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江苏高考听力谈高考英语听力备考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1年江苏高考听力情况简介
   2011年江苏高考听力语速正常,总体难度略有提高。无论是第一节的短对话还是第二节的长对话,听力材料的信息量较大,反映真实的生活情景,口语材料丰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最后一段材料是关于采访对做梦的研究,四道题中有三道题是以“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另一道题是关于受访者的观点,有一定难度。这段材料的四道题对考生的听力和所听材料的理解有较高要求。
   二、高考听力命题特点
   1、听力测试是考查学生理解口头语言能力的测试。听力测试的材料比阅读材料要容易,基本上没有超纲的词语(但常会出现一些陌生的人名或地名)。
   2、大多数听力材料来源于英语国家的生活会话,题材广泛,涉及英语国家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听起来自然真实,
   3、对话或独白都通过具体语言内容表明一个特定的语境。理解语境是把握所听内容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前提。
   4、材料一般由10段左右的对话和独白构成,总词数为850左右。除了一些专有词外,材料中一般没有生词。
   5、答案分布均匀,各选项的答案总数接近于平均值。
   6、语速一般为150-170wpm。
   三、听力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江苏卷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于听力,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四、高考听力命题趋势
   近几年高考测试内容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类,非常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涉及的生活领域更广,短对话的层次将提高,语速相对增加,难度和梯度加大,涉及数字记忆和计算的试题将减少,提问方式更加注意整体。因此,听力最后的冲刺训练应紧扣日常英语,应作好专项听力的强化训练,掌握同一话题的不同角度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分辨能力,坚持每天20分钟左右的听力训练,熟悉外国人的原声发音,把握英美人的习惯停顿和连读,不断巩固自己对听力及时反馈的判定能力。
   五、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建议
   1、平时多朗读,模仿磁带,大声、快速地(像学习疯狂英语那样)朗读听力教材,从而提高自身的语音、语言水平。尤其是要掌握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语调、连读、重读、弱读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异。例如:wanna=want to,gonna=going to。
   2、增加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的了解,则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举个例子:假如学生不了解感恩节的知识,那么在听一篇关于感恩节的文章时,对于它是否固定在每年某一天,以及为什么人们要在那一天吃南瓜、火鸡等细节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3、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训练,持之以恒。所谓精听,就是选择一本听力材料,听到快要背出的程度。最好能听写其中的部分内容。所谓泛听,就是多听听英语歌曲,看看英语电影及听其它一些听力材料如电台广播VOA和BBC等。
   4、重视解题技巧。听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的。听力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⑴调整心态,集中注意。要充分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和听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时间速读一遍题目和全部选项。在听的过程中全神贯注。考试过程中有一、二题没有抓住很正常,千万不要为此慌张,耽误下面答题。沉着冷静,精力集中,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考生务必克服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情放松,充满自信。不要因为前一题没有听懂而影响情绪,也不要因为某个词没有听懂而苦思冥想,从而影响下面的内容。做题时要果断而决不能犹豫不决,以致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形。
   ⑵听前预读有的放矢。考生拿到试卷后利用听之前的时间及题与题之间的间隙时间,快速抢读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录音能提高准确率。抓住细节。注意题目的背景声音,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重音。对话或独白往往发生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例如关于天气、问路、购物、事务安排等等,它们都有一套常用的词汇和句型。如果能够掌握,将有助于判断话题的范围,极大地提高理解程度。不同场合的对话内容与背景声音有一定的联系。
   ⑶要注意学会捕捉意群。以关键词语和句子为基础,迅速捕捉大意,切忌刚开始就企图将每一个单词都搞清楚。紧紧围绕6个“W”(when\where\what\who\whyhow),边听、边推测、边选择。
   ⑷注意特殊词汇和句型。听力中一般不会出现过于书面化的语法或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但是会出现结构简单而修饰成分比较多的长句。句子的时态、语气、语态经常决定说话的意图。would rather、I wish等表示与事实相反的表达方式。随听随记,无把握就猜。对于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地名和人名等关键词,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可以随听随记在草稿纸上,以便回答问题时查用。但是注意不要影响听音。此外,考生还要善于运用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根据读音或者上下文进行快速的判断和猜测,进行优化处理。
   另外,口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插入语,它们形式很多,可以是不定式、现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及其短语。如I think、you know。一般它们对整个句子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影响,注意不要被它们干扰了对主要句意的把握。
   ⑸脑记和笔记相结合。有的题目材料长,信息多,尤其是人名、地名、日期、数字、时间以及常见的计量单位容易混淆的一些词汇需要笔记,便于进行必要的换算与推理。记录时充分利用缩写词和符号,充分利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只用第一个字母,以节约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高中新课程标准,细心体会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注重训练的规律性和有效性,那么我们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在高考听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分析2011年高考试卷结构中总结出下一年词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重视词汇习得;重视中西文化的差异;重视词汇学习策略指导;重视分层教学。   关键词:高考;词汇教学   2011年的英语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试卷所用词汇全部来自《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的词汇表,且实义词覆盖量为1094个(重复出现的词算一个),约占词汇表的34.4%,有着较好的覆盖率。从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今天,我在Justin的课堂上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Justin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为go for it八下unit8 Why dont you le to
夜晚,乡野一片漆黑,耳边上演着昆虫鸣奏曲,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星星点点闪着绿色的荧光,那是在夜间飞舞的精灵—— 萤火虫,这拟乎是在童话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的我们,和萤
考试作为衡量人知识能力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中广泛运用,在学校中更是老师们的“法宝”,但对于某些特殊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焦虑”.本文从
种-面积关系是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其构建方式对种-面积关系的影响以及最优种-面积模型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该文利用吉林蛟河42 hm2针阔混交林样地数据,分别采用巢式样方法和
一、任务型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7A Unit 6第二课时Reading部分,是一节阅读课,其主要内容是:“The fashion show”这一话题,它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从教材的整合来说,本部分既有服装及颜色形容词用法的延续,又为后面Main task(中心任务)要求学生设计服装、制作墙报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则,从本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内容,又为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日趋国际化,外语专业也成了很多高校的热门专业。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在掌握单词、语法的同时,更要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所了解,这对日后的跨文化交流也有很大帮助。本文从高校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关键字:外语;跨文化;交际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与外国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这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