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沥青路面在我国道路的使用中较为普遍,但是由于沥青路面本身的特性,因此病害也较多,因此有必要对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手段对沥青路面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对沥青路面通病形成原因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沥青路面;通病;原因;防治措施
沥青公路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是城市的命脉,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沥青公路施工流动性较强,工期也较长,且施工人员众多,因而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工程质量因而控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质量问题也较为常见。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也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因此,必须严格管控沥青路面的施工,确保质量过关,注意随时发现问题,有效修补。
一、选题理由及选题
随着以往已完成的部分沥青路面受到天气、温度、施工、行车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出现损坏现象,如裂缝、沉降、松散、泛油、剥落、车辙等问题。
作为为下一步的施工积累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区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工程符合建设单位的质量要求及设计理念,创新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我们需要对沥青路面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二、现状调查及分析
沥青路面的各类通病主要有:水损坏,路面裂缝,松散,泛油,推移。根据对我公司现已完成摊铺的沥青路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我公司已完项目沥青路面损害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样本分布,其中水损坏、路面裂缝及松散是主要表现形式,约占90%左右。
三、原因分析
针对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因素,运用鱼刺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因果分析,确定造成我公司沥青路面损坏的主因主要有:
(1)缺少教育培训,项目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缺少相关的技术知识。
(2)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时温度控制不严。
(3)半刚性基层二灰稳定碎石的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4)施工时接缝处理不当,人工处理接缝及压路机碾压方法不正确。
(5)沥拌料配比不稳定,进场材料不合格造成造成实际级配与设计差距大。
(6)运输车接料及摊铺机摊铺时不按照规范操作,沥青摊铺时离析严重。
(7)碾压不规范造成压实度不够,没有按照规定的碾压机械组合和碾压变数进行碾压。
四、制定对策及实施
根据确定的可产生沥青路面通病的各主要因素,针对性的确立了应对措施。
措施一:
针对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对于沥青路面整体施工工艺接触较少的情况,在工程部主持下对于沥青施工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等进行了讲解,并针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完善沥青摊铺施工方案。针对沥青施工队伍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对沥青摊铺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措施二:
严格按照规范从沥青混合料出场、到场、摊铺、初压、复压、终压、允许通行各个环节控制温度。为沥拌料运输车辆加盖苫布,通过计算最远摊铺距离,沥青拌合站正常出料量,运输车辆的运力,车辆在便道上的行驶速度,沥拌料的放料速度,最优化运输车辆的数量保障现在的摊铺不断料,保证不因断料导致摊铺和碾压温度过低。同时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并记录沥拌料从到场、卸料、攤铺、碾压、放行时的温度,保证严格按照规范控制。
当混合料温度高于195℃时,必须要予以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好后,在未运送前,先贮存在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内,贮存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45℃的沥青混合料不出厂。
在冬季施工时,要选择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同时注意随摊随压。
措施三:
针对基层反射性裂缝,首先是改变在沥青摊铺施工前一到两天再洒布的方法,透层油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这样在保证了透层油的渗入深度的同时,对于基层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大大的节约了养护成本,对于防止基层反射性裂缝的产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于已形成的基层反射性裂缝用土工格栅加固同时喷洒乳化沥青。
措施四:
针对沥青摊铺接缝处处理不当,易造成跳车,裂缝,推移的现象,近一步对于接缝处的人工、摊铺机及压路机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规范。
在摊铺即将结束前,摊铺机控制好余料,尽可能摊铺出一个垂直于路中线的整齐断面,然后将摊铺机驶离该断面3~5m,如果该断面仍有不整齐再用人工进行修整。在压路机碾压时采用斜向“八字”压法。
完成接缝处施工后,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在随机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进行平整度控制。并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然后用锯缝机沿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并将切缝一侧不符合要求的尾部铲除,第二天开始摊铺前,清扫接缝处,对断面切口涂刷乳化沥青,将摊铺机倒到接缝处,使熨平板前缘位于切口约5cm的位置。摊铺机就位后,由测量人员给出虚铺高度,然后即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开始摊铺时挂微振,速度放慢,待摊铺一切正常后,可按设定的摊铺速度摊铺。
措施五:
集料质量差、级配不规格,细集料及填料的粉尘含量大会导致实际级配和设计有很大差距,因此严格把关,做好对于项目部进场的材料的质量监控十分关键。由试验室负责对各种集料进行试验检测,加强对沥青集料质量的控制,每批材料进场均经过试验室检测,同时控制每个检验批不超过400m3。同时对于沥青拌合机的除尘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除尘设备工作正常。在沥拌料生产过程中,在拌合站及现场专人负责对沥拌料进行检查,现场出现沥拌料施工性能不稳定时及时和实验室取得联系,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措施六:
