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肝癌干细胞的肿瘤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最常见的五大癌症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癌症类型之一。传统方法对治疗早期肝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癌症的复发、转移和耐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而这些现象可通过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理论进行解释。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目前认为其可能部分起源于肝癌干细胞。与肝癌干细胞有关的Wnt/β-catenin、TGF-β、Notch和Hedgehog等信号通路和Ep CAM、Lin28和mi R-181等分子,在体内外调节肝癌干细胞活性,并可用以设计预防或治疗癌症的分子靶点。然而,肝癌和肝癌干细胞涉及一个复杂的发生和调节机制,存在相互干扰和冗余的信号通路,因此针对单个分子或途径的治疗效果有限。该文综述了肝癌干细胞与肝癌发生的进展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与关键分子,与针对肝癌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介绍气门感应热处理技术以及在气门上的应用,感应器的形式应满足其硬度及淬火深度的要求,感应淬火质量检查方法以及缺陷形式及原因,同时指出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利用远缘杂交将小麦亲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导入到小麦中是改良小麦品种的重要途径。但小麦自身带有的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ph基因,使外缘基因的导入受到限制。因而利用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健康成人各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程度和方法的差异,探讨急性期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变化的模式。方法:对12例基底节区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验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确诊为EC的358
<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合并脊柱骨折的病例在临床日益多见,胸腰段脊柱是最常受累部位[1]。部分患者在骨折初期后凸畸形并不严重,随着时间推移,常出现严重的后凸
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无法保障长期能源需求,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行业的重视。我国自2009年12月在四川省威远县开钻第一口页岩气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