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阳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作为宁南山区最贫困的县之一,从1983年建县始,彭阳人以30年时间发奋图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在固原市率先实现了脱贫目标,并成为全国有名的基层党建先进县。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达到30亿元、67亿元、32亿元、1.92亿元和4718元,成为固原市第一个、宁南山区八县(区)第二个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县,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增长最快的100个县之一;成为基层党建和县域经济发展“双料王”。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红色效应”起到了同频共振、焕发激情的主心骨作用。
红色传承催生党建彭阳模式,“红色堡垒”集聚精神引领力
彭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属于陕甘宁边区老革命根据地,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革命老区一类县。从1926年始,缘于革命爱国人士和我党早期活动家途径彭阳县境等时机,使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彭阳人民逐步懂得了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救星,红军是革命队伍的道理。从此,“红色”就如同黑夜里的火把照亮了彭阳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并根植进了彭阳人民的心田。
红色基础促成了1935年中央红军在翻越六盘山后择彭阳而过的历史事实。彭阳人民不会忘怀伟人毛泽东两夜留驻彭阳,并写下不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所带给这片土地的荣耀和人们心灵上的自豪感。“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彭阳,几乎妇孺皆能吟诵,并引以为精神向上的动力,并且这里的人们认定诗中的“长城”就是横穿彭阳而过的秦长城。无疑,长征精神对激励彭阳人民战天斗地、奋发图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行社会主义新长征的建设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引领作用。
彭阳是红色的摇篮。1936年,冯庄乡境内成立了基层红色政权安家川乡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固原市境内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虎家小园子地下党支部。彭阳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抗日救亡,捐献钱物,筹集粮草,积极支前;白色恐怖下,以各种形式同国民党斗争,保护党组织,不惜流血牺牲。1949年8月,彭阳在宁夏率先获得解放,从此赢得新生。
在彭阳,党组织的引领力,既有历史渊源,又不断地被注入丰富的时代新内涵。作为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先进县,彭阳县在2004年提出了党建“四个新”,即思想政治要有新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有新进展,党的基层建设要有新突破,党的作风建设要有新加强,以此夯实“红色堡垒”。结合该县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实践中,始终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形成的“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彭阳精神的学习,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将彭阳县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全国人大建议将彭阳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在黄土高原类型区全面推广。可以说,彭阳为宁夏树立了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典范。“彭阳精神”和“四新”党建模式,在激励南部山区和全宁夏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开放、和谐、富裕、美丽新宁夏的征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辐射和可借鉴意义。
同样,党员干部的带动力,成为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源泉。文沟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发,是“回民村中的汉民支书”,20多年带领村里的回汉群众硬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地上实现了“让荒山变绿,让群众致富”的初衷,也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优秀共产党员李玉荣,几十年如一日,拖着病体在长城村打造出了国家级的农村基层红旗党支部,昔日只有几间土坯房的村部如今变成了集商贸流通为一体大市场,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村”“富裕村”“幸福村”。
根植于这片红色的热土,彭阳县基层党建天蓝水净,活力无穷。在这里,功能型党组织,项目化党建路子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的建设都始终走在全区的最前列,并且新意频频;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也是全区捷足先登。这些举措的感召、示范、先锋作用亦总是光鲜如初。
以党建力推经济,产业开发“红辣椒”“双带”建设
彭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人民日报》曾以这样醒目的标题刊文予以报道。在这里,党员也不是普通的个体,而是代表了一种舍心舍命引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不断追求;党建更不是单纯的体系建设,而是在力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是具有彭阳特色的农村党群共富的发展之路。
20年前,彭阳县就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建“3+1”工程,它是实现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链接的富有成效的尝试。即选择一批优秀农村党员、村级干部、农村致富能人,三支力量捆绑共同落实一项农民致富的带动项目或者解决一些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不断优化。工程还催生出了像红河乡友联村辣椒合作社这样的经济合作体。该社当年销售本村和外村农民鲜辣椒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8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扈志武被村党支部适时接收为党员,后来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这项工程还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到了突破口。友联村辣椒合作社,每帮助农户销售1吨辣椒提成20元服务费,5年累计提成10万元以上,除去成本,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财源。新集乡姚河村采取集资“反租倒包”,当年建温室菌棚86栋,组织党员和致富能人搞联营,加快了土地、资金、劳动力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和流动,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
