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养,应对“秋乏综合征”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349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到了,是不是常感到浑身没劲,注意力无法集中?解救身体的慢性疲劳,让体内的元气上升吧!
  美国疾病管制中心对“慢性疲劳症候群”下的定义是:症状包括低度发烧或畏寒,喉咙痛,颈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肿,无疾病引起的全身肌肉无力、酸痛及疲倦感,且伴有头痛、非炎症性关节痛,甚至还会出现精神或神经症状,如畏光、健忘、躁动不安、思考力衰退、忧郁、睡眠障碍等。
  慢性疲劳症候群多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把此病作为感染疾病类中的第一类,视之为“21世纪人类的最大敌人”。
  慢性疲劳的三个主要症状
  一、疲倦
  胡杰的烦恼:
  出现头晕脑胀、心跳过快的症状,皮肤也显得特别粗糙,嘴里还长了溃疡。肠胃不适时,还会引起感冒发烧……总之,浑身疲惫不堪。
  元气流失:
  营养疲劳:维他命、矿物质摄入不足,于是肌肤变粗糙、口腔发生溃疡、发质变差。
  免疫力疲劳:免疫力下降,使口腔出现异味或溃疡、还会出现脱发、感冒发烧等症状。
  内脏疲劳:肠胃不适、烦闷易怒、睡眠时间越来越长,但睡眠质量下降。中医认为,因饮食不当引起胃肠积滞化热、肝胆不和、心脾生热,就会出现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症状。
  过度疲劳会让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吃下去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堆积在消化道内就会产生腐败物质和有害细菌,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被肠道吸收,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在身体各处流动,最终抵达皮肤内层的毛细血管。这就是皮肤免疫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另外,疲劳还会导致肝功能下降,血液的解毒能力也随之变得低下,直接影响皮肤状况和脸色好坏。
  元气恢复方案:
  1.脾胃调和的健康人
  脾弱的女性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这个时候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能力最强;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可以用甘味来健脾。
  2.看清美味食材中的小杀招
  美食中暗藏小杀招,我们最好先了解清楚食物再动嘴。最让人垂涎欲滴的鲜味食材往往含有大量的麸酸钠,若随血液进入大脑的量过多,就会干扰脑神经细胞的正常活动,让人产生难耐的疲惫和酸痛感。
  3.纤维素是肠胃清洁工
  准备按照美食地图吃遍天下的吃货们,最好每天用纤维丰富的食材清理过于繁忙的肠胃,如新鲜的水果、麦麸、卷心菜、葡萄干、黑枣、花生都是好选择。大蒜中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B族维生素的吸收,快速消除疲劳。
  4.每天一勺橄榄油防疲劳
  橄榄油中包含的抗炎和赋活成分有神奇的止痛和抗疲劳作用。每天食用50克橄榄油,不但能舒缓疲劳、减轻头痛,还可以预防中风和心脏病。
  二、疼痛
  张仪的烦恼:
  逛街时感到腰酸腿痛,有时还会感到头痛恶心、心慌气短。
  元气流失:
  自律神经紊乱:精神亢奋、失眠、躁动、头痛胸闷、脸色不佳。
  血液循环不通畅: 肌肉酸痛、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颈、脊椎在突然的强力下形成扭曲,韧带和四肢肌肉常常处在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腰酸背痛、下肢麻木、胸闷恶心都是椎体压迫血管引起的。
  街上密集的人流会使空气中的含菌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规定限度,嘈杂的声音也会大大超过人体可以承受的60分贝。在这种被“污染”的环境中停留超过2个小时,人就会“中毒”——心情烦躁、反应迟钝、头痛胸闷、还可能会引起肌肤过敏。
  元气恢复方案:
  1.逛街后避免大力按摩
  逛街后适当地按摩,可缓解颈部肌肉及筋膜的紧张,减少颈部疼痛。但如果力度过大,短时间内虽感觉舒服,但几小时后疼痛会变本加厉。这是因为,大力按摩后肌肉发生水肿,让疼痛感越来越明显。
  2. 美食可以帮助舒缓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的食材为缓解疼痛的首选。湿热体质的,吃葛根、苦瓜、丝瓜,可清热、解肌、通络;湿寒体质的,吃些狗肉、羊肉,可温经散寒;血虚气滞的,可吃鲤鱼和黑豆恢复元气。
  三、饥渴肌
  邢艳艳的烦恼:
  皮肤水油颠倒,好像有些神经质,上妆后干纹毕现,素脸时反倒成了‘油田’。
  元气流失:
  雌激素饥渴:雌激素分泌减少,皮肤和头发失去光泽,水油失去平衡,细纹明显。
  活氧源饥渴:睡眠不足使皮肤失去氧分、黯淡、黑头密集,眼圈青黑。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导,调气血,通经络,调节人的精神和情绪,所以中医养生中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
  工作繁忙、压力大、节奏快,再加上交通拥堵,更增加了我们的疲劳感和焦虑感,打乱了肝脏的正常工作。女性面部表皮最薄,毛细血管和经络活动最丰富,当我们的肝脏出现功能紊乱,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皮脂腺和汗腺失衡,肌肤水油失控,斑、痘产生。
  元气恢复方案:
  1.养生焕肤高招
  灵芝是最有灵气的养肝圣品,用灵芝、女真子、黄耆、甘草和刺五加泡茶饮用,每天再补充一片维生素C,就能使你轻松应对压力和快节奏。
