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命 生命》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是生命的载体。生命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如果说动物是生命是抽象的,如果说某一种动物是生命是具体的。小小的飞蛾是作者笔下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所有动物界的生命。生命也是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一粒香瓜子顽强地在砖缝中生长,这不正是植物在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象征吗?“我”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是人类生命的最佳注脚。心跳若在,人的生命就在。《生命 生命》用560字把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演绎得十分清楚,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作者——杏林子的精彩文笔,同
  时我们也受到极大的启发。
  一是作者敏锐地扑捉意象的能力。
  大千世界,生命汹涌澎湃,要解释何为生命是一件十分棘手的的事情。哲学家善于高屋建瓴,这样解释生命:生命是生物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性质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生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这是不是越解释越抽象,以致于人们弄不懂。生物学家这样解释生命: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还有其他学者的解释,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他们的解释没有文学作品来得实在痛快,让人一看就懂。杏林子通过三个意象,把生命是生命很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是飞蛾,二是香瓜子,三是心跳。这三个意象涵盖了生命体的三大分类,可感、可触,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意象本来是诗歌的写作手法,作者为了写清一件事情,借来为“我”所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把复杂的问题形象地献给读者,让读者初步把握了生命的轮廓,看到了生命的坚强。
  二是作者对生命肃然起敬的高尚情懷。
  “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
  “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弄死一只飞蛾,是在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对我们来说,不用考虑,直接弄死它,但作者没有这样做,她“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她的善良促使她不敢毁灭生命,那怕是极小的生命载体。生命不分大小,都有生存的权利。
  地球属于人类的家园,也属于动植物的家园,只有大家共同分享,才有欣欣向荣的气氛。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动植物想独霸地球都是痴心妄想。希特勒的惨败、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都证明了妄想称霸世界的行为有多么可笑。杏林子没有弄死飞蛾,是因为她深深地懂得共享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不是吗?一颗小小的香瓜子也“在墙角的砖缝中,冒出了一截小瓜苗”,“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杏林子通过这两个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写出她对生命的敬意,生命不分大小足以擎天撼地,包括“给我极大的震撼”的“我”的心跳,都令我肃然起敬!
  三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深刻理念。
  《生命 生命》的震撼力不在于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而是在于作者通过肃然起敬的描写对生命的深刻感悟。飞蛾“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生命的强烈、鲜明, “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的小瓜苗“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令我肃然起敬! ”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感悟到自己的生命。
  飞蛾的生命令我震惊、香瓜子的生命令我肃然起敬、我的心跳“给我极大的震撼”,正是这三种生命体征让“我”感悟到:生命属于自己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属于自己的,怎样度过生命也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事情,有意的生命过程是让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我们的价值是让亲人放心,让社会安心,给学生爱心,给自己一颗平常心,不与世俗争宠,不与同事发生纠纷,不与任何人交恶。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如果我们会为我们的生命过程点赞,说明我们没有白白浪费生命,我们活得有意义,既没有辜负别人的期望,也没有对不住自己。
  一生平凡,不偉大也不龌龊,幸福快乐地走过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过程。当我们仰望夕阳的时候,微笑着欣赏芸芸众生,车水马龙,并为他们的生命虔诚地祝福,说明我们已经具有佛心,善待自己,也善待别人。
  《生命 生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仅意义深刻,而且写作手法老道独特,用简单的词写简单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阐明深刻的道理,并于信手拈来之中完成谋篇布局,自然质朴,毫无刀雕斧凿之痕迹,堪称佳作。
其他文献
为了让大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全面的人才,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美文学知识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文学知识、外国文化,还能从作品中培养多维审美能力,从而让精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rn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rnA.四诊合参;B.整体观念;C.诊法与辨证;D.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E.辨病与辨证相结合rn2.失神的病人突然神志清醒、语言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举国实施人才强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2014年11月13-14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加拿大亚太基金会(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阐释了庄子所提倡的“至德之世”,并从积极的方面指出了这种理想社会的设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完善自我。  关键词:庄子;至德之世;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3-01  庄子从老子那里继承了复朴思想,把人们无拘无束、蒙昧无欲纯真生活的旷古时期作为他理想的道德社会,他认为这种社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在我国流传甚广,他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不存在“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重新思考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理解并推进我国正在
患者女 ,6 0岁。无意中发现尿道口肿块 2 0余年 ,无不适感。近 2周出现尿道疼痛 ,偶有尿血伴尿频、尿急、尿痛 ,经对症治疗无效。因肿块逐渐增大 ,要求手术入院。查体无明显
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阅读英语文本的要求,并将阅读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课内的阅读任务,掌握阅读的各种基本策略,而且提出了明确数量的课外阅读要求。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那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他们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阅读。阅读指的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持续膀胱冲洗是通过三腔导尿管将冲洗液(通常为生理盐水或药物)灌入膀胱,以达到膀胱内冲洗、抗感染、止血及防止膀胱内血凝块形成的目的,是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