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围绕提高“造血”和“输血”功能,在农村树立一批“党员模范致富户”和“党员科技致富户”,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成为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三个转化”的有力举措。白阳镇陡坡村采取项目捆绑、“1+1”联保、基地示范、以村带户4种模式,切实管好用好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养牛协会,最早组织一次性购进良种牛30头,扶持8户党员、12户“1+1”联保户发展养牛业,并着力为“双带”提供技术、信息、项目等综合服务,成为“双带”典型。目前,全县“双带”发展基金规模已由2007年的45万元滚动扩大到3000万元,各村普遍组建起了“党员+农户”“协会+党员+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党员+农户”等党群共富联合体。 “双带”带出了新气象。草庙乡新洼村女党员虎彩虹,借助“双带”发展基金,于2007年建起了生态土鸡孵化场,年孵化鸡苗10万多羽,饲养种鸡2000多只,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发展“双带”型党员示范户23户、群众示范户36户,她本人被选为全国劳模、固原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2007年以来,全县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000多名,“双带”示范户1200户,选树“双带”标兵813名,推选385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王洼镇山庄村在饲养黄牛的实践中,探索出了1个党员带动3个致富积极户,进而辐射带动若干农户的“1+3+X”联户带动致富模式。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夯实了党的基层基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同时回应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新期盼。
“五个彭阳”建设,让红色成为主色调
近年来,彭阳县全力推进以生态、宜居、富裕、诚信、和谐为内涵更富人文意义的“五个彭阳”的构建,努力打造出一批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示范流域,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2011年国家水利部将彭阳县茹河流域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宁夏继沙湖等第七个、固原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水利风景区。结合“山花节”和农家乐,阳洼、大沟湾、长城塬、悦龙山、六盘山景观苗木园区等生态观光旅游景点,打造了任山河烈士陵园、无量山石窟、皇甫谧文化旅游景点,形成了以“红色”和“绿色”为品牌的“一线双色”旅游文化格局。对提升彭阳县对外知名度,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彭阳、红色热土、皇甫故里、花果之乡”品牌,营造“天蓝、水清、城净”的人居和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彭阳县被誉为“长城脚下的生态明珠”,享誉全国。经过不懈努力,县境内100多条小流域实现了综合治理,栽植桃杏近百万亩。每到春三月,田埂路边、山坡流域内,杨柳绽绿、桃杏花开,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层层的梯田与烂漫山花交相辉映,给人如诗如画的意境。“六盘山山花旅游节”作为自治区旅游局、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同创意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每年在彭阳县举办,其意义非同寻常。届时,来自大江南北的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烂漫的山花,还能领略到彭阳县生态建设令人瞩目成就,感受到生态文明给人们心灵上的洗礼。
同样,古戎族墓葬群、朝那湫渊、战国秦长城等实物遗址、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等,也从不同侧面展示出彭阳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渊源。任山河烈士陵园和小岔沟,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红河、小园子地下党支部旧址……这些经典的“红色资源”,早已被确定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成为激励六盘山区回汉儿女艰苦创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说,彭阳县之所以始终能以“先锋角色”负起不凡的历史担当,赢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荣光,是与此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目前,彭阳县委、县委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民俗资源进行整合,拉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条,建设文化旅游产品与品牌,发挥长征文化、革命文化的核心吸引力,突现“以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增强正能量,以生态建设成果增强正能量,以经济发展新成就增强正能量”,给彭阳精神、彭阳情怀、彭阳品格以更丰饶的生长土壤,让彭阳人的“彭阳梦”更加枝繁叶茂。
(作者系彭阳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杨建虎
红色传承催生党建彭阳模式,“红色堡垒”集聚精神引领力
彭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属于陕甘宁边区老革命根据地,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革命老区一类县。从1926年始,缘于革命爱国人士和我党早期活动家途径彭阳县境等时机,使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彭阳人民逐步懂得了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救星,红军是革命队伍的道理。从此,“红色”就如同黑夜里的火把照亮了彭阳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并根植进了彭阳人民的心田。
红色基础促成了1935年中央红军在翻越六盘山后择彭阳而过的历史事实。彭阳人民不会忘怀伟人毛泽东两夜留驻彭阳,并写下不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所带给这片土地的荣耀和人们心灵上的自豪感。“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彭阳,几乎妇孺皆能吟诵,并引以为精神向上的动力,并且这里的人们认定诗中的“长城”就是横穿彭阳而过的秦长城。无疑,长征精神对激励彭阳人民战天斗地、奋发图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行社会主义新长征的建设实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引领作用。
彭阳是红色的摇篮。1936年,冯庄乡境内成立了基层红色政权安家川乡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固原市境内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虎家小园子地下党支部。彭阳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抗日救亡,捐献钱物,筹集粮草,积极支前;白色恐怖下,以各种形式同国民党斗争,保护党组织,不惜流血牺牲。1949年8月,彭阳在宁夏率先获得解放,从此赢得新生。
在彭阳,党组织的引领力,既有历史渊源,又不断地被注入丰富的时代新内涵。作为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先进县,彭阳县在2004年提出了党建“四个新”,即思想政治要有新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有新进展,党的基层建设要有新突破,党的作风建设要有新加强,以此夯实“红色堡垒”。结合该县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实践中,始终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形成的“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彭阳精神的学习,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将彭阳县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全国人大建议将彭阳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在黄土高原类型区全面推广。可以说,彭阳为宁夏树立了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典范。“彭阳精神”和“四新”党建模式,在激励南部山区和全宁夏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开放、和谐、富裕、美丽新宁夏的征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好的辐射和可借鉴意义。