对于沥青混合料运输及摊铺时离析严重的问题,针对形成的原因的不同分别进行控制。
对于温度离析,在为运输车辆加盖苫布的同时,对于在摊铺过程中进料口处及螺旋送料器器两端的凉料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尽可能的在高温情况下进行碾压,防止温度离析。
对于沥拌料在摊铺时形成的离析,首先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速度控制在3-6m/min,避免不必要的中途停顿;其次摊铺时控制螺旋送料器转速,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同时在螺旋分料器两端改装反向叶片,使混合料在分料器两端形成二次拌合;最后对于摊铺过后出现表面粗离析的部位人工补洒细料。
对于路面狭窄部分或加宽部分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人工摊铺是要注意混合料温度,同时严禁扬锹远撒,应扣锹布料。
措施七:
碾压不规范造成压实度及密实度不够的,极易形成水损坏及松散。
通过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优先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以提高底面层压实度,对于4cm的中粒式矿物纤维改性沥青砼面层的复压,优先使用自重30T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复压以提高路面的密水性和密实度。同时控制碾压长度以提高压实度,控制压路机行驶速度以防止推移,折返时碾压时保持直线方向均衡慢速,折返时关闭震动,渐渐改变方向,折返点错开不得在同一断面上。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发生推移时,可将温度降下一些再碾压规范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变数,在优化机械组合的同时防止过压。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地段及路缘石附近,采用小型双钢轮震动压路机夯实,用以防止摩擦和挤压路缘石。
五、工程效益
对于沥青路面通病的形成及整治,我们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
1、效果一质量效益
通过努力使沥青施工质量達到预计目标,可以顺利实现我们的施工目标,保证施工质量,确保顺利交工。同时通过改进施工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合理且适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有效指导工程施工。
2、效果二经济效益
优化运输车辆数量,摊铺机械组合和数量,保证了施工的进度,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施工成本。
3、效果三社会效益
沥青施工作为道路施工中的面层施工,不仅关乎质量,更是施工形象的重点,保证沥青施工的质量,可以为在今后施工中继续与建设单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在沥青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完善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责任到人,保证制定的各项质量控制方法落实到位,确保沥青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静.基于实际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与养护[J].河南科技-2013年2期:11-13
[2]张博,陆修泽.关于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工艺分析[J].河南科技-2013年5期:31-32
[3]沙文军.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咨询导-2012年8期:27
[4]洪学群.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1期:47-48
【关键词】 沥青路面;通病;原因;防治措施
沥青公路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是城市的命脉,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沥青公路施工流动性较强,工期也较长,且施工人员众多,因而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工程质量因而控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质量问题也较为常见。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也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社会形象和经济利益。因此,必须严格管控沥青路面的施工,确保质量过关,注意随时发现问题,有效修补。
一、选题理由及选题
随着以往已完成的部分沥青路面受到天气、温度、施工、行车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出现损坏现象,如裂缝、沉降、松散、泛油、剥落、车辙等问题。
作为为下一步的施工积累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区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工程符合建设单位的质量要求及设计理念,创新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我们需要对沥青路面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二、现状调查及分析
沥青路面的各类通病主要有:水损坏,路面裂缝,松散,泛油,推移。根据对我公司现已完成摊铺的沥青路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我公司已完项目沥青路面损害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样本分布,其中水损坏、路面裂缝及松散是主要表现形式,约占90%左右。
三、原因分析
针对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因素,运用鱼刺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因果分析,确定造成我公司沥青路面损坏的主因主要有:
(1)缺少教育培训,项目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缺少相关的技术知识。
(2)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时温度控制不严。
(3)半刚性基层二灰稳定碎石的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4)施工时接缝处理不当,人工处理接缝及压路机碾压方法不正确。
(5)沥拌料配比不稳定,进场材料不合格造成造成实际级配与设计差距大。
(6)运输车接料及摊铺机摊铺时不按照规范操作,沥青摊铺时离析严重。
(7)碾压不规范造成压实度不够,没有按照规定的碾压机械组合和碾压变数进行碾压。
四、制定对策及实施
根据确定的可产生沥青路面通病的各主要因素,针对性的确立了应对措施。
措施一:
针对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对于沥青路面整体施工工艺接触较少的情况,在工程部主持下对于沥青施工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等进行了讲解,并针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完善沥青摊铺施工方案。针对沥青施工队伍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对沥青摊铺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措施二:
严格按照规范从沥青混合料出场、到场、摊铺、初压、复压、终压、允许通行各个环节控制温度。为沥拌料运输车辆加盖苫布,通过计算最远摊铺距离,沥青拌合站正常出料量,运输车辆的运力,车辆在便道上的行驶速度,沥拌料的放料速度,最优化运输车辆的数量保障现在的摊铺不断料,保证不因断料导致摊铺和碾压温度过低。同时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并记录沥拌料从到场、卸料、攤铺、碾压、放行时的温度,保证严格按照规范控制。
当混合料温度高于195℃时,必须要予以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好后,在未运送前,先贮存在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内,贮存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45℃的沥青混合料不出厂。
在冬季施工时,要选择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同时注意随摊随压。
措施三:
针对基层反射性裂缝,首先是改变在沥青摊铺施工前一到两天再洒布的方法,透层油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这样在保证了透层油的渗入深度的同时,对于基层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大大的节约了养护成本,对于防止基层反射性裂缝的产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于已形成的基层反射性裂缝用土工格栅加固同时喷洒乳化沥青。
措施四:
针对沥青摊铺接缝处处理不当,易造成跳车,裂缝,推移的现象,近一步对于接缝处的人工、摊铺机及压路机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规范。
在摊铺即将结束前,摊铺机控制好余料,尽可能摊铺出一个垂直于路中线的整齐断面,然后将摊铺机驶离该断面3~5m,如果该断面仍有不整齐再用人工进行修整。在压路机碾压时采用斜向“八字”压法。
完成接缝处施工后,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在随机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进行平整度控制。并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然后用锯缝机沿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并将切缝一侧不符合要求的尾部铲除,第二天开始摊铺前,清扫接缝处,对断面切口涂刷乳化沥青,将摊铺机倒到接缝处,使熨平板前缘位于切口约5cm的位置。摊铺机就位后,由测量人员给出虚铺高度,然后即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开始摊铺时挂微振,速度放慢,待摊铺一切正常后,可按设定的摊铺速度摊铺。
措施五:
集料质量差、级配不规格,细集料及填料的粉尘含量大会导致实际级配和设计有很大差距,因此严格把关,做好对于项目部进场的材料的质量监控十分关键。由试验室负责对各种集料进行试验检测,加强对沥青集料质量的控制,每批材料进场均经过试验室检测,同时控制每个检验批不超过400m3。同时对于沥青拌合机的除尘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除尘设备工作正常。在沥拌料生产过程中,在拌合站及现场专人负责对沥拌料进行检查,现场出现沥拌料施工性能不稳定时及时和实验室取得联系,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措施六:
对于沥青混合料运输及摊铺时离析严重的问题,针对形成的原因的不同分别进行控制。
对于温度离析,在为运输车辆加盖苫布的同时,对于在摊铺过程中进料口处及螺旋送料器器两端的凉料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尽可能的在高温情况下进行碾压,防止温度离析。
对于沥拌料在摊铺时形成的离析,首先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速度控制在3-6m/min,避免不必要的中途停顿;其次摊铺时控制螺旋送料器转速,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同时在螺旋分料器两端改装反向叶片,使混合料在分料器两端形成二次拌合;最后对于摊铺过后出现表面粗离析的部位人工补洒细料。
对于路面狭窄部分或加宽部分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人工摊铺是要注意混合料温度,同时严禁扬锹远撒,应扣锹布料。
措施七:
碾压不规范造成压实度及密实度不够的,极易形成水损坏及松散。
通过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优先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以提高底面层压实度,对于4cm的中粒式矿物纤维改性沥青砼面层的复压,优先使用自重30T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复压以提高路面的密水性和密实度。同时控制碾压长度以提高压实度,控制压路机行驶速度以防止推移,折返时碾压时保持直线方向均衡慢速,折返时关闭震动,渐渐改变方向,折返点错开不得在同一断面上。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发生推移时,可将温度降下一些再碾压规范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变数,在优化机械组合的同时防止过压。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地段及路缘石附近,采用小型双钢轮震动压路机夯实,用以防止摩擦和挤压路缘石。
五、工程效益
对于沥青路面通病的形成及整治,我们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
1、效果一质量效益
通过努力使沥青施工质量達到预计目标,可以顺利实现我们的施工目标,保证施工质量,确保顺利交工。同时通过改进施工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合理且适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有效指导工程施工。
2、效果二经济效益
优化运输车辆数量,摊铺机械组合和数量,保证了施工的进度,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施工成本。
3、效果三社会效益
沥青施工作为道路施工中的面层施工,不仅关乎质量,更是施工形象的重点,保证沥青施工的质量,可以为在今后施工中继续与建设单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在沥青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完善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责任到人,保证制定的各项质量控制方法落实到位,确保沥青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静.基于实际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与养护[J].河南科技-2013年2期:11-13
[2]张博,陆修泽.关于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工艺分析[J].河南科技-2013年5期:31-32
[3]沙文军.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咨询导-2012年8期:27
[4]洪学群.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1期: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