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幽默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叫朱夏,字小可,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方面累建功勋,在地质科学的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朱夏从十余岁即开始诗词写作,直至古稀之年从未辍笔,平生所积不下千余首,一九九○年逝世后,地质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朱夏诗词选集》,苏渊雷为之作序,赞他“秉性高洁,怀抱热情,学者诗人,二而一之。”其父朱奇,字大可,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是知名诗人,著有《耽寂宦诗》,诗坛耆宿陈石遗在二十年代末曾精选清末民初诗人的佳作,辑为《近代诗钞》,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入选的作家中,就有朱奇,且是最年轻的一人。朱夏幼承家学,少年时的诗作,已有佳句名篇,获得国学先辈的赞赏,尔后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诗词意境日趋成熟,赞之者称他的诗“寓意深沉、韵味高雅、格律严谨、词语流畅,置之诗词大家之林,也不可多得。”他自己曾经说过:“要是我不搞地质而专心从事诗创作,成就可能不在地质之下,我也很想这样做。”语颇自负,亦可见其对诗的热爱。
  一九八一年,南京《新华日报》刊载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名单时,将朱夏的姓名误植为“失夏”,朱夏读到报纸,见自己的“朱”姓被搞断了脊梁骨,不恼不怒,却忽有所悟,欣然作《失夏》诗一首:
  
  铮铮脊骨何尝断,
  小小头颅幸尚留。
  从此金陵无酷暑,
  送春归后便迎秋。
  其诗幽默如此,其人可知也。
  
  (《朱夏诗词选集》,地质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四月版,8.20元)
其他文献
〔关键词〕观点采择;儿童;发展过程;同伴互动  一、引言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塞尔曼(Selman,1980;1990)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儿童对不同观点进行协调的能力发展标志着其认识社会关系方式的重新建构。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关键词〕爱;成长导师;班主任  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老教师”,我爱孩子,爱班主任这个岗位,但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叩问自己:我让孩子体会到我的爱了吗?我的班主任工作该从哪儿入手?我希望我的学生如何发展?带着一系列追问,我感悟到,教育不仅要凭教师的经验,更要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找到通往孩子心灵深处的捷径。因此,几年前,我自修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
面对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热烈争论,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困惑:什么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它应该具有怎样的社会职能?  诚然,人们尽可以根据对知识的占有或受教育的程度来划分知识分子。但是,如果承认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具有最低限度的知识,那这种划分似乎就难以成立。人们也可以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作为区分知识分子的标准。不过,假如懂得任何一种劳动都包含着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日益需要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抗挫折  一、案例  那是我在原学校任高二年级英语教师的第一个学期,刚过完国庆节,全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十几位英语教师都在同一个办公室。一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后,学生们都还在教室做眼保健操,教师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办公室。突然,一个女生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对一位四十多岁的陆姓女教师说:“老师,你有没有卫生巾,给我一个。”陆姓教师厉声喝道:“回家问你妈妈要去!”那女生愣了一下,转身跑了
一九七八年逝世的K.哥德尔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数理逻辑学家,一位才华出众的理论工作者。王浩教授曾这样评论说,“哥德尔教授只从事于具有根本性的研究……他的工作导致了以往几十年数学基础研究中大多数主要部分的发展……哥德尔教授的工作使现代逻辑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它在数学和哲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哥德尔的各项研究中,一九三一年发表的不完备性定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被誉为“数学和逻辑发展史中的里程
去年年底在哈佛大学举行的一次讨论会,我躬逢其盛,从而了解了一些美国书评界的现状,也触发出一些感想。  这次讨论会题为“大众化的写作和评论的策略”(WritingforthePublicandthePoliticsofRevie-wing),是由全美书评家协会和哈佛大学论述文写作计划共同举办的。参加讨论的有来自美国各地、各大报刊的知名书评家、记者、作家。当天是个阳光灿烂的礼拜六,大厅里仍挤满了热心的
〔关键词〕心理学;人际沟通分析学;教师成长  十三年前,也就是2000年,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我去我向往的大学校园,和爸爸妈妈漫无目的地走进一座教学楼,我们走上二楼,看见一扇大门上挂着“心理学”的牌子,我莫名地兴奋,当下决定就报考这个专业。家人很尊重我的选择,却也不知道心理学学的是什么,当亲属们还在讨论心理学与占卜术之间的区别时,表妹说:“姐,很好啊,我爸妈离婚的时候我就看了本心理学的书,这个专业不
在古代的一些民族中,盛行着某种招魂的仪式。每当其成员面临危险或遭遇死亡时,人们就举行这种庄严的典礼,试图唤回那散佚了的魂魄,恢复其精神。屈原的名篇之一《招魂》,便是这种古老礼仪的艺术再现。从诗中所写的主持者的郑重致意、浑洒淋漓的招辞,以及最后那一声“魂兮归来哀江南”的悠长而悲怆的呼号中,都不难体会这种仪式是如何地隆重和动人心魄。这种呼唤生命的声音,也同样响彻在中国古代的诗坛上。一些批评家在诗的祭坛
在近期的老舍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种视野开阔、新人辈出的局面,这是令人兴奋的,但也必须看到老舍研究的进展仍然还是不快的。这除了研究者的素质、条件之外,缺乏象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研究那样完备的资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老舍研究资料》,真令人感到由衷的喜悦。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老舍研究的某一方面的资料出现,现这部书仍然具有开创的意义。其中“生
为了查找近年来国外钢结构建筑的新颖案例,我在互联网上四处游荡,很偶然地走进一位美国艺术家的个人网站。他的代表作是一些尺寸较大的公共雕塑,摆放在公园里、城市建筑前的广场上,以钢管和钢索精巧地组装而成。纤细的钢索像琴弦一样紧绷着,似有若无。闪亮的钢管仿佛摆脱了重力,飘浮在空中。仅仅看到几张照片,我就对这些作品一见钟情。叹服之余,我发现自己从未听说过这位艺术家的名字,无论是英文的“Kenneth S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