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的环境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想远离污染与喧嚣,都崇尚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深刻思考,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1.审准类别,确定说明中心
   文题要求围绕“我周围的环境”这个话题,写事理说明文。首先需要弄清概念。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或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其次,从话题入手,选定说明对象。“我周围的环境”,中心词语是“环境”,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从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且最熟悉的方面选材,会得心应手一些。再次,就题立意,即确定说明中心。观点要正确,力求有深度。
   2.尊重读者,确定说明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全文的,以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习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写事理说明文的思路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应该保持一致。
   3.运用恰当,确定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能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因果,或者更清晰地介绍某种科学道理。
   1.中心切忌含糊、肤浅
   事理说明文的常见病是中心不突出。原因是:观点是非不清,缺乏科学依据;说明事理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只抓住表面特征,忽略本质特征。
   因此,必须做到:(1)观点正确,有科学性;(2)说明深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反映规律;(3)抓住外部和内在的特征,突出中心。
   2.语言避免单调
   事理说明文语言应该做到平实与生动并举。运用科学术语和大量真實准确的数据时要简明平实,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
其他文献
说明文,主要以介绍说明为主,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这类文体,一般写得平实简明,可弄不好,就会枯燥无味,甚至难以达到说明的目的。这就需要进行创新,说明文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故事激趣  就是通过相关的故事、传说、寓言、童话、小说等进行叙述说明,以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文学手段在说明中的巧妙运用,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文创新方法。这种说明,可以使介绍的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横生。故事激趣,就文章
期刊
当漆黑的油墨涂上夜空时,月亮轻轻地走来了,瞬间给万物镀上了一层银光。  校舍的窗子正对着西方的一角天空。有时,月光会静静地光临冰冷的防盗栏杆,当我用手去接时,手心便会跃动着一片银白。我闭上双眼,心中刹那间亮起一角月的光辉。  夜幕中的月亮与多年前的清月何其相似!只是那时没有冰冷的窗沿与嬉笑的室友,只有一把竹躺椅、一只小板凳、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我当时虽然年幼,但也不会提“上天摘月亮”这种滑稽的
期刊
醉太阳   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
期刊
《65290》   1.65290和它的同伴为了食物落入了作者设下的陷阱中并被作者捉住。   2.不是。山雀的死亡还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比如农民在林地中养牛,牛吃光了灌木丛,使林地容易起风;人类用捕鸟器捉鸟,用猎枪猎杀鸟类。   3.這些作家没有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研究,因而不能理解自然环境对鸟类的影响。   4.表达了作者希望鸟儿能够不受人类干扰,平静生活的愿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
期刊
又是一年春天,走在城市的道路上,常常会看到园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栽树,或是修剪,或是浇水,遇上好天气,连浇花的水柱都会折射出一道彩虹,一切都是春意盎然的样子。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进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建设。城市的空地、角落都植上了树、种起了花、铺起了草坪,就像一个“口袋森林”,出门便是绿意,人们的生活也更加舒适。   除了绿意变多,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城市里和小动物们“偶遇”的情境
期刊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她们是否会改变她们的选择?   忆贵妃,国盛之时,她是玄宗最爱的女人,他用千金换她一笑;国难之时,她又成了祸水,安禄山叛乱,马嵬驿兵变,一切都怪罪于她。白头偕老,成了笑话,带着一生的荣耀与爱恨,她,终是在马嵬坡凄凉落幕。贵妃啊贵妃,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你是否还会选择将所有的爱恋献给君王?   思昭君,一轮相思月独悬在藏蓝色夜空。她独坐在清冷的月光下,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
期刊
《核舟记》紧紧围绕“核舟”这一工艺品,按照空间顺序,从多个侧面,运用多种方法,着力表现其“奇巧”的特点。我们在介绍一件工艺品、纪念品或生活用品时,也可以借鉴《核舟记》的写法,着力表现其中的某个特点,然后再围绕这个特点来组织全文。具体方法如下:  1.概括叙述特点  (1)概括介绍雕刻者王叔远的“奇巧”。“径寸之木”说明微雕原材料“体积小”,“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微雕表现范围广,
期刊
我一直很喜欢“奔跑”这个词,它有一种不顾风儿喧嚣、四周嘈杂,毅然穿梭其中的潇洒。秋季运动会就让我真真切切地體会了一回这样的潇洒。   运动会第一天,我们班运动员一连拿下几个小组第一,出色的表现促使我为他们喊哑了嗓子,拍红了手。“大家都这么努力,我不会拖后腿吧?”不知为什么,一个让我心慌的想法跳了出来。   比赛就要开始了,我心里依然忐忑,“请参加女子400米接力赛的同学马上到检录处检录”的广播响起
期刊
。。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昏黄的灯光下,偶尔有一两辆汽车驶过。忽然,一阵悠扬的古筝之音传入我的耳中,我不禁思绪万千,回忆起那段曾拨动了我心弦的往事。①。。。。。  。。我的记忆中有一位弹古筝的老奶奶。每当夜幕降临,那悠悠琴声总是如约而至,时而轻快灵动、欢腾雀跃;时而高亢急促、铿锵有力;时而婉转留恋,余音绕梁。每每此时,我便成了年过七旬却琴技高超的老奶奶的小听众。②。。。  。。日子久了,我渐渐对她和她
期刊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现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所著。写于作者29岁到31岁旅欧期间,为作者早期作品,展现了作者的艺术见解、美学思想和修养认识。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生为读者对象,涉及读书、修养、作文、选课、情与理、人生境界、爱恋等,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文章读来,篇篇都是语重心长的情文、答惑解疑的智文、醍醐灌顶的哲文。如聆听师长的教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