定改造方案为:1、拆除原桥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拱及拱上建筑,拆除桥梁墩台帽;2、预制安装4-10.66米空心板36块;重新浇筑混凝土桥墩、台帽;3、现浇13cm厚C40#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4、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撞墙;5、设置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各2道。
一、规范建设程序
1)我段在接到牌路桥加固改造施工的任务后,成立了加固改造工程现场办,通过招投标选择了施工队伍。
2)为了保证本工程所用砂石材料的质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产品质量稳定、料源充足、诚信度高的嘉峪关鑫徳盛商贸有限公司作为本工程的供应商。
为了使建筑材料统一,可以进行统一招标,便于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标准,规范化的操作大大减少施工成本。
二、加强开工前的现场检查
施工队伍进场后,现场办通过核对人员和设备的进场情况,以确保人员和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其次检查材料的加工和堆放场地是否硬化,钢筋、水泥堆放是否离开地面(至少30cm),同时检查原材料是否分类码放整齐,是否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详细标识钢筋水泥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进场数量、试验状态(合格)及试验编号、进场日期等)。
为确保砼质量稳定,我们选用具有电子计量系统的强制式JS750型作为主机,JS350型作为备用机的方案。
三、抓好试验检测及开盘的管理
1、抓好试验检测
在项目办成立后,选择具有试验检测资质的试验人员组建了工地试验室,健全了试验检测制度。在工地试验室不具备相应试验能力的试验,由工地试验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送管理局试验检测技术服务中心或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
工地试验室在每次砼开盘前,都要现场对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含水量,调整用水量,并出具本次的砼配合比通知单,告知搅拌机操作手。试验人员在砼搅拌现场及浇筑现场还要随机检查坍落度,特别是首盘砼坍落度更是要严格控制。
2、加强砼开盘的管理
经过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由现场工程师填写砼浇筑申请单,拌和站负责人在收到该申请单后才能开盘。如果没有申请单或没有现场工程师签字的申请单拌合站不得开盘。
3、坚持技术交底
由于梁板预制是牌路桥改造工程中的重点,现场办就针对梁板施工,进行了3次技术交底工作,分别是梁板底座的制做和预制、张拉以及梁板安装的技术交底。通过这3次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了该工程的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规范的要求,很好地起到了指导施工的作用。
四、落实“三检”制度及“三不放过”原则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同一工序施工的人员进行自检和互检,经自检合格后,报现场办质检人员进行检验,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只有在所有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同时做好原始记录。如在检验中如出现质量问题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通过总结,改进很好地杜绝了在同类工程施工中同一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推行首件认可制
以梁板施工为例,在梁板预制前,首先要制定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通过技术交底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
我们把第一片施工的梁板作为首件工程,并将第一片梁的每一个工序作为首件工序。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发现底板砼浇筑结束时间到腹板砼浇筑的时间间隔太长,后来通过更换空压机、提前五分钟拌制砼、由一端改为两端同时振捣,错开高温施工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因时间间隔太长,导致的砼接茬不良问题。
六、加强砼振捣前的检查与浇筑工艺的控制
1)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都要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在检查时注意查看模板内有无的杂物、缝隙、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钢筋上有无污垢等情况。
2)在墩柱、防撞墙施工中砼通过串筒或导流槽下落砼,有效的解决了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的规范要求。
3)在墩台帽砼施工中按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保持5cm~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cm~10cm,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以砼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止,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捣边慢慢提出振动棒,同时还要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七、紧抓砼养生不松懈
在墩、台帽浇筑完成,待表面收浆后,要尽快先带模洒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派专人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28天。覆盖物不得污染、损伤砼,在养生期内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为做好梁板的养生工作,预应力空心板采用的养生方法是:在板顶覆盖2cm厚干净的中粗砂进行洒水养生;边板外侧采用简易的喷灌式养生,即用与梁板同长的PVC塑料管,安放在翼缘板与腹板的结合部,同时在塑料管上扎针眼大小的孔,一端堵死,一端与水管相连,间隔30分钟喷洒一次。很好地解决了因砼干缩引起的裂缝问题。
八、结束语
总之,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紧抓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严格把好质量关,工程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M].交通出版社2011.8.
[2]王亚玲《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探讨》《交通标准化》2013年.第2期.