同样,党员干部的带动力,成为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源泉。文沟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发,是“回民村中的汉民支书”,20多年带领村里的回汉群众硬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地上实现了“让荒山变绿,让群众致富”的初衷,也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优秀共产党员李玉荣,几十年如一日,拖着病体在长城村打造出了国家级的农村基层红旗党支部,昔日只有几间土坯房的村部如今变成了集商贸流通为一体大市场,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村”“富裕村”“幸福村”。
根植于这片红色的热土,彭阳县基层党建天蓝水净,活力无穷。在这里,功能型党组织,项目化党建路子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的建设都始终走在全区的最前列,并且新意频频;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也是全区捷足先登。这些举措的感召、示范、先锋作用亦总是光鲜如初。
以党建力推经济,产业开发“红辣椒”“双带”建设
彭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人民日报》曾以这样醒目的标题刊文予以报道。在这里,党员也不是普通的个体,而是代表了一种舍心舍命引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不断追求;党建更不是单纯的体系建设,而是在力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是具有彭阳特色的农村党群共富的发展之路。
20年前,彭阳县就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建“3+1”工程,它是实现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链接的富有成效的尝试。即选择一批优秀农村党员、村级干部、农村致富能人,三支力量捆绑共同落实一项农民致富的带动项目或者解决一些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不断优化。工程还催生出了像红河乡友联村辣椒合作社这样的经济合作体。该社当年销售本村和外村农民鲜辣椒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8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扈志武被村党支部适时接收为党员,后来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这项工程还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到了突破口。友联村辣椒合作社,每帮助农户销售1吨辣椒提成20元服务费,5年累计提成10万元以上,除去成本,全部作为村集体经济财源。新集乡姚河村采取集资“反租倒包”,当年建温室菌棚86栋,组织党员和致富能人搞联营,加快了土地、资金、劳动力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和流动,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
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建设,围绕提高“造血”和“输血”功能,在农村树立一批“党员模范致富户”和“党员科技致富户”,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成为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三个转化”的有力举措。白阳镇陡坡村采取项目捆绑、“1+1”联保、基地示范、以村带户4种模式,切实管好用好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资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养牛协会,最早组织一次性购进良种牛30头,扶持8户党员、12户“1+1”联保户发展养牛业,并着力为“双带”提供技术、信息、项目等综合服务,成为“双带”典型。目前,全县“双带”发展基金规模已由2007年的45万元滚动扩大到3000万元,各村普遍组建起了“党员+农户”“协会+党员+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党员+农户”等党群共富联合体。 “双带”带出了新气象。草庙乡新洼村女党员虎彩虹,借助“双带”发展基金,于2007年建起了生态土鸡孵化场,年孵化鸡苗10万多羽,饲养种鸡2000多只,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发展“双带”型党员示范户23户、群众示范户36户,她本人被选为全国劳模、固原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2007年以来,全县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000多名,“双带”示范户1200户,选树“双带”标兵813名,推选385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王洼镇山庄村在饲养黄牛的实践中,探索出了1个党员带动3个致富积极户,进而辐射带动若干农户的“1+3+X”联户带动致富模式。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夯实了党的基层基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同时回应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新期盼。
“五个彭阳”建设,让红色成为主色调
近年来,彭阳县全力推进以生态、宜居、富裕、诚信、和谐为内涵更富人文意义的“五个彭阳”的构建,努力打造出一批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示范流域,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2011年国家水利部将彭阳县茹河流域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宁夏继沙湖等第七个、固原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水利风景区。结合“山花节”和农家乐,阳洼、大沟湾、长城塬、悦龙山、六盘山景观苗木园区等生态观光旅游景点,打造了任山河烈士陵园、无量山石窟、皇甫谧文化旅游景点,形成了以“红色”和“绿色”为品牌的“一线双色”旅游文化格局。对提升彭阳县对外知名度,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彭阳、红色热土、皇甫故里、花果之乡”品牌,营造“天蓝、水清、城净”的人居和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彭阳县被誉为“长城脚下的生态明珠”,享誉全国。经过不懈努力,县境内100多条小流域实现了综合治理,栽植桃杏近百万亩。每到春三月,田埂路边、山坡流域内,杨柳绽绿、桃杏花开,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层层的梯田与烂漫山花交相辉映,给人如诗如画的意境。“六盘山山花旅游节”作为自治区旅游局、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同创意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每年在彭阳县举办,其意义非同寻常。届时,来自大江南北的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烂漫的山花,还能领略到彭阳县生态建设令人瞩目成就,感受到生态文明给人们心灵上的洗礼。
同样,古戎族墓葬群、朝那湫渊、战国秦长城等实物遗址、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等,也从不同侧面展示出彭阳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渊源。任山河烈士陵园和小岔沟,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红河、小园子地下党支部旧址……这些经典的“红色资源”,早已被确定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成为激励六盘山区回汉儿女艰苦创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说,彭阳县之所以始终能以“先锋角色”负起不凡的历史担当,赢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荣光,是与此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目前,彭阳县委、县委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民俗资源进行整合,拉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条,建设文化旅游产品与品牌,发挥长征文化、革命文化的核心吸引力,突现“以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增强正能量,以生态建设成果增强正能量,以经济发展新成就增强正能量”,给彭阳精神、彭阳情怀、彭阳品格以更丰饶的生长土壤,让彭阳人的“彭阳梦”更加枝繁叶茂。
(作者系彭阳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杨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