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男31例,女17例。年龄23~84岁,平均57岁。肿瘤直径1.2~6.4 cm,平均3.1 cm。肿瘤位于肾上极17例,中部13例,下极18例。术前按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OM0。术中应用"off-clamping"技术,在肾门处充分游离肾动、静脉,不阻断肾动脉,但用皮筋标记,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结果

本组48例中44例顺利行"off-clamping"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4例术中因肾实质内小动静脉出血难以控制,中转行肾动脉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75~185 min,平均85 min,其中肾脏切缘处理时间11~31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60~270 ml,平均134 ml,术中均未输血。术中无大血管或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血尿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皮下气肿1例;血尿患者经保守处理2 d后痊愈。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40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17个月。48例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肾功能均正常。

结论

肾动脉不阻断的"off-clamping"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安全可行,术后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尤其对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肾癌、对侧肾功能不全的肾癌及双侧肾癌等更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青少年白血病是儿童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青少年白血病患儿一部分在儿童医院按"大儿童"白血病方案诊治,一部分在成人医院按"小大人"行成人方案诊治,均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儿童白血病患儿。建立由血液肿瘤学医师、护士、心理医师、内分泌医师、营养师及药剂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对青少年白血病患儿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将有力于提高青少年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后天或先天性因素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表现为各种形式、各种部位的感染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现就儿童常见的后天性和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和最新治疗进展和方向进行阐述。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儿科用UCMSCs治疗5例难治性aGVHD患儿,男1例,女4例;年龄1岁6个月~15岁。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2-CR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高危CR1)1例,骨髓增生
目的研究RUNX1-RUNX1T1融合基因定量监测在伴t(8;21)/RUNX1-RUNX1T1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2005年8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伴t(8;21)/RUNX1-RUNX1T1阳性AML患儿共81例,所有患儿于初诊时、治疗结束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RUNX1-RUNX1T1基因拷贝数,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的髓系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儿童发病率很低,且与遗传性疾病高度相关。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认识,近年来不断深入、细化,不仅发掘出多种与之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还针对其克隆演化的特点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协助预后判定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现主要对以上机制加以总结,并结合儿童病例的特点进行阐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 FICare)对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多中心群组随机对照临床干预与预后研究,纳入中国大陆8个省市的9家三级甲等医院胎龄28~35周的早产儿,分为FICare组与对照组。FICare组早产儿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进入NICU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合并肾发育畸形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UPJO合并肾发育畸形的1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7例,女48例。年龄6个月~16岁6个月,平均5岁9个月,其中<1岁者8例。UPJO位于左侧93例,右侧54例,双侧8例。100例患儿术前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5例外院行肾盂成形术,2例肾切除术后出现发热、无尿,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关系十分密切。药物治疗在BPH/LUT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临床上在应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改善症状与延缓疾病临床进展二者如何统一;BPH/LUTS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如何进行合理选择;联合药物治疗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治疗风险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再阐述。