[3]王菊萍.《浅析路桥施工管理》.《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
【关键词】G312线牌路桥;改造;施工;质量;管理
牌路桥位于酒泉市境内,桥梁桩号为:G312线K2855+989,建成于1974年,上部结构为4-10米钢筋混凝土二角板拱桥,桥面宽8米,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1996年两侧各加宽2米,加宽后的桥面宽为12米,加宽部分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
该桥主要病害为:拱板出现纵横向裂缝,缝宽超过限值;桥面渗水腐蚀拱板。针对以上病害,确定改造方案为:1、拆除原桥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拱及拱上建筑,拆除桥梁墩台帽;2、预制安装4-10.66米空心板36块;重新浇筑混凝土桥墩、台帽;3、现浇13cm厚C40#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4、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撞墙;5、设置桥面连续及伸缩缝各2道。
一、规范建设程序
1)我段在接到牌路桥加固改造施工的任务后,成立了加固改造工程现场办,通过招投标选择了施工队伍。
2)为了保证本工程所用砂石材料的质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产品质量稳定、料源充足、诚信度高的嘉峪关鑫徳盛商贸有限公司作为本工程的供应商。
为了使建筑材料统一,可以进行统一招标,便于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标准,规范化的操作大大减少施工成本。
二、加强开工前的现场检查
施工队伍进场后,现场办通过核对人员和设备的进场情况,以确保人员和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其次检查材料的加工和堆放场地是否硬化,钢筋、水泥堆放是否离开地面(至少30cm),同时检查原材料是否分类码放整齐,是否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详细标识钢筋水泥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进场数量、试验状态(合格)及试验编号、进场日期等)。
为确保砼质量稳定,我们选用具有电子计量系统的强制式JS750型作为主机,JS350型作为备用机的方案。
三、抓好试验检测及开盘的管理
1、抓好试验检测
在项目办成立后,选择具有试验检测资质的试验人员组建了工地试验室,健全了试验检测制度。在工地试验室不具备相应试验能力的试验,由工地试验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送管理局试验检测技术服务中心或兰州交通大学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
工地试验室在每次砼开盘前,都要现场对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含水量,调整用水量,并出具本次的砼配合比通知单,告知搅拌机操作手。试验人员在砼搅拌现场及浇筑现场还要随机检查坍落度,特别是首盘砼坍落度更是要严格控制。
2、加强砼开盘的管理
经过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由现场工程师填写砼浇筑申请单,拌和站负责人在收到该申请单后才能开盘。如果没有申请单或没有现场工程师签字的申请单拌合站不得开盘。
3、坚持技术交底
由于梁板预制是牌路桥改造工程中的重点,现场办就针对梁板施工,进行了3次技术交底工作,分别是梁板底座的制做和预制、张拉以及梁板安装的技术交底。通过这3次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了该工程的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规范的要求,很好地起到了指导施工的作用。
四、落实“三检”制度及“三不放过”原则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同一工序施工的人员进行自检和互检,经自检合格后,报现场办质检人员进行检验,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只有在所有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同时做好原始记录。如在检验中如出现质量问题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通过总结,改进很好地杜绝了在同类工程施工中同一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推行首件认可制
以梁板施工为例,在梁板预制前,首先要制定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确定自检体系和质量责任人。通过技术交底明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以及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
我们把第一片施工的梁板作为首件工程,并将第一片梁的每一个工序作为首件工序。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发现底板砼浇筑结束时间到腹板砼浇筑的时间间隔太长,后来通过更换空压机、提前五分钟拌制砼、由一端改为两端同时振捣,错开高温施工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因时间间隔太长,导致的砼接茬不良问题。
六、加强砼振捣前的检查与浇筑工艺的控制
1)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都要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在检查时注意查看模板内有无的杂物、缝隙、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钢筋上有无污垢等情况。
2)在墩柱、防撞墙施工中砼通过串筒或导流槽下落砼,有效的解决了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的规范要求。
3)在墩台帽砼施工中按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保持5cm~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cm~10cm,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以砼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止,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捣边慢慢提出振动棒,同时还要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七、紧抓砼养生不松懈
在墩、台帽浇筑完成,待表面收浆后,要尽快先带模洒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派专人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28天。覆盖物不得污染、损伤砼,在养生期内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为做好梁板的养生工作,预应力空心板采用的养生方法是:在板顶覆盖2cm厚干净的中粗砂进行洒水养生;边板外侧采用简易的喷灌式养生,即用与梁板同长的PVC塑料管,安放在翼缘板与腹板的结合部,同时在塑料管上扎针眼大小的孔,一端堵死,一端与水管相连,间隔30分钟喷洒一次。很好地解决了因砼干缩引起的裂缝问题。
八、结束语
总之,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紧抓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严格把好质量关,工程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M].交通出版社2011.8.
[2]王亚玲《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探讨》《交通标准化》2013年.第2期.
[3]王菊萍.《浅析路桥施工管理》.《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