  2.美肤按压曲池和合谷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上两指处,强力按压此穴位,能调节皮脂腺、汗腺的活跃程度。按摩虎口处的合谷穴,对小豆豆和小疹子都有很好的疗效。
  3.红糖排毒润白肌肤
  红糖中含有特殊“糖蜜”成分,其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把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皮肤水油失衡起斑点,用红糖加橄榄油按摩,可以改善肤质、祛斑消肿。
  中医调养应对慢性疲劳
  中医分析原因: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百合病、脏躁症、各类郁证、虚损等都有类似之处。
  肝脾肾功能失调,加之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身心劳累,造成内外相因,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衡。
  先天体能不足、长期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长期贪饮生冷、营养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出现气阴两虚、经络不通、肝气疏泄失常等症,继而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营养与能量在人体的运输及分布产生障碍。
  中医应对方式:
  以逍遥散、生脉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或六味地黄丸等方药来治疗慢性疲劳症候群。
  针灸既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又能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帮助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
  气功、推拿、按摩等疗法也能起到不错的预防和配合治疗的作用。
  TIPS:慢性疲劳调养药粥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消除疲劳。
  人参糯米粥
  材料:人参10克,山药粉、糯米各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人参切成薄片,与糯米、山药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
  食法:趁温食服,每天1次。
  鸡归粳米粥
  材料:乌骨鸡1只,粳米50克,黄芪45克,当归、大枣各15克,肉桂3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黄芪、大枣、肉桂加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30分钟后,取药汁2000毫升,与乌骨鸡、粳米共同煮粥,加入食盐即可。
  食法:每周2次~3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与哮喘专科门诊接受FeNO检测的31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60)和对照组(n=158),对照组按照FeNO常规检测流程进行检测,观察组在FeNO常规检测流程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测定时间、哭闹次数、检测配合度和完成率以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NO检测完成时间较短(t=2
绿色金融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扩大绿色金融的覆盖面、增强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区绿色金融发展,进而使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皮肤干洗也可养生  除洗澡外,皮肤还可以进行干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毛巾或手掌摩擦全身至发热为止。经常摩擦皮肤,有利于舒筋活血,气血通畅,皮肤就会润泽且富有弹性。同时还能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25%~35%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降温  高热病人在服用退烧药效果不明显时,可选择酒精进行擦浴降温,即用浓度为25%~35%的酒精,擦拭四肢及血管丰富的腋下、腹股沟、颈部、
期刊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中文版,对就读于上海市某民办高校的425名护理专业学生(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5名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60.84±11.27)分和(25.17±6.54)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打造智能化新型银行是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探讨金融科技的内涵,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逻辑出发,构建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等;构建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资源投入、服务能力、风控能力、基础能力、研发能力和应用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占比等15个二级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